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权二将为了保全刘侍郎,不惜登上高安遼山,触石身亡

创业   2024-11-21 11:07   江西  
遼山,治西南四十里,山下有宋齐邱故居,宋景帝间,邑人姚勉、胡仲云、刘元高曾游此,有蓝陂阴田无算,下有石水,桥上有鹅池、桥山岭,有唐末杨权二将军庙。时二将军奉诏,索刘侍郎,侦其贤,且为仇者所劾,不忍索,遂登山触石而死,乡人义之,立庙祀焉。明敖铣、刘文光、邹元标,前后咏游,有记刻石。
宋齐丘(887年-959年),一作宋齐邱,字超回(一作昭回),后改字子嵩,号九华先生,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南唐宰相、中书令。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代瑞州府新昌县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方逢辰曾赞其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并将其与高安的胡仲云、刘元高、和新昌的黄梦元称为“锦江四俊”,姚勉与汉之梅福、晋之陶渊明并称宜丰三大先贤,并建“三贤祠”祀之。有意思的是,南宋的时候,姚勉也被称做高安人,与胡仲云、刘元高等并称“高安三俊”。《宋历科状元录·姚勉传》云:“瑞州高安人。”(卷八)雍正《江西通志·瑞州府》则曰:“姚勉,字成一,新昌人。”(卷七十一)考本集卷四十九《运属姚公伯武墓志铭》云:“姚之宗为瑞之新昌,著姓者二家。”等等。新昌县即今日宜丰县,历史上不仅属于瑞州府,也还是从古代高安县分析出来的。再说,瑞州府的府治在高安。所以,说是高安三俊也是可以了。
胡仲云,灰埠镇市上村人,姚勉同时代进士,姚勉住灵源,不到十公里是高安县华林山。仲云字从甫,号方湖,十三通书史,入太学。宝祐初登进士,历任官枢密院编修执法,浙东提刑。著《六经蠡测》、《周易见一四书管窥》、《历代遗论》、《宋朝政论》。高安三俊之一。
刘元高,与胡仲云同年进士,宋代瑞州高安人,字仲山。刘应龙子。理宗淳祐间进士。知侯官县。常与姚勉、胡仲云论天下事,慷慨激烈,时称“高安三俊”。官终御史。有《汉史》、《书史续抄》、《三刘家集》等。

敖铣1504-1509,明嘉靖十四年进士,中第二甲四十六名,历官至国子监祭酒。为人醇和,而是非所在,则界限分明。曾祖父敖洪,曾任赠南京刑部主事;祖父敖秩;父亲敖龙。母邹氏。江西乡试第二十四名,后参加会试第一百二十七名。嘉靖十四年,登进士第二甲第三名。敖铣是高安市建山镇龙城敖家的明代四公”之一,因其生平对龙城敖家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故而在龙城敖家素有“铣宗”的美誉。其死后葬回本里,祀享乡贤祠。

刘文光,《尧山堂外记》记载:瑞州刘举人文光,廖举人暹,嘉靖乙丑会试京师。廖从老妪买妾,伪指刘曰:"娶汝,刘君也。"女即拜刘,刘辞谢。明日,老妪诣刘讲婚。刘曰:"娶妾者,廖也,非我也。"妪归语女,女誓曰:"吾既拜刘,业已许之,岂肯易志不然,有死而已。"刘不得已,曰:"后三年,方得来娶。"女矢无他适。刘遂纳骋,辞赴南雍。女酌酒为别,赠诗云:"玉手纤纤棒玉杯,仙郎南去几时回天涯到处生芳草,须记凌寒雪里梅。"《古今列女传演义》中也有记载此事。
邹元标1551年—1624年),字尔瞻,别号南皋,今吉水县城小东门邹家人,明代大臣、东林党首领之一,与顾宪成赵南星并称为东林党三君”20岁时,跟随嘉靖进士胡直出游,从此立下为学之志。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考中进士,入刑部观察政务。后因忠言直谏而被贬官。万历十一年(1582年),被召回朝廷吏部给事中,后又多次上疏改革吏治,再次遭到贬谪。万历十八年(1590年)至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居家讲学,未涉仕途。天启元年(1621年),重返朝廷。天启四年(1624年),在家中去世,享年74岁。去世后,获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忠介。

刘侍郎,刘涣(1000—1080)的父亲,刘涣 字凝之,号西涧居士,筠州高安人,与儿子刘恕、孙子刘羲仲史称“高安三刘”。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与欧阳修同登进士,任颍上县令。以刚直不能事上官,弃去隐于庐山之阳。欧阳修作《庐山高》以美其节。有一女儿嫁给洪州黄廉(黄庭坚叔父)。隐居期间,欧阳修、曾巩、黄庭坚、苏轼、苏辙、陈舜俞等都先后去看望过他。《高安县志》记载,刘涣的父亲叫刘子玉,曾官至刑部侍郎。那么,文首谈到的刘侍郎就是刘子玉了。“时二将军奉诏,索刘侍郎,侦其贤,且为仇者所劾,不忍索,遂登山触石而死,乡人义之,立庙祀焉。”杨氏和权氏两位将军,因为敬重刘子玉的人品,以撞石而死的方式,向朝廷表明刘子玉的人品高贵,舍子玉而何人呢?时代,南唐而已,刘涣的人品不就是来自于父亲吗,假如没有他父亲的言传身教,又哪来世人对刘涣品行的举世尊崇,何况,高安刘家在南唐做了侍郎的,举族只有他一人。
权将军。权氏在权景宣(507-566)担任荆州总管时候,高安也是他的辖区,据高安权氏1822年家谱记载,权景宣当时还在高安置有家业。据前两年在洛阳出土的义阳公主李下玉(?—691年)墓志铭记载,权弘寿是李下玉丈夫权毅的爷爷,权景宣的孙子,权弘寿跟随李世民建立了功勋,与李家均是天水郡显亲县叶堡乡的同乡,世代交好,所以深受李世民的信任,先后担任秦王府大总管、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赐封列入世家。权弘寿长孙权怀恩受朝廷荫封,于乾丰年间(667年左右)到高安担任知县,因为勤政爱民,治理了贪污和欺民的行为,受到百姓拥戴,秩满而被挽留,遂安家与高安,居于县衙对面的凤山边上。家谱载,其有子二,权胜义、权胜元。北宋天禧年间(1017-1021),权有德担任兵部侍郎等职务,其后代一直有显于官场。权有德比刘涣的年纪大,刘侍郎的年纪要小,权有德担任的是北宋官职,所以不会是他撞石,只能推测,权有德考上进士,当了翰林院编修,当了兵部侍郎,那么他的父亲自然不弱,权将军可能是他的父辈这一代人,既是因为刘侍郎的品行高尚,而牺牲自己保全刘侍郎,也是因为同乡之谊不忍下手,免受乡梓在背后戳脊梁骨吧。权氏为极稀少姓氏,分两脉,唐代的世系清楚,都共祖于南北朝权翼,一支为文,以唐宪宗时期的宰相权德舆为代表,帮助权家把当时的世系整理的很清楚,世代没有出过武将。一支以权景宣为代表,子孙多有武将军。而权景宣的后人当中,只有置业于高安的权怀恩留有后人。
杨氏将军谢华平:”据高安杨氏宗长、新街西港杨长兜,东子岗杨代武提供资料,最早一支卜居高安的杨氏是唐贞观时期(627-649),安义东岗人杨可遵携五子落业瑞州府万石乡浮桥东竹岗(现在的汪家乡浮桥东子岗,同治版叫东江)传至今,由于文革时期,族谱毁亡,中间世系无从知晓”。从时间上分析,高安杨氏既然是在贞观时期定居高安,那么在五代十国的南唐时期(937-975),还是可以猜测一下出了将军的。
(此序中的筠州刺史是友人写序时候的误笔,其他几十篇序头上都是高安知县)
两位将军触石而亡,为什么非要选择遼山?遼山临近上高和新余,是高安名山,南连太阳圩镇,北接灰埠镇和相城镇,山间古松挺拔,岩石清幽,山上有巨石,有摩刻,选择在此,是为保全一位当地圣贤而触石身亡,其行为不仅是将军英雄盖世,更以品德亦如磐石般的坚贞不屈而载入史册,美名流传,世人建祠永祭。不过,笔者更相信是刘家出资建的祠。


筠阳世第敦本堂
讲家史文化,传优秀家风,助力寻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