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戚继光传》阅读答案及翻译--戚继光,字元敬

文摘   2024-11-25 10:16   山东  

戚继光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②。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③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④,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⑤,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⑥,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⑦均为名将。(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⑧,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⑨。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续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用《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

【注释】①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②卫指挥佥事:官名。③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数府合设一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④剽悍:矫捷勇猛。⑤薮泽:湖泽。⑥审步伐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⑦大猷:俞大猷,明朝名将。⑧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⑨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通经史大义

(2)乃因地形制阵法

(3)名更出大猷上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A.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B.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2)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4.“戚家军”名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戚继光具有怎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

1.(1)通晓

(2)制定、布局

(3)超出

2.A   例句中的“之”:代词,指俞大猷。

A.代词,指醉翁亭。

B.助词,的。

C.句末语气词,不译。

D.助词,的。

故选A。

3.(1)(戚继光)请准招募三干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2)戚继光作为将领,号令严明,赏罚必行,士兵没有敢不听命的。

4.戚家军闻名天下的原因:①军队训陈严格;②根据地形摆阵法;③武器装备精良。戚继光特点:知识渊博、文武全才、坚毅果断、军纪严明、赏罚分明、有杰出的军事领导才能。

参考译文

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家里贫困,喜爱读书,通晓经史大义。

戚继光到浙江时,看到卫所军队不练习作战,而金华、义乌人向来以矫捷勇猛著称。(戚继光)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又因为南方多水草茂密的沼泽湖泊,不利于奔驰追逐,就根据地形编制阵法,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一切战舰、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戚家军”驰名天下。

戚继光担任将领号令严明,赏罚必行,士兵没有敢不听命令的。他与俞大猷都是名将。(戚继光的)操行不如俞大猷,可果敢刚毅超过了他。俞大猷是老将,行动持重,戚继光则行如风驰电掣,屡次摧毁大倭寇,名声更在俞大猷之上。

戚继光经历了南北镇守,各处都名声显著。在南方立下赫赫战功,在北方则专注防守。他所写的《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谈论兵法的人都遵守运用它。

古诗文学习
古诗文学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词名句,古诗鉴赏试题,文言文试题及翻译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