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潜氏的宗望在缙云西涯,祖地遭屠杀后,全国仅有6000余人

创业   2024-10-27 08:50   江西  

中华姓氏,权全潜泉钱,经常被人误写。钱氏人口最多,钱氏家训全国最有名。全氏近50万人口,权氏20多万人口,潜氏在6000人左右,至于泉氏,历史上有这个姓,但是现在情况怎么样,不得而知,奇怪的是,当你自报权姓或全姓时,总被人记作泉,不得不颇费口舌的去解释。

##################

《雁門潜氏發派总序》: 

余潜氏始祖,讳范、字克端。棘陽人也,本姬姓后裔。汉岑遵之子,岑彭之孙也。究其始乃周文王封其弟“耀公之子渠公”於岑,缘岑著姓。至东汉时,岑彭公先封“征南大将軍”,后拜“平北大将軍”,进封“武(舞)阴侯”。为公孫述所刺,帝思其功封“彭公之子遵公”为“细阳侯”;封遵公之弟淮公为“谷阳侯”。后遵公被谗受诛,帝知其冤死後复赠“武平王”。遵公之子范公缘父受诛日,遂埋名隐姓居“雁門”,取“潜藏之意”改岑为潜。曰余潜姓人氏后世子孫,咸以潜为姓,故有“姬、岑、潜”三姓难分之说。传下“辄公”为司徒;“熙公”为司寇;“敏公”为縣令。

解说词:雁門即山西北部,是潜氏的宗望之地,尊潜范为一世祖,潜范是东汉刘秀(公元前5年--57年)在位时候的大将军岑彭之孙,岑遵之子,潜范见过父亲受到陷害株连,因此不想做官,遂隐居在山西北部的雁门之地,“隐”就是“潜”,自此,以潜为姓。

至西晋时(公元265年-公元316年),发明公为“平陽刺史”,人称召伯重逢;斗南公历“武林缙云副令”,遂居缙雲西涯,而“雁门之派”于是乎南流浙水矣!歷下擢公为“四川节度使”,实为中原保障;“翕xi公”为监察御史,人称“邦之司直”;又有“昌公”歷“枢密院”;“宝公”为枢密使。

解说词:西晋时候五胡乱华,潜氏无非是“衣冠南渡”中的一支队伍罢了。潜氏从山西迁到了浙江省缙云县。

及唐时,“彦yan晟公”知广元令,遂居广元;“彦昇公”授河东节度使,敕chi封“余庆堂”;“彦暈公”为禮部尚書,入相三月,帝称“阿衡”;又有望公任“西台御史”;廷谦公历“御史中丞”;日光公安庆潜山縣令,公以潜字合义,因卜居潜山北门。浙西之派复流於江南矣,嗣后我族子孫愈从登仕宦者益炽!日辉公为刺史;守貞公为参軍;守志公歷员外郎;守先公历刑部郎中。

解说词:到了唐代,有缙云潜氏播迁到四川广元市、安徽潜山县。

迄于宋时,楷公于治平年间歷“南康刺史”。其長子尧夫公当神宗朝熙寧六年历“相州刺史”;幼子尧宾公知福建仙遊令,后因变法元丰三年尧夫公退隐豫章青雲樓;尧宾公即隐仙遊青草洲。西江之有潜姓者自尧公始也。公生五子,五常命字曰仁、曰義、曰禮、曰智、曰信。雁序排行谓之五仲,皆富贵者也。

解说词:到了宋代,再有缙云县潜氏播迁到江西南部的南康市,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阁,福建仙游县青草洲。

仲仁公中乡试,知潞安長治令,致仕归隐“豫章青山楼”,东遊浙江見衢qu郡江邑山水秀華,景物茂美,爰卜居于江山(县)南冈。仲義中進士任“应天太守”,后靖康时避乱居新吴(县)举冈。仲禮公中乡试后,亦避乱居“双溪铁冈”。仲智公知“秀洲华亭令”,后归青雲樓,分迁新建新埠。仲信公知福建福青令,致仕归豫章青雲樓,卜居於“廣信永丰”上都东陂。

解说词:播迁到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阁的缙云潜氏后人中,老大潜仲仁守家业于滕王閣,后迁居江山县南冈;老二潜仲義在河南省开封市做官,1127年“靖康之难”之时,避难至江西省新吴縣(今奉新县)举冈(即今奉新县宋埠镇大概汶塘村、宋埠村、桥头村一片)。老三潜仲禮避乱至靖安县双溪镇铁冈。老四潜仲智迁居至新建县新埠。老五潜仲信仍居南昌滕王阁,后迁居“信州永丰”(即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上都东陂。从南昌分出来的分支,大概都共称′豫章堂′吧。

厥後各派子孫蕃衍,世遠地遥难以汇序。聊举其发脉之始支派之分,庻几可謂不忘本云!若夫增長继美编修大乘,是望於賢子与賢孫也。

旹:大明嘉靖八年春月。(1529年)

###################

缙云潜氏始发于山西雁门,第二宗望之地是浙江缙雲西涯。如今,潜氏在全国的总人口6000多人,其中,缙云县有4000多人,靖安县500多人,高安和奉新加起来也不到一千人,其他地区更是不多见。

有关潜氏源流,明万历庚辰年(1580 年)缙云居士陈怀阳所撰《潜氏重修谱序》,以及无名氏所撰《五云十六都茶川重修谱序》中有记载:
......五代时,则有佶公,为梁大司马。斯时也,四海鼎沸,英雄齐起。北有契丹、 刘筠、李筠,东有李重进,西有孟昶,南有李煜,广有刘鋹,浙有钱俶。公独识英主, 奋勇从钱,强弩射潮,江海为东,杀宏诛昌庵,有吴越效忠王事,班班可考也......
—— 邑人陈怀阳撰
......其潜之姓者,初有钱而未有潜也。唯尚书讳佶,字正臣,号墅翁,行昌一,仕 梁,官至兵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致仕。原居彭城,后遨游常丰,见山水清奇,遂迁居 焉......
—— 无名氏


中共缙云县委党校教研室黄军杰先生在“新发现缙云《茶川潜氏宗谱》及其中的宋人资料——兼重释南宋名宦潜说友的名节问题”中,提到了 明万历庚辰年(1580 年)缙云居士陈怀阳所撰《潜氏重修谱序》, 以及无名氏所撰《五云十六都茶川重修谱序》(时间未署) 。这个无名氏写的是茶川潜氏分支的事情,对于缙云潜氏总源头不一定清楚,或许,现在的缙云潜氏家族仍然还居住在缙云的,可能只剩下茶川一支的后人。

钱镠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立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奠基人。公元907年受封为吴越国王,世称“武肃王”。钱氏后人秉承祖训,绍续家风,绵延文脉,造就了吴越钱氏一门世代家风谨严,人才兴盛的传奇。宋朝皇帝称“忠孝盛大唯钱氏一族”。清乾隆帝御赐“清芬世守”匾额。近代更是文坛硕儒、科技巨擘云集,海内外“院士”子弟数以百计,因而吴越钱氏家族被公认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所以,钱姓名气在江浙一带始终是王者一般的存在。明代1580年,有潜氏在不清楚雁门潜氏历史的情况下,编撰了这个钱改潜的故事,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子孙更好的被朝廷录用提拔。。。点击阅读高安潜氏,潜氏在全国仅有6000多人,《茶川潜氏宗谱》是这么说的

我们再看,在修谱写序时候请人很注重名头的明朝,为什么请一个村民陈怀阳撰写?要请也是请个举人什么的来增辉添彩。而且,为什么另一则序的落款是无名氏,他为什么不具实名呢,未曾听说不敢具名的,难道是为了造假避罪吗?这是不敢担负不实的责任。时间相隔了300年来修谱,这个钱筹是谁?史书没有记载,潜佶啥时候称过钱佶?也没有资料佐证。而且,杜撰出的潜佶父亲钱筹竟然比潜佶小了300岁。

这仅仅是个人的分析,最终以茶川潜氏家族自己的认定为准。

上一世钱筹?见上图,竟然是明代人物?
一世潜佶后梁851-919,兵部尚书,始迁临安于潜
二世潜进四川为官
九世潜时明
十世潜复松
十一世潜说友1210-1277,南宋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缙云县舒洪镇,卒于元朝
十二世潜祖昌
十三世6户
十五世4户
十九世潜玉
二十世潜溟永乐进士

《茶川潜氏宗谱》上记载的世系内容


##################

南宋户部尚书说(yue),字君高,号赤壁子,生于宋宁宗嘉定(1210年)三月十四日辰时——见磬安县西霞(现称西华坑口村,属深泽乡)坑口,道光癸未(1823年)《潜氏宗谱》。浙江处州府缙云县贞溪塘头,即如今舒洪镇姓王村人。祖父潜时明,祖母陶氏;父潜复松,母陶氏。这个确定无疑。

潜说友,是中国在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1269年十月十二日,杭州西湖,龙井,重建门,潜说友书古篆“龙井”两字为匾。1273年(宋咸淳九年),潜说友为王顺斋墓碑题额。此碑凝神庄重,后人评其“善书法,工篆籀(zhou一种字体)“。清,阮(ruan)元的《两浙金石志》,更是称赞其书法为“洁光片羽,世所罕靓(gou遇见)”;并录有潜说友在杭州石屋洞,龙华寺两地的题额。

潜说友主持编修的《咸淳临安志》。此志首尾化时三年完成,全书一百卷。“是杭州历史上保存最完备,卷数最多的地方志”——浙江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林正秋语,他对该志作了全面的分析与肯定。《四库全书》称“为宋以来地方志善本”。《浙江地方志发展史》称其是“潜志出世,志之上乘之驷,被世人所称道。”赞营之词达到顶峰!

1241年,潜说友登进士第,授平江知县;后到江西南部,知南康军,1271年,任户部尚书。 1277年潜说友遭奸臣暗害身亡,三房妻室和儿女亲戚共计十八条人命被杀害。凡潜姓聚居的村庄,大火连烧三天三夜,无人敢救。潜姓纷纷外逃改姓,只有舒洪贞溪塘头(今姓王村)少数潜姓逃入深山,幸免于难 潜姓祖训:只愿子孙种山,不愿子孙做官——便是因此事件而出。 

大屠杀后,潜姓人丁稀少,到十三代仅剩六户人家,到十五代仅剩四户人家,还不是都住在缙云。据潜姓第38代孙潜梦卓《浙江缙云潜姓历史概述》中表述,现知四川、江西、福建、山西、湖北、北京,及浙江本地的绍兴、上虞、宁波、金华、建德各地的零星散居潜姓,也许就是二世潜进(五代梁朝)四川为官时,遗留的后代;也许是十二世潜广、潜隆、潜湘、潜彪、潜鼎、潜竹、潜释等七人的后代,这七人当时均在各地为官,失去联系,旧宗谱上他们的后代也失去记载。 这里没有证据,只是瞎猜。

从公元1174年到1274年的100年间,缙云潜姓就出了五位进士:潜清(第九世),潜起(第十一世),潜说友(第十一世),潜尚友(第十一世),潜祖昌(第十二世,说友之子)。父子进士——潜说友,潜祖昌;兄弟进士——潜说友,潜尚友,就是出在这个时期。自潜姓遭灭族大屠杀后,人丁稀少,到清末六百多年间,潜姓只出一个进士——潜溟。潜溟,明永乐年间进士。明成祖器重其才华,御封虎眼御使。  潜说友(第十一世)、潜溟(第二十世)被列入《中华名人大字典》,是潜姓中的精英,也是潜姓的荣耀,而高安潜氏中也出了一名进士潜颍


##################


综合来看,《雁門潜氏發派总序》的内容详实,细节完整,世系层层剥落,播迁一清二楚,毫无瑕疵,实为可信。其中对于雁门迁居缙云的说法,符合“衣冠南渡”的大众行为,其他史实表述的都较为详尽,契合时代,不似编造。所以,高安潜氏无非也是从滕王阁播迁过来(豫章堂)缙雲西涯为其宗望之地。至于是否是潜说友的后人,或者是茶川一脉,还需要他们自己去判定了。


日前,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印发《关于表扬浙江省道德建设突出个人的通报》,通报表扬16名全省道德建设突出个人。其中,缙云县双溪口乡双溪口村村民丁宝祥、潜巧菊夫妇荣获“浙江省道德建设突出个人”称号,这也是丽水市唯一一例。

80年,只为英雄留下的一句话,丁宝祥、潜巧菊夫妇以实际行动守护老宅、坚守承诺。

丁宝祥,男,1936年10月生,缙云县双溪口乡双溪口村村民;潜巧菊,女,1946年6月生,浙江省缙云县双溪口乡双溪口村村民,二人系夫妻。只因革命英烈雷克坚临别时的一句话,丁家两代人接力寻找、守护,坚守革命遗址——丁家老宅80年。如今,丁家老宅已经成为革命遗址纪念馆。老房子里,陈列着烈士曾用过的东西,贴满雷克坚等人革命事迹的宣传资料,每年参观量2000多人次。

丁宝祥说,守住丁家老宅,不单单是守住那一段与雷克坚同志相关的红色记忆,更是对那份精神信仰和理想信念的传承和弘扬。丁宝祥、潜巧菊夫妇曾获“浙江好人”“丽水市第八届道德模范”“丽水好人”等荣誉。

(缙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供稿)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胡源乡章村村陈庄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胡源乡茶源村潜源自然村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大洋镇后村村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舒洪镇仁岸村季坑垅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溶江乡岑脚吴村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桐琴镇敕令桥村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杨村桥镇龙溪桥村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高桥街道迎丰村谢家坝

。。。

(以上部分信息采自网络公开发表内容,不同意见可留言阐明详情,以供他人参考)

欢迎与高安姓氏家族有渊源的朋友入群,共同交流史志及研究家谱,说史志,溯家源,找古村,论播迁,谋乡土文化振兴#

筠阳世第敦本堂
讲家史文化,传优秀家风,助力寻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