同治壬戌年十一月二十日 生(同治元年 西元1863年1月9日)
日照县人
注釋:
1.(拔贡, 拔贡)科举制度中选拔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 清 制, 初定六年一次, 乾隆 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 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 贡入京师, 称为拔贡生, 简称拔贡。 同时, 经朝考合格, 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 二等任知县, 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 谓之废贡。 参阅 清 福格 《听雨丛谈》卷五、《清史稿‧选举志一》。一种清代选拔人才的制度。由学政选拔秀才中文行兼优的人,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待会试、廷试及格后,入选者依成绩优劣分成一、二、三等,以七品京官、县官、教职任用之。余者罢归,称为「废贡」。《六部成语注解.礼部.拔贡》:「从秀才中选其文学拔萃者作为贡生,曰:『拔贡』。」
2.朝考:清 代科举制度。 凡新科进士引见前, 由皇帝再考试一次, 称朝考。 朝考后授官, 前列者为庶吉士, 次者分别为主事、中书、知县等。
3.(知县, 知县)官名。 掌管一县的政事。 犹今之县长。知县之名始于 唐 , 宋 代多以中央官员为县官, 结衔称某官知某县事, 至 明 始正式用作一县长官的名称, 清代相沿不改, 为正七品官。
4.(乡试, 乡试)科举考试名。 (1) 金人科举分乡试、府试、省试、御试四级。 士子先于诸州分县赴试, 号为“乡试”, 榜首曰“乡元”, 亦曰“解元”。 后于章宗明昌元年废乡试。 参阅宋洪迈《松漠纪闻续》。 (2)元代每三年一次, 十一个行省,河东、山东二宣慰司与直隶省四路举行乡试。 中式者仅可由此应会试, 不可入仕。 参阅《元史‧选举志》。 (3)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 中式者称“举人”。 即会试不第, 亦可依科选官。
5.(覆试, 覆试)有的考试分二场, 第一场叫做初试, 第二场叫做覆试。 《新唐书‧选举志上》: “侍郎 钱徽 所举送, 覆试多不中选, 由是贬官。”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乡试覆试, 自 道光 甲辰科后, 始为定制, 其实始于 顺治 十四年也。”
6.(会试, 会试) 明 清 科举制度, 每三年会集各省举人于京城考试为“会试”。 乡试第二年会集各省举人于京师应试,称为「会试」。《明史.卷七○.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清 林则徐《请定乡试同考官校阅章程并预防士子剿袭诸弊折》: “臣前任京职曾充乡试考官二次, 会试同考官一次。”
7.(殿试, 殿试)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 皇帝亲临殿廷策试。 也称廷试。 源于 西汉 时皇帝亲策贤良文学之士。 始于 唐 武则天 天授 二年于 洛阳 殿前亲策贡举人, 但尚未成定制。 宋 开宝 八年, 太祖 于 讲武殿 策试贡院合格举人, 并颁定名次, 自此始为常制。 太平兴国 八年, 将殿试后进士分为五甲。 元 无殿试。 明 清 殿试后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 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参阅 清 赵翼 《陔余丛考‧殿试》。
8.翰林院官署名。 唐 初置, 本为各种文艺技术内廷供奉之处。 宋 代犹以翰林院勾当官总领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 以至御厨茶酒亦有翰林之称。 至于翰林学士供职之所, 在 唐 为学士院, 至 宋 始称翰林学士院。 元 代称翰林兼国史院。 明 将著作、修史、图书等事务并归翰林院, 成为外朝官署。 清 沿 明 制, 翰林院掌编修国史及草拟制诰等, 其长官为掌院学士。始于唐代,为待诏之所。宋设翰林学士院,职掌在内朝起草诏旨;此外在内侍省下设翰林院。明改学士院为翰林院,掌秘书著作。清代沿之。亦称为「木天」、「禁林」。
9.庶吉士:明 、 清 官名。 明 初有六科庶吉士。 洪武 十八年使进士观政于诸司, 练习办事。 其在翰林院、承敕监等近衙门者, 采《书》“庶常吉士”之义, 俱改称为庶吉士。 永乐 后专属翰林院, 选进士文学优等及善书者为之。 三年后举行考试, 成绩优良者分别授以编修、检讨等职;其余则为给事中、御史, 或出为州县官, 谓之“散馆”。 明 代重翰林, 天顺 后非翰林不入阁, 因而庶吉士始进之时, 已群目为储相。 清 沿 明 制, 于翰林院设庶常馆, 掌教习庶吉士事。 庶吉士又通称“庶常”。 参阅 清 福格 《听雨丛谈》卷六。 参见“ 庶常”。
10.庶常《书‧立政》: “太史、尹伯, 庶常吉士。”周秉钧 易解: “庶, 众也。 常, 祥也。 吉, 善也。 庶常吉士, 言上列各官皆祥善也。” 明 置庶吉士, 取义于此。 清 因以“庶常”为庶吉士的代称。 《清史稿‧选举志三》: “庶吉士之选无定额……五年, 诏内阁会议简选庶常之法。”参见“ 庶吉士 ”。
11.大挑:清 乾隆 以后定制, 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 挑取其中一等的以知县用, 二等的以教职用。 六年举行一次, 意在使举人出身的有较宽的出路, 名为大挑。 挑选的标准多重形貌, 相传有“同田贯日气甲由申”八字诀, 合于前四字形貌者为合格。 例如长方面型为“同”, 方面型为“田”, 身体长大为“贯”, 身体匀称为“日”。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治赋》: “余友 陈春嘘 名 昶 , 以举班大挑得知县, 分发 浙江 。”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 “次即 敏树, 道光 壬辰举人, 大挑二等, 候补教谕。”
山左望族——日照丁氏
日照丁氏的圣地—德靖山南丁家林
日照丁秦联姻考略
海曲城壕刘氏与丁秦联姻部分考略
蔺洪生:日照“丁牟秦安李”的家训教化传统
日照丁氏的一代文豪——丁恺曾
牟广丰:七爷爷丁惟汾
徐海燕:访日照著名人士丁惟汾先生故居
丁肇中获2023-2024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丁肇中:《怀念》
丁肇中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