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观点均为各家之谈
广平谈氏
《姓氏寻源》卷二三“《姓苑》云:殷帝乙长子微子启,周武王封之宋,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一云谈即郯也。"又《百家姓考略》云:“系出籍氏。周大夫籍谈之后,避项籍讳为谈氏。”按以上所说,谈氏姓源有二支:一支出子姓,为殷商帝王后商。一支出周大夫籍谈之后。
今宜丰县天宝乡的黄沙谈氏就是殷商帝王微子启的后裔。按《淡氏族谱源流序》所记,其先世为殷微子启之后,自微子启白周受封于宋,传代三十六世,垂世十九,有谈约者,避楚难而以谈为姓,迁居于汴(今洛阳),汴即宋国之旧都,礼所谓不忘其初也。
此后,历汉晋族始繁盛,谈巴封上将,谈昉拜关内侯。中间又历宋齐梁陈隋,至唐代中宗宏道时(公元683年),有谈铢举进士,自洛而任官建业(今南京)之丹阳。其元孙谈戭任长洲尉,谈戬任校书郎,谈戬之子谈宏漠任唐代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公元806-820)国子监四门博士(学校名,北魏创立四门小学,初设于京师四门,故称。后与太学同在一处。至唐代隶属于国子监。授儒家经典,置有博士、助教、直讲等,教育七品以上侯、伯、子、男之子弟及有才干之庶人子弟)。
谈宏谟为谈约之十七世孙,宏谟之次子谈德辉任浙江德清宰(知县),因官居潮州之德清,传至二十二世谈玠,宋举孝廉,任豫章(今南昌)刺史,居于豫章,江西之有谈氏自此始,递传至二十四世谈经,因厌恶城市生活,渡江迁居新建乌溪。谈氏族谱载,其上稽远祖因源流已远,文献无徵,后代子孙特以谈宏谟为第一世祖,自宏谟以下已历五十九世。此后,谈经后代繁衍昌盛,分徙各地。
大约南宋宝祐间(1253-1258),谈绅由新建乌溪分迁上高后分改新昌黄沙,即今之天宝乡黄沙村。谈绅为天宝黄沙谈氏分迁祖,此支谈氏从此在黄沙繁衍发展,迄今七百几十年。谈氏与黄沙廖氏共同开发黄沙。据其族谱载,宋开庆间(1259年)谈氏与廖氏曾共同创建狮山紫阳壇,构造寺宇,两姓世守朋管香火等等。后来黄沙谈姓逐渐迁往宜丰县的同安、潭山、茜槽等地,现在黄沙仅剩一户谈姓。究其原因,采访一位同安谈氏后裔,觉得大为有趣。他说:谈姓请人拆了字,黄沙含沙,沙里不能藏谈,无法繁衍聚族而居,不利谈姓发展,所以要外迁,否则会灭族。后来有一谈姓人从黄沙迁本县同安,果然生了五个儿子,繁衍后代,真不可思议。现同安村有四十多位谈氏后裔,此外,潭山茜槽、花桥山桥(今山口村)、黄岗等地均有谈氏后裔居住。
黄沙谈氏历史上一直与新建乌溪合修族谱。其族谱在明崇祯已卯初修(1639年),清康熙庚午(1690年)再修,乾隆丙辰(1736年)三修,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年)四修。此后续修了数次。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年)再续修一次。时隔一甲子,于公元一九九二年,新建乌溪谈氏重修族谱,宜丰同安支谈氏(即原天宝黄沙、花桥山桥支合并)参与合修族谱。
谈氏的字派从46世开始统一排定。为五言句诗共120 字,从“以”字始为46世,依序为:
以有古庆乘,东都福祚长,承家惟礼讓,孝顺绍前芳,先达恒观法,传书允迪光,清高明信义,伟起兆循长,今古饶英俊, 乾坤涛寿康,共崇金玉晶,齐发桂兰香 ,
登第联科早,荣华富贵常,行修斯望重, 德立自声扬,勤读师游夏,为官治汉唐, 云初彝训听,支本永偕威,宗功同祖业, 世代耀文章,儒志振宇宙,士安邦定国。
现已繁衍发展到六十世“讓”字辈。
谈氏望出“广平郡”即现在的河北省鸡泽县。谈姓的郡望人物,明有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谈恺、史学家谈迁,清有画家谈友仁及,谈泰为清代数学家。但宜丰谈氏未见有名人出现。
(以上摘自高安百家姓)
谈维伟:谈氏郡望有广平和泓农,我族谈氏,宋朝由杭州迁南昌城,至第三代长子迁南雄,次子迁宜丰黄沙,三子迁新建乌溪,四子迁余干,六子迁吉水,五、七子居南昌。次子和三子后代历来就合修,高安谈氏也是我新建乌溪分支,历来合修,共用辈分,其他子后裔世系不详无法对接,后代都迁去湖南、云南、广东等省。从我迁南昌始祖到如今2024年已39代人,根据族谱序言和祖先生殁年考证,世系发展年代合理可信。我也有疑惑,族谱记载也有矛盾之处,我族一世祖是白居易女婿谈宏谟,到22世祖(迁南昌始祖),世系发展年代就不合理,有待考证,迁徙路线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