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三个是冤家,” 苏轼的铜鼓、奉新、高安之行始末

创业   2024-11-04 11:31   江西  


苏轼一生“天下为公”,得罪了王安石为主的“激进改革派”,因此,苏轼不是在被贬的路上,就是在“解封”返归的路上,一直以来,人们以为苏轼纵情于山水诗赋,是个“玩家”。笔者以为,他是借此掩饰自己政治上的郁郁不得志,排遣怨气而已。否则,他怎么会一直在进行政治上抗争,然后一直被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苏轼还是殁在了被贬后北归的路上,常州成了他的登仙之处。


1084年的4月29日,苏轼在接到调令后,暂将“天下为公之心”扔到了一边,因私出差,去高安和奉新敞开心情的玩了十天,这种事情在他一生中还不多见,或说是绝无仅有。我们看看他在那都干了些什么?



谢先模(已故):最近翻阅了江西奉新《甘竹胡氏十修族谱》(清宣统元年版),于众多的宋代公卿名流对华林书院题咏的佚诗中,发现有苏轼的一首。是不见于现存的各种版本的苏集的。兹录之,以供考证研究之用。


此题咏原来的题目象其他人题咏的一样,被《族谱》编纂者删掉了,而代之以作者的官衔及姓名。这大概是由于编篡者认为:反正都是对华林书院的题咏,标题文字虽稍有不同,但事实却是一回,毋须重复。其诗如下:


华林村


 翰林院学士苏东坡题   

 

曾过华林书院来,

芙蓉洞口荔枝阶。

藏书阁俯潆纡水,

洗砚池边滑㳠苔。

凭远楼中朝对鹤,

挹清馆内夜衔杯。

八方亭外五株桂,

岁岁秋风一度开。

 

华林书院座落在奉新、高安两县交界的华林山上,是宋初国子监主簿胡仲尧在太平兴国年间(977-984)创建的。胡仲尧,《宋史》有传,见《宋史》卷四百五十六,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华林山,是有点名气的!《辞海》有专条介绍。而在北宋时期,华林书院又颇负声誉。当时来此讲学或题咏的名流,络绎不绝,一可谓盛极一时(总共约70首)。

 

这首诗的第一句就开门见山地表明他“ 曾过华林书院来”,说明了这是事后追忆之作。他写这首诗的时间可以从本诗标题“ 翰林院学士苏东坡题”与《 宋史 》本传联系分析推知。按《宋史》本传云:“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 寻除翰林学士。”“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王安石)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据此,可知本诗作于哲宗元祐元年至四年(1086-1089)之间。(编者按:即高安行之后,在山东登州蓬莱而作。因为汝州副团练使是个挂名闲职,人可不必在当地上班,第二年就转调山东登州的蓬莱岛了,所以,此诗可能是在孤岛上写的)


华林山丫口石


那么他又是在什么时候到华林书院来的呢?据查考,他的这次来到, 是由于他前往高安探望他弟弟苏辙路过之便。

 

按《苏轼书李志中文后一则》(引自《奉新县志》道光六年重刊)云:元丰七年,舟行赴汝,自富川(即富水下船)陆走高安,别家弟子由。月九日(按:这是他回程的日期)过新吴(按:即指今之奉新县城)。(编者按:李志中是奉新县令,子由是苏辙的字名)

 

王宗樱的《东坡先生年谱》, 对此事记载更为清楚:按《跋李志中文》云:“ 元丰七年,某舟行赴汝,乃自富川(下船)陆走高安,别家弟子由”。久之,东坡书至,曰“ 已至奉新,旦夕相”。(编者按:我已经离开高安到了奉新、早晚再见面)



 

筠州(按:治所在今高安县城),为留十日,又有《别子由至奉新作》。

 

在高安、奉新交界的地方,只有一山曰华林。它是苏轼这次行程所经之地。他的《别子由至奉新作》(见《施注苏诗》卷之二十)一诗,写下了他在高安、奉新之间的行程所见所感,其中所提到的“青山”,指的便是华林山。

 

至于此诗为何不作于当日,而乃事后追补?疑其时行色匆匆,主旨在应聘讲学,无暇于笔墨之间也。(编者按:应胡氏约请,苏轼到华林书院讲课,如同′客坐教授,在华林书院授课间隙,他游览了华林多处景点′)



经考查,苏轼往高安访弟辙,只这一次。

 

据以上考证,可知他到华林书院的时间是“元丰七年,舟行赴汝,自富川陆走高安”之日,这年是公元一 一八四年比他题咏这首诗的时间早二至五年。

 

这首诗中所写事物,有的是实指,有的则是用典故借代。如“藏书阁”“潆纡水”,“ 洗砚池”,经查考便是实指。“藏书阁”,据徐铁《华林胡氏书院记 》云:“ 何夸二酉之藏,富在穴中;不数三花之盛, 秘之石室。”按《族谱》和《古华林书院图 》记载:“ 二酉洞”,在书院右边靠北。又其中《稻田基址图》记载:“书屋”,在书院内向后靠西北角。(编者按:完全颠覆我们的想象,华林书院的藏书阁竟然是山洞,是不是浮云宫下的那个′红军洞′呢)


华林水(绿溪河、黄沙港)


“ 潆纡水”,指的是华林水。据《奉新县志》(道光六年、同治十一年版均收)记载:”华林水在县治西南四十里,源出华林山南。潆纡过同安乡,历奉新乡,至冯田与冯水合流而东。(编者按:说的就是黄沙港,是谁叫出这么粗鲁的′黄沙′河名?叫′华林水′′绿溪′,多有品味,现在河流也是清澈的,哪来黄沙?县界处的狮石村庄下边组都复古叫′庄溪′了,希望政府也恢复′华林水′古称)


“ 洗砚池”,即九龙池。据《奉新县志》记载“九龙池,一名剑池,在浮云前。宋胡仲尧创华林书院,学者尝洗砚于此,故又名墨池。”又据《族谱》中《古华林书院图》记载九龙池在书院左边靠南。“清馆内夜衔杯”,是东坡受华林书院主人热情接待的真实写照。(编者按:天黑了,胡氏等一群文人雅客还在陪着苏轼饮酒,真是′乐不思归′啊)

 

至于“ 芙蓉洞”、“五株桂”则是用典。“芙蓉洞”,在福建闽候县北六十里。据《清一统志》记载:“洞口可丈许,游人秉炬以入, 纡回十余里,莫穷其际。洞内有五代僧“义存”所辟开山堂。石床、石鼓、石盆犹存。”这里用来借代与之相类似的华林“浮云宫”(亦作浮云洞。洞就在书院旁边,是一名胜。 据《诗韵合璧》“ 一东”韵“ 宫”字底下“浮云宫”条记载:“ 在奉新县西华林山有浮邱石宝及李八百洞,又有剑池、丹井。”


浮云山八百洞,李天师在此修行,可下攀不见底


又《古今图书集成》“ 华林山” 条记载:”南有浮云宫及吴仙坛。”唐宣宗、杨万里俱有咏《浮云宫》诗。“五株桂”,大概是用五代周(编者按:指后周,951年-960年)窦禹钧的故事。按:窦禹钧生有五子,均相继登科,古以登科为折桂。以胡家而论,专中进士的,从太宗端拱二年(989)至哲宗绍圣四年(1097)的一百零八年中,就有十三名之多,至于中举的,几乎每届都有,故诗称“五株桂”云云。(编者按:五代时期,窦禹钧有五个儿子,家教甚严,五个儿子都聪颖早慧,文行并优,均先后中进士。时人赞为“窦氏五龙”或“燕山五龙”。)

 

编者按:以上摘抄自(江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1 期关于苏轼一首佚诗的考证),作者:谢先模,男,江西奉新人。别号燕影、雪牧,1921年10月生。江西省教委退休干部、江西省古籍整理编室成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以上注明′编者按′的部分,是由本文作者加注。



 据《胡氏生活网》介绍:华林胡氏最早可追溯到南朝刘宋时的壮侯胡藩。他是胡姓始祖妫满公的第62世孙,公元424年,以战功累迁至太子左卫将军,赐土豫章西,爱新吴(今江西奉新县)华林山水之美,遂筑室为家,为华林胡氏始祖。传至二十四世胡城,他于唐天佑年间登进士,历任国子监博士、侍御史。唐朝灭亡后,退隐华林,大兴诗书门风,潜心教育儿孙。其妻耿氏温柔贤淑,知书达理。五个儿子因科举入仕,分居五处,为华林胡氏五宗。珰以宗子独居华林,其后裔孟鉴公迁居高安蔡溪,子岖公迁安徽绩溪;瑜迁陈留后徙福建崇安,后裔有胡安国、胡宏;琼迁江苏常州,后发展成晋陵胡氏,著名人物有胡宿、胡宗愈;王告迁九江,一支迁婺源,其分支迁安徽;球迁武宁。


胡仲尧墓


乌台诗案。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苏轼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新党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包藏祸心”,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王安石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此间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



苏轼与弟弟苏辙合力对付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因此总是被贬,但他仿佛永远都具备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熙宁中,苏轼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因出(被贬)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二年(1079),因所作诗被指为讽刺新法下御史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湖北黄冈)、本州安置(按:受监视居住,怕他乱说)1084年,苏轼接到了朝廷的调令。宋神宗在手札中写到“人材实难,不忍终弃”,命苏轼奉诏赴汝州就任,任团练副使的闲职(按:可以挂个名不到岗)


原本,苏轼沿长江顺流而下到杭州,然后再走大运河去河南汝州,但是,苏轼在离开高安,在九江与家眷会合后,边走边玩,反正汝州的岗位是个虚职,不必实际到岗,一路上也总有人为他买单,结果,人没到,调令又来了,让他去此山东登州的蓬莱岛。就这么不断的调动折腾,直到贬去了海南岛,最终,在1101年8月24日北归经过常州的时候不幸去世,殁后归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有子苏过。



这里顺带讲讲王安石,他是江西老表,其一生的命运和苏轼差不多,起起落落的也遭够了折磨。他与苏轼、苏洵(苏轼父亲)、苏辙,皆为唐宋八大家。苏辙在元丰中(1079年),哥哥苏轼得罪了王安石被贬,受到牵连,被贬到筠州担任监盐酒税兄弟俩蒙难,致使多年不见,心里也都藏着憋屈,再说,苏辙受兄牵连遭贬,苏轼自然要亲自去安抚一阵,所以苏轼在经过江西去汝州的路上,折道来高安看望苏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铜鼓带溪乡,临近奉新、宜丰、修水、铜鼓四县,胡氏家族聚居地之一

 

苏轼在接到诏书的4月份,携家眷离开黄州(湖北黄冈市)去河南汝州,途经湖北阳新县,他孤身一人在阳新登船,沿富水河流到达了义宁州地域,下船改走了陆路。义宁州辖修水和铜鼓二县,苏轼先是去分宁(修水)看望了他的门生黄庭坚,然后又到铜鼓的带溪看望了隐居在这里的理学家胡安鼎。


带溪村的位置大概在于修水、铜鼓、奉新、宜丰等四县交汇处,在宋代归属于义宁州的艾地。公元1063年,华林后裔胡安鼎携家眷从家乡吴仙里迁到这里。苏轼在后面的诗作中这样描写原由:我闻此间胡居士,陆浑家乡今再觐。”胡安鼎河黛西村民们则篮舆暂憩诣造门,竹马儿童欢迎候。”




《苏眉州赠带溪胡安鼎诗》:带水清,泉石透。中有高人自在居,耳可洗兮齿可漱。行穿曲巷瞻阿陆,喜见灵峰出远岫。我闻此间胡居士,陆浑家风今再觏。有如庞公鹿门山,芳躅留宇宙。又如严君富春溪,遁迹绝尘垢。斯来访谒道逶迤,山川清幽烟云透。篮舆暂憇诣造门,竹马儿童欢迎候。超超高轨挹凤仪,气味仿若芝兰嗅。人生适志有余乐,为爵何须腰组绶。蜀客謦欬企庚桑,一朝倾盖如故旧。况复坐膝有文度,千里驹骝今在厩。异时兰玉植庭阶,南郡冠盖绍华胄。穷愁似我方坎坷,栖迟孰与君无疚。安得飘然脱讥谗,旬日驭风希御寇。遄行将慰陟冈思,歌子粲兮还予授。”又据清同治《义宁州志》(铜鼓原属义宁州,1913年与修水分治建县)载:“宋元丰七年,苏东坡过筠州经分宁带溪访处士胡安鼎,相得其欢,临别留诗列艺文。”


诗中,苏轼还是不断的在安慰自己“人生适志有余乐”,这还是他那郁郁不得志的体现,心中装着政治呢。好酒总有时,聚散两依依,苏轼辞别带溪村民,抄近路过奉新到了高安。这里指的铜鼓经过奉新到高安的近路只有一条茶马道,其路径是经过铜鼓与奉新交界的百丈山,上富镇、渣村铺,稻田村。如果他先去华林书院,那么就从稻田村登山好了,如果先去的是瑞州府衙见弟弟苏辙,那么就是走东田村、大源、上车余家、过幽谷寺边上胡氏捐建的古道茶亭,高安六尺桥,进城。



据高安的谢华平老师介绍,苏辙在高安监盐酒税的任上干了5年,后来换了地方,没过多久又第二次被贬高安,呆了3年,前后两次共8年。1084年4月29日苏轼到达高安,先后去了祥符镇的“建山寺”、城南朝天坊的广福寺。在城南官道(今胜利路)上溜达到青石桥时,还题了“甘露亭”三个大字;在金沙刘家,他留下了“来苏渡”的佳话。


苏轼还到访了真如寺(今大愚寺),留诗“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主”。在乡贤祠,苏轼为已逝的高安籍史学家刘恕赋诗曰:“隐居高节世所尚,挂冠早岁还州闾”“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在刘恕儿子刘羲仲所建的“是是堂”,他盛赞“刘君有家学,三世道亦孤”;在州政府江西道院后的绿筠堂,他自觉“爱竹能延客,求诗剩挂墙”;在高安胜景金沙台,他和长者刘平伯及苏辙一起“聊同笑语说东坡,促膝论心酌叵罗”。虽然在高安时间短暂,但苏东坡仍很满足:“我为乃翁留十日,掣电一欢何足恃。”



远眺华林山脉

苏轼在5月9日返程,须经过奉新去与在九江等他的家眷会合。高安到奉新有一条经过峦山冈和枥榔桥的官道,苏轼在《书李志中文后》中记载了到奉新的情况:“元丰七年,舟行赴汝,自富川(富江)陆走高安,别弟子由,五月九日过新吴,见县令李君志中,同谒刘真君祠,酌丹井饮之。明日夏至,游宝云寺此君亭,观李君之文,求其本而去。眉阳苏轼书。”(按,李君志叫人把自己的文章带来了此君亭,边品茶边请苏轼点评指正)



同治版《奉新县志》亦有记载:“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人。弟辙监筠州酒税,轼过访之,道经奉新有诗。《东坡集·初别子由至奉新作》诗:‘双鹊先我来,飞上东轩背。书随好梦到,人与佳节会。一欢难把玩,回首了无在。却渡来时溪,断桥号浅濑。茫茫暑天阔,蔼蔼孤城背。青山眊矂中,落日凄凉外。盛衰岂吾意,离合非所碍。何以解吾忧,粗了一事大。’子由《次韵子瞻行至奉新见寄》:‘四年候公书,长视飞鸿背。十日留公谈,欲作白莲会。瓠瓜一遭系,卖酒长不在。夜归步江漘,明月照清濑。心开忽自得,语异竟非背。一尊谈笑间万事寂寥外。欲同千里行,奈此一官碍。何年真耦耕,举世无此大。’”


苏轼的高安、奉新之旅,收获的只是暂时的′通透′,他还是“放不下的”,余生,他又因为言论而不断的犯事被贬,最终殁于北归路上的常州。


(欢迎在留言处指正、补充)


欢迎与高安姓氏家族有渊源的朋友入群,共同交流史志及研究家谱,说史志,溯家源,找古村,论播迁,谋乡土文化振兴#


华林胜景#华林文脉#华林书院#胡耀邦一世祖居地#(大图由高安市伍桥镇青坪朱氏提供)

筠阳世第敦本堂
讲家史文化,传优秀家风,助力寻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