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山在奉新境内,其实,我比较认同这是′药王山′的音误。山顶一隅平地,能练多少兵呢?米岭、华林山上也多巨石,皆可谓之′点将台′。故为后人附会也。而山中多草药,村人皆知。
秋爽,天寒,早上还出了一抹红霞。我和老张、小黄,老李等四人在昨晚临时约好了攀爬越王山。今晨天公作美,于是,我们会合出发,顺利成行。
我们走的线路是经奉新县城到澡下镇→观下村→上王坪组。据说,从这条路登顶的挑战性最强,少有人走。小黄经常徒步登山,他告诉我们,从这里登到越王山顶,一般要3个小时,下来则要2个小时。
我们四人同乘,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老张1954年生,老李60年代,我是70年代,小黄80年代。这凑的5678四个时代,像极了哆来咪发四个音符。当车子驶过老愚公引水桥渠,年长的老张给我们讲起了上海知青在这修渠的故事。
1969年,上海知青陆续进入老愚公水电站建设工地。
知识青年尖刀班战士,年仅21岁的王凤鸣在基建工程劳动时不幸罹难。每个时代,都少不了人民英雄,这是民族的脊梁。
老愚公水电站坝头下的观下村大礼堂。
我们经过观下村后,左拐朝越山方向行驶,村路一直向上,经过下王村时,有装竹子的卡车挡路,善良的村民叫司机让开了道口,主动请我们过去。路过山腰的一个无名小村,看到有进城的村民开车回家摘柿子,只见他们把梯子搭在枝上,下面一个扶梯的,一个护着的,眼见着一个一个的柿子采进桶里,这是多少人日思夜想的儿时情景。
似乎已经到了山顶,但山上有山,还早着呢,我们顺着村路继续开车前行。
到了上王坪村,分配好物件,开始登山。小黄拿的最多,老张穿的最多。
这是足步登山的起点,上行3小时到顶。
村民水源处,纯天然矿泉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我装了一瓶。
左线指靖安县城,右线指湖南地界
山路呈45度角朝上,我们笑侃,这哪叫路啊,山水冲积,怪石嶙峋,大概是砍竹子的人,放毛竹滑下去时的滑道。大部分路段都是踩着青苔石往上登,个把小时后,发现路的左侧一块巨石,石下是渊。我抖抖索索的爬上巨石,顺势抓住一根结实的树枝稳住身体。可怜,这累的够呛,只是为了一睹山水风采。登石远眺,看见了靖安县城,心境大好。但见九岭山脉巍峨起伏,宛若苍龙,不见首尾。九岭山脉是江西与湖南省的界山。
我们这四个不同职业的5678年段出生的人,爬山时体力拉开了区别。令人意外的是,老张表现特别好,体质就像四五十岁的人。大家为了等我,停下来歇了几次。这时,小黄为我们准备的小竹杖派上了大用场。竹杖还能驱蛇呢。
望见老愚公一级水电站和观下村
这是好汉之路,挑战远足者。能够不停歇一口气走到顶的,妥妥一级健将,不信你试试。路道比较安全,只是不要腿抽筋滚了下来。
奋勇前进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到达顶峰,更要学会享受行进过程中的风景,人生若此。偶尔可见林中野兔乱窜,田鸡扑朔,如果是在古代,此情此景,定会担心老虎豹子的突袭了。
临到山顶还有半小时,见到一处溪沟自上而下,乱石为底。因为没下雨,所以没有水流。古代山里的村子一般依溪而建,图中,十块乱石垒起一处坝台,挡住了岸边土壤的流失,这是古人修整出的一片宅子遗址,几百年无人居住,已经长满了杂木,仔细寻找,还有古人住过的痕迹。有人住就会有墓,但我已经无力去寻了。
过了这处古村遗址,山道狭小却平缓,积着厚厚的落叶,不时有枯枝挡路,用手一扳,′嘎吧′脆断。山风习习,夹杂的寒意吹掉了疲乏,激凌起精神。时不时的还会有零星小雨,′巴嗒巴嗒′的打在头顶的树叶上。70岁的老张始终有说有笑的在前面开路,衣服裤子上沾满了粘剌子,这好事都他干了,省却了我们的麻烦。
见到山顶的这片杉树林太美了。我们到了宝莲院遗址的后山。越王山的山脊成了宝莲院的′靠背′。
在宝莲院前庭可望奉新县城。康熙版《奉新县志》卷十一第83页载:“宝莲院在新兴乡二十三都越王山之巅。宋嘉定间建(1208--1224),西江安抚使真德秀立名,富溪刘氏鼎建,宋进士胡晋侯记。”胡刘两家是此处的姻亲呢。详见:越山之巅,千古悠悠宝莲院,往日风光虽不再,善行美德留人间...穿过杉树林,往左边下坡几百米就到了宝莲院的前庭了。如果从奉新县会埠镇登山,就是先到前庭位置。
这是越王山顶上杉树林边的小土坡,一处处石块垒成的小石堆布满坡上,石上爬满了青苔,此处杂木成林,显然有上百年没打理了。这里是寺僧的坟冢群。
后山墓群最高的一座坟冢石面上,俨然有字,这处孤高于群冢的三层石堆,不会是方丈的墓吧。
没人考证这棵杉树的树岭。
令人遗憾的是,杉树林里堆了不少食品包装。我们倡导文明游山,不要把食品垃圾留山上,也不要在山里抽烟。
远眺奉新县城和华林山,手机拍的,取光时机也没选好,所以,拍出来的效果无法和实际相比。
越王山的宝莲院确是宝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越王山海拨不过1200多米,从平原上陡然矗起,登顶可观奉新、靖安两县城,西望九岭山脉,南与华林山两情切切,此处山道依着山势而上,左侧临渊,若把路旁杂木砍掉,一路皆见大风景。
越王山
青烟洗心尘,檀香静思远。这个时代太浮躁了,为了升官和发财,攀比压力日大。他日宝莲院修复,繁忙之余,何不就近选择城边的越王山,登云中古寺一歇,于梵音钟磬之中,可望天涯之边,令人心旷神怡;可托云中彩霞,令指缝溢彩流金;可掬潦河水带,一览奉新形状。当山风徐来,鸟叫兔奔,松迎有缘客,院门披云裳,这里会是一派何等风光。若有仁人志士慨然登顶,定知天地之远,祖脉之长,从而发奋图强。若有一二好友对座,喟叹人生之艰,也会在茗赏当地的茶绿菊黄之时,看淡云起云落,积聚起振作的力量。而退休后的老者,大可在此与僧侣们着棋盘,识人生,解惑释疑,徜徉于自然之中,喜不尽焉?
对于凡人而言,宝莲寺的意境与百丈寺、宝峰寺、华林寺等大有不同。这些只有等到宝莲院复建后,你用眼看,用心品,才知道什么是妙不可言了。
仅限与高安姓氏家族有关的家史家谱兴趣爱好者进群。非宗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