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市场 | 政策效应显现,税收收入转正——评10月财政收支数据

财富   2024-11-21 07:02   上海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政府性基金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财政收入增速上行至5.5%,税收收入由负转正,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录得1.8%,非税收入支撑仍显著,预计全年收入执行率或在96%-98%。在税种结构方面,10月多数税种有所改善,印花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为主要支撑项。企业所得税当月同比增速录得5.2%,或受10月社零总额增长的持续带动,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下商品消费相关企业利润继续修复;个人所得税由负转正,录得5.6%,为年内首次正增长;印花税大幅反弹,当月同比25.9%,受证券交易活跃度上升带动;消费税由负转正,当月同比为10.2%,化妆品、汽车消费支撑显著;增值税降幅收窄,或源于服务业带动,同时由于PPI下降等因素仍为负增长;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种存量课税对象仍起主要支撑,但后续税收优惠新政下读数或有所下降。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方面,10月财政支出当月同比增幅扩大,录得10.4%,仍体现当前对于支出强度的保障。从支出进度来看,10月财政支出进度为77.6%,预计全年预算执行率基本能达到100%。从资金投向来看,10月社保、卫生、科技、农林水为主要支撑项,基建类支出占比较9月继续上升1.7个百分点。


政府性基金方面,10月政府性基金当月收入降幅收窄,录得-10.0%;专项债资金补充持续,支出增速进一步上升至47.9%。从收支进度来看,10月收入进度45.4%,预计全年预算执行率80%-85%左右;支出进度58.3%,支出有所提速,预计全年预算执行率85%-90%左右。政府债券方面,当前已经基本完成当年新增额度发行,后续将主要发行盘活结存额度和新增的置换债务限额。


事件


2024年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月同比5.5%,上月2.5%;财政支出当月同比10.4%,上月5.2%。全国税收收入当月同比1.8%,上月-5.0%;非税收入当月同比39.6%,上月25.2%。政府性基金收入当月同比-10.0%,上月-14.2%,政府性基金支出当月同比47.9%,上月34.2%。


点评:


2024年10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速继续回升,非税收入继续发挥关键作用,而税收收入同比由负转正。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降幅收窄,政府性基金支出显著增长。



一、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年内首次转正


财政收入增速上行,税收收入由负转正,非税收入支撑显著。2024年10月财政收入当月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至5.5%,9月同比2.5%。其中,税收收入当月同比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录得1.8%,或体现增量政策拉动下经济增长出现企稳迹象;非税收入增速仍显著上升,录得39.6%。2024年1-10月,税收收入、非税收入累计同比分别录得-4.5%、15.3%,由于非税收入有一定不可持续性,仍需关注2025年非税收入可能面临的压力。从财政纪律来看,若地方出现征收“过头税费”现象,仍会严格约束。10月29日,中国人大网发布的《对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提到:“有些出席人员提出,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2%,一些地方存在收‘过头税费 ’问题。应坚决防范和杜绝违反财经纪律、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情况出现。” [1]


从收入进度来看,10月收入进度86.3%,较2023年同期慢1.2个百分点,收入进度边际改善,收入端仍主要靠非税收入支撑,预计全年收入执行率或在96%-98%。



在税种结构方面,10月多数税种有所改善,印花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为主要支撑项。在直接税方面,企业所得税当月同比增速录得5.2%,或受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持续带动,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下商品消费相关企业利润继续修复。个人所得税由负转正,录得5.6%,为年内首次正增长。在间接税方面,印花税、消费税为主要支撑,进口增值税与消费税、关税均有较大拖累。印花税大幅反弹,当月同比25.9%,主要受证券交易活跃度上升带动,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速达152.5%。消费税由负转正,当月同比为10.2%,其中,化妆品类由负转正,零售额增速录得40.1%;金银珠宝类、烟酒类降幅收窄,零售额增速分别录得为-0.1%、-2.7%;汽车消费显著修复,零售额增速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至3.7%。增值税降幅显著收窄,录得-1.2%,而工业增加值有所下降,服务业生产指数有所上升,或表明服务业回暖对增值税的贡献。同时当前增值税仍为负增长主要PPI下降有关。进口增值税与消费税当月降幅扩大4.7个百分点至9.2%,主要受10月份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拖累、进口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



在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种方面,存量课税对象起到主要支撑作用,随着房地产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地,后续房地产相关税种增速或有所下降。契税降幅小幅扩大,录得-13.9%,商品房销售额当月同比降幅大幅收窄至-1.4%,但土地成交溢价率有所下降,土地增值税增速亦由正转负。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仍有支撑,当月增速分别为13.9%、45.0%、9.2%,除耕地占用税外其他两种税收均为按年缴纳。11月13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告2024年第16号),对不同满足不同住房条件的家庭,下调契税税率;对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的城市,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且增值额未超扣除项目金额20%的,继续免征土地增值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后,个人销售2年以上住房免征增值税。[2]



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来看,10月财政支出当月同比增幅扩大,录得10.4%,仍体现当前对于支出强度的保障。


从支出进度来看,10月财政支出进度为77.6%,较2023年同期慢0.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预算执行率基本能达到100%。


从财政支出资金投向来看,10月社保、卫生、科技、农林水为主要支撑项。在民生类支出方面,社保、卫生支出增速分别录得16.0%、17.7%,体现当前财政支出对基本民生的保障。基建类支出方面,农林水、城乡社区支出增速分别录得56.4%、12.2%。从支出占比来看,基建类支出占比较9月上升1.7个百分点,对基建投资形成支持。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降幅收窄,支出增幅扩大


10月政府性基金当月收入降幅收窄,录得-10.0%;支出同比涨幅扩大,录得47.9%。土地出让收入降幅收窄8.3个百分点,当月同比增速为-10.5%。而100大中城市供应土地面积增速由正转负,但供应土地挂牌均价同比增速显著上行,录得26.9%,支撑土地降幅收窄。在支出端,9月专项债发行持续放量,专项债资金对10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形成重要补充,支出增速幅度扩大至47.9%。



从收支进度来看,收支执行率预计均低于预算,收入进度仍有放缓,支出进度持续改善。10月政府性基金收入进度45.4%,较2023年同期低10.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预算执行率80%-85%左右;支出进度58.3%,较2023年同期低3.5个百分点,支出有所提速,预计全年预算执行率85%-90%左右。假设支出预算执行率约为85%,预算内剩余规模约3.2万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3600亿元。



从广义财政支出来看,广义、狭义基建类支出均有上升。10月基建累计增速上升至9.4%,广义基建类支出降幅继续收窄4.0个百分点至0.1%。广义财政收支缺口录得-7.1万亿元,为近8年历史同期最低值,收入承压下,当前财政支出对债务资金依赖较高。


从地方债发行情况来看,截至11月19日(含11月25日前挂网规模,下同),地方债累计发行7.87万亿元。其中,新增地方债4.64万亿元,再融资债券3.23万亿元。截至11月19日,11月当月地方债发行规模4978亿元,其中,新增地方债918亿元,再融资债券4060亿元,再融资债券占比约为81.6%。


从地方债发行节奏来看,当前已经基本完成当年新增额度发行,后续将主要发行盘活结存额度和新增的置换债务限额。截至11月19日,新增一般债、专项债发行进度分别为93.6%、101.8%。从额度剩余规模来看,新增一般债当年限额内剩余额度为461亿元;新增专项债年内新增额度已发行完毕,超过限额部分主要为盘活结存额度或化债新增额度。10月1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指出,“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了4000亿元,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其中,4000亿元可能同时包含一般债与专项债。


从当前数据来看,年内剩余额度中,新增专项债、再融资一般债、再融资专项债均为负值,一方面或说明以盘活结存额度发行的地方债类别或较为灵活,部分或以新增地方债的方式发行,另一方面新下达的2万亿元用于化解隐性债务的额度或以开始发行。


展望后续月度,从结存额度看,若按4000亿元盘活结存额度计算,考虑到2024年上半年发行了约1000亿元的特殊再融资债券,该部分为2023年第四季度下达的部分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预计年内剩余额度约为1800亿元左右。


从化债情况看,11月8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提出,2024年-2026年每年2万亿元用于化解隐性债务,或将在2024年11-12月发行。根据相关报道,财政部在答记者问时披露,11月9日将6万亿元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新增地方债务限额下达各地,用于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部分省份已经启动发行工作。[3]


另外,财政部正在制定2025年地方债额度提前下达工作方案,按照往年提前下达额度60%估算,对应额度约为2.8万亿元。



注:

[1]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对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20241029)【20241119】,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410/t20241029_440259.html

[2]资料来源:财政部,《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20241113)【20241119】,http://szs.mof.gov.cn/zhengcefabu/202411/t20241113_3947450.htm

[3]资料来源:第一财经,《新增6万亿元化债开闸 明年万亿级地方债提前下达》(20241119)【20241119】,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19/doc-incwpine6626081.shtml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转 载 声 明

转载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 务 支 持 人 员

对集团外客户

李 璐 琳

13262986013

liliulin@cib.com.cn

对集团内用户

汤    灏

13501713255

tanghao@cib.com.cn


免 责 声 明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简称“兴业研究公司”)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并以合法渠道获得,但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自认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赖。


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对于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相关研判是基于研究员本人的知识和倾向所做出的,应视为研究员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所在机构。我司可根据客观情况或不同数据来源或分析而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不一致或表达不同观点的报告。研究员本人自认为秉承了客观中立立场,但对报告中的相关信息表达与我司业务利益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不做任何保证,相关风险务请报告阅读者独立做出评估,我司和研究员本人不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能作为任何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我司未采取行动以确保此报告中所指的信息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或任何的个体,我司也不推荐基于本报告采取任何行动。


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该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和研究员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除非是已被公开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则,均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行为。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我司对于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兴业研究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6月成立于上海,为兴业银行成员机构,是国内首家银行系独立法人研究公司,布局“战略研究、市场研究、行业研究”三大研究板块,围绕宏观市场、绿色金融、金融行业、外汇商品、固定收益、细分行业等领域开展专业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