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点赞的江西13个′世家′,是新时代乡土文化建设的典范

创业   2024-11-03 08:47   江西  


好家风,代代传。这里说的世家指的是“世风传承之家”!只有家谱记载了上十代以上的分支,其底蕴才足以形成家风,那些家谱遗失掉了上百年的分支,家风尽失,需要重新锤炼。“家风”是历代祖先们用实践塑造出来的,“世家″是家风践行中的典范,其行为举止令世人所称道。

所以,“世家”既是一个地理标志,也是一个分支的宝贵历史遗产,是所有家族学习的榜样。家风蕴含了厚重的人文,民间的“娶妻嫁汉”都会优选这些“世家”的子女,他们容易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更多的成功机会。



1、义宁

一门五杰,文化世家


陈氏迁义宁(修水县)以来,经棚民之家、耕读之家和官宦之家近两百年的文化积淀,走过了家族史上的辉煌历程,更培育出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五位杰出人物,后世誉之“陈门五杰”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张求会表示,义宁陈氏家族,之所以至今仍能令人景仰、赞叹,至关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打通了古今中西的隔阂,既不厚古薄今,又不薄古厚今,既不盲目排外,又不崇洋媚外,展示出成熟的心智和自信的气度,故而在跨越时空的众多领域里创造了无数成功的范例。

义宁陈氏家规家训:陈氏先祖陈腾远重信义、轻财贿”,教育子孙要“立仁德之志,操君子之节”,勉励子孙以好学、重德、爱国为家传。

义门陈氏,亦称为江右陈氏、江州陈氏,宋朝时,陈姓人口大约有300万人,是当时第六大姓,发源于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江右陈氏的祖先陈旺因为当官而在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置业,到唐朝中和四年已经是数代同居五十多年,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此后义门陈多次受到皇族表彰,闻名遐迩。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朱熹等名儒也大加褒赞,“义门陈”遂名传天下。


唐宋时期江州义门陈氏家族,创造了3900余口、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长、团结最紧的和谐大家族,成为古代社会的家族典范而名动朝野。后宋仁宗在文彦博等重臣上疏建议下,将义门陈人分迁全国72个州郡(144县),分析大小291庄(另加43官庄共334庄)。从此,一门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中国包括港澳台陈姓人口7000多万,全球陈姓9800多万。广东、浙江、福建、海南、澳门、香港以及台湾、南方地区和海外华人都是第一大姓。陈姓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全球各地。



2婺源氏 

纯良家风养育出中国铁路之父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于1905—1909年主持修建了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彻底击碎了“中国人不能独立修建铁路”的预言,践行了詹氏家族千百年来“正心术、勤职业”的古老训诫。詹天佑祖居地在婺源。

婺源詹氏传有家训十六条、家约十六条,内容涉及个人修养、道德品质、敬业勤勉、爱国情操等方面,为詹氏子弟所世代遵循。


婺源詹氏是一个古老的家族。詹氏源于周宣王封支子姬至泓为詹侯,第五代詹侯姬礼“指爵为氏”开始姓詹。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詹氏第四十七代陈朝东阳郡赞治大夫詹初(字元载,号黄隐)弃官归隐,从歙县篁墩迁居婺源县庐坑村,是为庐源詹氏一世祖,是有史记载定居婺源最早的姓氏之一。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婺源詹氏家族以庐坑村为中心,不断向外迁徙,在整个徽州地区形成了“三源、一湖、八川、七十二派等”百余个自然村落,目前居住在婺源的詹氏有二万余人,从婺源外迁的詹初后裔约有百万之众。


婺源詹氏以“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为家训,“行仁义事,存忠孝风”为家风,培育出了许多优秀人才,直接从庐坑村走出的仕宦28人,


婺源詹氏祖先留下来的《家约十六条》和《家训十六条》,用以约束族人遵纪守法、激励族人奋发向上、报效祖国,对詹氏家族取得的成就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德兴氏 

在家著孝顺之实,居官著忠良之绩


位于德兴市海口镇的海口村,历史悠久,建村距今1600多年。海口董氏自唐代始祖、江西第一进士董申定居此地以来,尊儒崇学,人文鼎盛,中进士者174人,为官者500多人。传家有训,绵绵不绝。

德兴海口董氏于宋代制定的家规家训,是留给后人善德文化的样本,标注着为官居家境界的高度,把忠、良、孝、顺四个字,镌刻在董氏子孙的血脉里,融于心、化于行。

德兴海口董氏家规家训为江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内容共分为《家规十则》《家训十条》两部分。《家规十则》意在劝诫家族子孙守“礼”行事,对家族子孙在“修身”“学业”“习文”“交游”“齐家”“商贾”“仕宦”“睦族”“信仰”“典祀”等方面进行指导。《家训十条》则注重家族子孙行为有“法”可依,对“孝悌忠信”“习业生计”“婚娶择偶”“守法奉公”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制定惩戒措施。董氏家规家训“礼”“法”齐备,劝诫与惩罚并举,宽严相济,成为家族成员的共同行为准则。其体系完备、宗法明显、礼法严密、意识先进等特点,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教育意义。



4、永修“样式”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世代不坠的诚德家风

“永修八代样式雷,中国半部古建史。”“样式雷”参与或主持清代皇家建筑设计前后长达两百余年,从紫禁城、西苑、圆明园、颐和园等宫苑之擘画设计,到清东陵、清西陵的选址营建,都活跃着“样式雷”的身影。从“敬宗睦族、忠诚孝悌”到“诚信做人、勤勉治业”,再到“将利心退净,为公而当差”,“样式雷”世代追求的精益求精的匠人理念,根植于修身齐家的人文熏陶和世代传承的家规家训。


“样式雷”家族长期为皇家进行建筑设计与营造,先后参与或主持设计重建、新建了两宫(北京紫禁城、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墙)、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三山(万寿山、香山、玉泉山)、五园(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两陵(东陵系列、西陵系列)等许多重要工程。


顺治二年,清廷在全国征集工匠重修紫禁城,雷发达因此报名去了当个小工匠。在重修太和殿的时候缺少大梁,雷发达建议用明代的旧梁。上梁的时候,因为旧梁的卯榫不合,上不上去。后来,工部官员让雷发达去解决。雷发达穿上官服,手袖里面带上斧头,爬上房梁,在房梁上弄了几下,梁木就上上去了。当场雷发达就被任命为工部营造所的长班。

“样式雷”的家风体现的主要是“工匠精神”,他们一朝八代都是皇家样式“掌房”,精勤诚信,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敬业淳德、严于律已



5、南昌汪山土库氏家族 

操修淳笃,矩范严明


南昌市向北40余公里,有一处名叫“汪山土库”的程氏大宅院,占地过百亩,房屋上千间,近200年来这里名流辈出。清道光年间更是出现了程矞采、程焕采、程楙采三兄弟同为地方督抚的盛况,人称“一门三督抚”

忠、孝、廉、节是汪山土库程氏家族家规家训的精髓,它告诫程氏族人对国家要忠,对长辈要孝,当官要清廉,做人要有气节。他们知道,祖宗留下的房子,再坚固也是会倒的,唯有家风正气、仁德道义,才可以光前裕后,世代绵延。


汪山土库程氏家族原居安徽歙县,唐末迁居南昌城西新建竹园,明正德年间迁居大汪山至清乾嘉时期,家族始盛。嘉庆五年至宣统二年100多年间,共出举人21名,进士7名,翰林2名,大小官员、社会名流100余名,分别官至湖广总督、江苏巡抚和安徽巡抚,人称“一门三督抚”。从汪山土库走出去的程氏家族繁衍到现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国内许多大中城市都有他们的身影,其中一些人至今身份、地位依然显赫



6、九江浔阳氏 

陶母陶侃陶渊明,贤廉门风越千年


九江,古称浔阳、江州。繁衍生息于此的浔阳陶氏在“中华四大贤母”之一的陶母湛氏、东晋名将陶侃、著名诗人陶渊明等陶氏先祖的影响下,坚守“贤”“廉”风范,从“封坛退鲊”“陶侃运甓”“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中汲取精神,编写家规家训,世代传承优美门风。毛泽东曾两赞陶侃,其中一赞:人立身有一难事,即精细是也。能事事俱不忽略,则由小及大,虽为圣贤不难。不然,小不谨,大事败矣。克勤小物而可法者,陶桓公是也



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贤母,与孟母(孟子母亲)、欧母(欧阳修母亲)、岳母(岳飞母亲)一起被誉为“四大贤母”。陶母湛氏贤惠淑良,丈夫壮年离世,家贫无所依托,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陶侃读书,还以忠顺勤俭为美德熏陶其子,至今流传有不少家教美谈。“封坛退鲊”:陶母原封不动退回陶侃送她的一坛公家的腌鱼,并教育陶侃要从小处养成廉洁操守;“截发延宾”:陶母卖头发置办菜肴招待客人,身体力行示范陶侃要结交贤友,真心待人。


陶侃(259-334年):字士行,原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陶侃从军三十余年,多次平定战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喜文辞,行文如流”,著有文集二卷行世。


陶渊明:陶侃的曾孙,字元亮,一名潜,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后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7、浮梁沧溪村

遗子孙钱财,不如遗之清白

位于瓷茶古邑江西浮梁正北的沧溪朱氏古村,如同千年的窑火,历经百代经久不熄;又似漫山的绿茶,迎春焕发蓬勃生机。1000多年来,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以克己守正,崇礼清廉为核心的家规家训,也口碑相传,享誉江南。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勒功乡沧溪村自宋代初期(公元960年-968年)建村以来,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江南水乡典型的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沧溪朱氏始祖朱秀,为唐代将军,因平定叛乱有功,被追敕为“浮梁开国男”。唐建中三年(782年),朱秀由安徽迁至浮梁定居。朱秀战死沙场后,其子嗣御史大夫朱文强、吏部尚书朱文豪、朝议大夫朱文辅等继承其未竟事业,发扬光大,功名显赫,朱氏在当地遂成望族。至宋代初期,仅沧溪的朱秀后裔繁衍至数百人,沧溪村初具规模。

宋代以后,沧溪朱氏更以“克己守正,崇礼清廉”为治家之道,教育、引导和激励、鞭策着一代又一代后世子孙,致人才辈出,文脉昌盛,仅明清两代,就有“三举(人)五贡(生)四十八秀(才)”。朱氏后裔秉承先祖遗风,生生不息,十三世祖、理学家朱宏著书立说、桃李天下,明朝正德年间安徽池州知府、二十四世祖朱韶深受百姓爱戴,百年老字号茶庄恒德昌曾被李鸿章赞赏有加,亲笔题匾,沧溪朱氏良好家风为十里八乡景仰称道。



8、德安义门

忠孝为本,耕读传家


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陈姓一族,历经332年、15代不分家、高峰时期人数多达3900多口。义门陈氏创立了“至公无私”的管理体制,出现了“室无私财,厨无别爨”“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宋吕端)之盛况。开办了我国最早的民办高等学校“东佳书院”,不少江南名士皆肆业于其家,所藏书贴,号称天下第一。其“家法三十三条”被宋朝奉为“齐家”的典范

义门始祖陈旺于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因官置庄,籍于江西江州(九江)浔阳县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即今江西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自是家庭益盛,义居三千七百余口,多次蒙敕命旌表和蠲免沿征差役,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奉敕建义门坊曰“义门陈氏”,遗址名曰“敦睦”。



江州义门陈氏十分重视子孙的教育,早在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陈崇在《陈氏家法三十三条》中规定:“立书堂一所于东佳庄,弟侄子姓有赋性聪敏者令入学。稽有学成应举者”。


《陈氏推广家法十五条》中规定:“子孙于蒙养时,先当择师,稍长,令从名师习圣贤书,教给礼义。不可读杂字及学刁滑词讼之事,以乖行谊心术;亦不可学诬罔淫邪之说。如果资性刚敏,明物清醇者,严教举业,期正道以取青紫。若中人以上,亦教之知理明义,使其去其凶狠骄惰之习,以承家教。又当教之以忠厚而俭朴,因之庶免习为轻浮以入败类”。总而言之,义门陈氏办教育的基本思想是要子孙普遍受教育,施教程度因人而异,不成才则成人,非得“礼乐以固之,诗书以文之”而不可。于是“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徐锴《陈氏书堂记》)。




9、金溪九渊家族

兄弟六人皆才俊 ,一门儒风传千年

南宋著名思想家陆九渊生于“义门”,家学渊源,他的五个哥哥:九思、九叙、九皋、九韶、九龄,皆学识不凡、卓然有成,九韶、九龄、九渊三兄弟还都成为南宋著名学者,人称“金溪三陆”。

陆氏家训“不以不得科第为病,而深以不识礼义为忧”,教导子孙居家须先正本,孝悌忠信、读书明理,至于日常生活则须节制用度、量入为出

金溪陆氏始祖为晚唐宰相陆希声之孙陆德迁,为避战乱,五代末年陆德迁携家迁至抚州金溪县青田里(今江西省金溪县陆坊村),一直数世同堂,未分田亩,合灶吃饭,保持着“诗礼簪缨”的大家遗风,被称为“青田河畔樵农客,云林山下宰相家”。


陆氏治家两大特点:一是“鼓磬聚合,为歌寓警”。陆九韶把训戒之词编为韵语,供家人谒祖先祠唱诵。《宋史·陆九韶传》记载:“九韶以训戒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二是奉行“家国同构”理念,由家长一人主持家政,组织生产,众子弟轮流协助管家,余则各司其职,各有制度,使得陆家农商儒三业并进,成为金溪名门望族。




10、鄱阳

不将山水带还乡


千湖之乡,渔舟唱晚。刘应麒(1539-1612年),生于古县鄱阳,从小受清廉家风、乡贤文化浸润。明代著名廉吏。因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刘应麒几次辞官归乡。每当离任,除来时行装,别无长物。

鄱阳刘氏,从唐代始迁祖刘汾到明代刘应麒,其间数十代里,人才辈出,这与其优良的家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刘应麒(1539-1612年),生于古县鄱阳,从小受清廉家风、乡贤文化浸润。明代著名廉吏。因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刘应麒几次辞官归乡。每当离任,除来时行装,别无长物。其祖父刘文桂,受封为通议大夫,父亲刘济众则累封为中宪大夫、广东按察司副使等职。因此,官府特为其祖孙三人竖立“三世九卿”牌坊,以彰显三人清正廉明的质朴气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到了南宋末年,鄱阳刘氏着手制订家规家训,并逐步完善。现已成型的刘氏家规家训主要包括《刘氏家训八条》《刘氏家规十二款》《刘氏垂规凡例二十三则》家训强调:“敦孝悌、端士品、务忠诚、戒奸险”,教育子弟“不孝悌,虽有功名富贵,亦不足观矣”,要求子弟“耕读为本,当教以明理义,励志节”。为人为官当“宁方勿圆,宁直勿曲”“宁朴实勿狡诈,宁肯愚拙勿乖巧”刘氏家训以“孝”立本,以“端”为根,以“诚”为内核,以“廉”为灵魂,充分体现了刘氏家族自律和进取的精神。



11、婺源

落落三百余文,千古“治家之经”


一代大儒朱熹把儒学精华和自身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家规家训之中,写就三百余字的家训名篇《朱子家训》。八百多年来,朱熹后裔繁衍生息,已历经三十多代,子孙遍布各地,达数百万之众。然而不管身处何处,《朱子家训》始终是朱子后裔共同的人生指引。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祖籍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字元晦,又字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小名沈郎,小字季延。父朱松,宋政和八年进士,外任福建政和县尉。


婺源朱氏始祖朱古僚(唐 广明年间880年正月至881年7月),讳环又名古僚,字舜臣,行二十一,先吴郡人,唐广明间因黄巢乱避地歙县,天祐中统兵三千戍守婺源,官制置茶院,世称茶院公。

公元1176年,徽州婺源朱氏计划修谱,派人到福建请朱熹返乡参与编撰,五年之后起修,朱熹欣然作《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


熹闻之先君子太史、吏部府君曰:吾家先世居歙州歙县之黄墩。相传望出吴郡 ,秋祭率用鱼鳖。唐天佑中(906),陶雅为歙州刺史,初克婺源,乃命吾祖领兵三千戌之,是为制置茶院府君。卒葬连桐,子孙因家焉。生三子,仕南唐,补常侍承旨之号。其后,多有散居他乡者(熹谨按:今连桐别有朱氏,旧不通谱,近年乃有自言为茶院昆季之后者,犹有南唐谱牒,亦当时镇戌将校也。盖其是非,不可考矣)。。


癸卯(1183)五月辛卯,因阅旧谱,感世次之易远,骨肉之易疏,坟墓之不易保也,乃更序次,定为婺源茶院朱氏世谱,而并书其后。如此,仍别录一通以示族人。十一世以下,来者未艾,徽建二派,自今每岁,当以新收名数更相告语,而附益之,庶千里之外,两书如一,传之永远,有以不忘宗族之谊。。。


宋淳熙十年(1183)癸卯,五月辛卯 ,茶院府君九世孙,熹序。



12、修水双井村庭坚 

遗子万金,不如教之敦睦

双井村(黄庭坚故里)— 江西省5A级乡村旅游景点国家级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自古民风淳朴、人文荟萃,仅宋代双井村黄氏家族就出了48位进士,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宋代大书法家、著名诗人黄庭坚。“吾族敦睦当自吾子起……”黄庭坚晚年所作的《家戒》一文反复向儿孙们说明一个道理:家和则兴,不和则败。

黄庭曾祖父黄中理曾主持制订《黄氏家规》,共二十条,对行孝、为友、从业、求学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强调对待祖宗,犹如水木之源,不可忘也;对待父母,犹如天地之大,务宜孝也;对待兄弟,犹如连枝之人,须互助也;对待邻里,犹如唇齿之依,必相敬也。并强调读书乃诫身之本,显扬宗祖之要务,后生学子务必典籍精通、文章通晓等等,不仅本族奉为祖训,也被当地百姓奉为楷模,世称“黄金家规”。



《双井黄氏渊流》载:双井黄氏迁自婺州金华浦阳(今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玘,字世奇,为双井黄氏始祖黄香27世孙,以祖泽补文林郎,后赠中夫夫,是时,黄玘之子黄赡官居分宁(今修水)知县,黄玘因儿子迎养,于南唐昇元已亥年(公元939年)偕两位兄长黄珌黄琛自金华迁分宁。


黄庭坚在晚年也留下一篇《家戒》,总结一些家族兴衰的原因,告诫子孙“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仇”“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要互相谦让、互相照顾,和睦相处,齐心协力维护好家族的传承发展。




13、吉安

立身忠孝门,传家清白规


胡铨(1102年—1180年),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是江西高安与奉新交界处的华林山胡氏后裔,其一世祖胡诚,同时,胡诚也是人民敬爱的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的一世祖。


宋雍熙初年(公元984年),国子监主簿、教育家胡仲尧在华林山东麓的元秀峰下创办创建了华林书院虽然晚于中国第一家书院的华林山桂岩书院(幸南容创建于公元793年),但此时,它的发展已经远胜于邻近的桂岩书院了,华林书院建立了中国的第一家食堂,也是中国第一家女子可以入读的学府。点击阅读:1、自古书院多诗赋,华林书院领风骚  2、 ′食堂′最早起源于江西华林山的胡氏书院


华林山胡氏所在地


位于奉新县境内的耿氏陵园挽碑


华林书院是一所家族化书院,位于华林山的江西省奉新县界内,曾为大宋朝廷培养大批人才,仅宋代华林胡氏一门就走出进士55名,官至刺史、尚书、宰相者不乏其人,其中大多是华林书院培养的。华林胡氏后裔大约有700万人。



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怯胆寒。”深受家规教育的胡铨,用忠义赢得了生前身后名。2000年,江西评选千年之中最杰出的十位历史名人,人们将“江西脖子最硬的人”的这个美誉送给了胡铨。为了能让子孙后代遵家规传家风,一向注重言传身教的胡铨,感念“祖宗创门户之艰难,未有不自子孙不肖破之”,在去世前不久,专门用古律写下家训。在家训里,胡铨告诫子孙后代要“立身忠孝门,传家清白规。”


位于高安奉新交界处的华林胜景#华林文脉#华林书院#胡耀邦一世祖居地#


其他

除了中纪委宣传的十三家“世家”外,还有一些家族同样很优秀,比如泰和周氏始建于南唐的爵誉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是文化厚重、人才辈出的典型代表,村中先贤既有忠臣良将,又不乏文人义士,堪称“文章节义之邦”。值得提及的是,村中周氏家族从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始,至清光绪庚子年(1900年)止,共涌现了二十四位进士。其中,担任过监察御史和按察使的有九位之多,被史学界称为“监察世家”。

爵誉村原名龙源村,宋朝时因村里人才辈出,贤才鹊起,文风鼎盛,科举蝉联,爵崇誉隆,故宋仁宗赐名“爵誉”,以示褒奖,爵誉村名沿用至今。但要说爵誉村的历史,还得追溯到唐末,村子是个多姓移居村落,先有朱、皮、兰、丁,后有周、康、张、肖,尤其是南唐金陵监察御史周矩躲避战乱移居至此后,主持修建了槎滩陂,是江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被誉为“江南都江堰”。


能够得到中纪委的点赞是一个家族最大的荣耀。这些享受到祖先打下了声名的家族,应像孔雀爱护自己的羽毛一样珍惜和维护家族集体的荣誉,与时俱进,紧契时代,引领一地的家风向好,民风向善。社群由每个分支构成,社群关系的和谐首先是邻里乡亲的和谐。作为家族的个体,如果粗言俗语,戾气霸道,就有损了一个村子同宗的名声,最终是砸自家的招牌。


欢迎与高安姓氏家族有渊源的朋友入群,共同交流史志及研究家谱,说史志,溯家源,找古村,论播迁,谋乡土文化振兴# 拒绝推销。(为保障正群的良好交流秩序,避免广告推销者等人进正群骚扰,特以先入此群作为过渡,以作甄别)


筠阳世第敦本堂
讲家史文化,传优秀家风,助力寻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