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以来,贵州交通极为闭塞,“羊肠险恶无人通,落落千秋无通款”。而瓮安位于贵州中部交通地理位置历来非常重要,加上治理土司辖地的需要,所以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注重修建和打通瓮安的驿道。
古时驿道一般以官驿为主,官驿、商驿共用。瓮安最为著名的驿道是明朝初年贵州宣慰使宋钦之妻刘淑贞(朱元璋诰封的二品“明德夫人”)协助奢香夫人修通的驿道:龙场——扎佐——养牛圈(今开阳县双流镇下尧)——杨黄寨(今开阳县城)——马场——则溪(今开阳县宅吉乡)——王四渡——草塘(今瓮安东北)——容山(今湄潭县),与元代入川大道的“黔蜀周道”相接。这条道路的修建难度极大,对贵州开辟与相邻省区的贸易交往贡献最大。
随着这条主道的通达,在瓮安境内形成了以草塘为中心、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后以瓮安为中心的七条主干道联通贵阳、遵义、重庆、湖南,18条支线驿道联通县内各重要集镇。
古驿站遗址
随着历史岁月的淹没,草塘古驿站早已荡然无存,但是可以在史籍的碎片中找寻草塘古驿站隐隐约约的身影。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中国古代公文传递靠的是驿站。
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驿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军事系统所专用;铺由地方厅、州、县政府领导,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凡州县往来公文,都由铺递传送。
各驿站都设有驿舍,驿丁,驿马,驿驴,驿船及驿田等。驿站驿长和驿卒都负有责任,各朝在法律中都有明文规定,稍有差错,便要受到严厉的处置。驿长负有的职责中必须每年呈报驿马的死损肥瘠,以及经费支出等帐目明细表。驿卒是最重要的邮递人员,不论烈日,寒风,大雨,冰雪都身背公文袋,日日夜夜奔跑在驿道上。
草塘古驿站遗址在今草塘镇下司至宋家寨之间,是连接瓮安各条古驿道的主要节点,确保草塘到瓮水、遵义,草塘到开阳、贵阳的驿道通畅,既方便当地百姓又促进了商贸流通等,为历朝中央政权与当地土司政权的长治久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古驿道遗址
1、手爬岩古道
位于珠藏镇荣院村。建于清初,具体年代不详,为古熊家院等地往来鲤鱼塘渡口的必经之道。古道临深渊,傍绝壁,狭窄险峻,故名“手爬岩”。现存驿道约400米,宽0.6米。道旁立有《万善同缘》、《永垂千古》、《善功千秋》、《永垂万古万寿桥》碑各一座。
2、凉水井石板古道
位于珠藏镇桐梓坡村。建于清咸丰年间,为珠藏至瓮水司古道。长约2公里,宽1.5米,为青石板铺就。古道旁立有筑路碑座,但碑文字迹已模糊不清。
3、穿洞河古道
位于银盏镇穿洞村穿洞河瀑布下。始建工明洪武年间。现存古道在穿洞河瀑布水帘洞内,长40米左右,宽1.5—3米。
4、擦耳岩古道
位于草塘镇各水坝至老坟嘴观塘村之间。历来为瓮安通往黄平东去湖南要道,长3公里许,宽仅1-1.5米,古道山势险峻,奇险异常,岩高数百米,岩陡如削,人行其间,傍壁而行, 擦身挂耳,故而得名。
总第70期
整理自《瓮安文史》
实习编辑:汤薇 编审:冉婷婷 李峤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