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楚古道
我们研究这些古道,对于江西的先人们播迁到云贵川的分布情况会有帮助,这些江西迁湖广,湖广迁云贵川的先人们,他们初来乍到,首选就是方便与故乡往来的古道边立基业。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组织民工打通了首都咸阳通往各省和郡县的道路,我们称之为驿道。比如秦朝开凿的“五尺道”,从四川西南通往云南北部。汉朝时候进行了拓宽,唐朝进一步修整,称之为清溪道。这条道是从成都出发,经过四川汉源、西昌,进入云南后,再经过会理、元谋、武定,到达昆明。西面的“茶马古道”,即从丽江,德钦进入藏区。蒙古人南下攻占云南走的就是这条路。南面的先从昆明水路兼程到广西南宁,然后都湘桂走廊进入湖南,或者沿西江下广州。还有乌蒙道和建都道等等。
这些古道以易茶为主要目的,以马为运输工具的山道,我们称之为“茶马道”,这种道往往要路翻山越岭,甚至有的路段建在悬崖上,十分危险。这些道路,有的是民间力量修的,有的是官府修的,还有军队修的,即便如此,有些郡县之间的交通还是要绕一个很大的圈子。
到了元朝,首都从西北的长安改设在北京,那么云南官员到北京去汇报工作就要绕很远的路了,至元二十七年(1290)四月,四川行省右臣耶律秃满答儿,上奏朝廷开建普安至贵州,过黄平、镇远,通辰、沅陵,达湖广驿道,建议被采纳。这条驿道修好后,从云南斜插湖广到北京要比走四川的乌蒙道和建都道,近了至少2000里,且路况较蜀道平坦,经济快捷。这条驿道是东西走向,平均宽五尺,总长约2300里。其中,经过现今湖南省境内的路段约670里,贵州路段约1180里,云南省境内路段约450里。
古代修一条驿道并不容易,有的地段在悬崖上,容不下很多人操作,且云贵川地区多是深山老林,悬崖峭壁,修这条滇楚古道要多长时间呢?元史上没有明确记载,我们只能推一推。大德五年(1301),朝廷调湖广兵前往云南征讨傣民叛乱,说明此时的滇楚古道派上用处了,由此可推,1290年4月,四川行省右臣耶律秃满答儿上奏朝廷开建,到这次用兵,时间是隔了11年。
滇楚古道开通后,成为西南边疆联系内地的必选官道,在古代上,多出设置了驿站,用于“通达边情,布宣号令”。滇楚古道的开通,也意外的带动了江右商帮去云贵川经商做贸易,所以,明代开始,大量的江西人(泰和以北,主要是饶州府、瑞州府、南昌府的百姓)前往云贵川经商,仿佛一夜之间,云贵川到处都是江西商人聚居的“万寿宫”会馆,古道上一派繁忙的景象。另一方面,云南的贵族和富豪、官员们,时常利用驿道赴京去找关系,送礼物,进贡的情形相当普遍,甚至造成乘驿泛滥。
滇楚古道在文献中称为湖广入滇“东路”。明代以后又常冠以“一线路”之称。历史上还有许多称呼, “普安道”、“入湖广道”等等,我们今天的史学界统一称之为“滇楚古道”。也有人称为“滇黔古道”。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忽必烈的五儿子——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依然盘踞在云南昆明。以“云南僻远,不宜烦兵”,拥兵顽抗。朱元璋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边疆问题。在称帝后13年内,7次派使臣劝和。梁王自恃险远,拒不归顺,还将部分使臣残忍杀害。朱元璋愤怒了,发动了被民间称为“太祖平滇”的战争。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率师30万出征云南。
朱元璋亲授平滇方略,沿途广置屯堡,层层设卫。既然是沿途设置,所以,明代卫所首先在滇楚古道产生,这也是湖南贵州一带地名处处见‘屯’和‘堡’的原因。比较有名的如“安顺”。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1382年1月4日),明朝廷择地阿达卜寨建今安顺城。1382年1月新置普定卫指挥使司,属四川都司,该城即为其治所,时称普定卫城;4月16日升普定卫指挥使司为军民指挥使司;4月23日将普定府升为普定军民府,属四川布政司,仍领四州一县。1385年8月废除普定军民府,并改安顺州为直隶州,隶于云南布政司。同年,罢除普定县、习安州,其属地并入安顺州。镇宁、永宁二州则属普定军民卫。1392年8月,朝廷以安顺州属普定军民卫。史称其“屹为边垒,襟带三州”。1413年3月8日,朝廷新建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即后来的贵州省)。
朱元璋派兵平滇后,继续巩固卫所军事力量,滇楚古道成为云贵高原上最重要、运行最稳固的维系西南与中原之间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大动脉。
在这条古道中,湖南与贵州交接处是今天的新晃县龙溪口。龙溪口位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的交汇地,特有的河谷阶地成为古道咽喉。
在公元1817年未设晃州直隶厅前,新晃一半属湖南,一半属贵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朝在湖南的出口设沅州卫(芷江),在贵州的入口设平溪卫(玉屏),各统七八千兵力,扼守新晃这一咽喉。嘉庆二十二年(1817),新晃隶属沅州的乡民提出脱湘入黔。朝廷丝毫没敢怠慢,速派湖南巡府巴克布,贵州巡府文宁亲赴实地调研。
最后朝廷为慎重起见,把湖南一部分,贵州一部分单独划出来,设立晃州直隶厅,直接由湖南省管。并派浙江海宁人俞克振出任通判,正六品。官阶比知县还高。这么处置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加强对滇楚咽喉的控制。
滇楚古道开通后,新晃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通商关口,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在清代乾隆时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张日仑】字晓峰,晃州(今新晃)平二里岩山脚人,生于清嘉庆十三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在辰沅永靖道(今凤凰县)乡试中举人。同治二年任遵义知县,三年升遵义知府。同治十一年,他在《重九怀乡》诗中云:“八年九日未还乡,岁月催人两鬓霜;到眼云山皆异地,关山风雨又重阳。菊花耐老秋客瘦,枫树将凋露气凉;遥望楚天无极处,数声鸿雁入黔疆。”张日仑最后担任了贵州布政史,从二品。而他的仕途也一直在贵州,可能也是因为他会比较熟悉当地的民族风气吧。
乘船从沅江转入舞水河之后,穿过黔阳古城,一路朝北的去往湖南怀化市,在这段水域的左边有个金斗寨,是湘黔古道上重要军事城堡和侗区前哨,危崖险峻,易守难攻。一路向西翻过凉亭界进入干溪坪古商镇,古镇船型街沿古道两头延伸,从凉亭界至炮铺界大樟树,长约一华里,这里曾商贾云集,店铺百家,这里有湘黔古道上的行商会馆、中国著名教育家阮真陵园,神奇的侗族接骨水师,这是一座神秘的侗寨商镇。1943年,戴笠从芷江经湘黔古道行往黔阳,被清水江两岸的金斗寨青石崖壁和蟠龙山丹霞地貌所震撼,盛赞“黔阳山水之雄盛甲於湘西”
据《滇云历年传》记载,嘉靖十一年,云南楚雄人李启东考中“一甲一名”。可是,当殿试成绩名录进呈御览时,明世宗却将本应点为状元的李启东,以莫名其妙的“云南边方”为由,将李启东抑置为“二甲一名”。可见,古代的皇帝还对云贵川的民众还是有所戒备,滇楚古道的开通,主要还是巩固皇权,维护对云贵川的铁腕管制。
王阳明走过古道:“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瘴云浮。耶溪有信从谁问,楚水无情只自流”。吴三桂走过古道: “六军俱哭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云南主考官周彝走过古道,弟弟差点病死蜈蚣关,他惊叹古道,“连山障天,崇峦碍日,磴道纡郁起伏,行人猿引蚁附乃上。回视来径,辄惴惴无人色。中有狂澜一线奔注。”贵州主考秦百里走过古道:“山行饶逸兴,飒飒起秋风。马足桐阴里,人家翠竹中。”林则徐走来,“好月易增圆缺感,断云难绾别离情。遥知银烛金闺夜,数到燕南第几程”,思归心切”。
沈从文走来,“小小的红色山头一个接连一个,一条河水弯弯曲曲的流去,山水环抱,气象格局小而美。”梁思成、林徽因走来,一代才女,不堪旅途劳顿,肺炎发作,一病不起,幸得医生相救,一帮飞行员让铺,才有后来的《你是人间四月天》。闻一多走来,目睹流离失所的难民,伤兵满地的战地医院,才堆砌成了昆明的拍案而起,以生赴死,舍身取义。
(部分内容从网络采集,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