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 | 产业链复苏可期,新技术曙光已现——2025年动力电池行业展望

财富   2024-11-23 07:05   上海  




动力电池,展望,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


2024年动力电池市场回顾:需求维持较高增速,去库存、降价逐步进入尾声,主流企业过剩产能得到一定程度消化,产业链景气度触底企稳。需求维度,在动力和储能电池拉动下,预计2024年全球锂电需求同比增长22%,中国锂电出货同比增长31%,维持较高增速。库存维度,去库存基本结束,2024年二季度产业链库存水平触底回升。价格维度,当前已至底部区间,部分超跌电池材料企业涨价意愿较为强烈,预计价格有望回升。产能利用率维度,受持续扩产影响,2024年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继续下降,但主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逆势提升。业绩维度,各细分行业营收同比下降,除电池外其他细分行业净利润减少;受益于价格企稳、高价库存出清等,电池、磷酸铁锂、负极行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企稳。


2025年动力电池市场展望:需求增速有望达20%,去库存、降价等不利因素基本消除,主流企业过剩产能进一步消化,产业链景气度复苏可期。受全球主要市场政策影响,2025年需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中性假设下全球锂电需求增速有望达19%,中国出货量增速达20%。由于新产能继续释放,预计2025年各细分行业整体仍产能过剩,但主流企业表现将明显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负极、隔膜主流企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有望达到80%以上。随着需求增长、去库存和降价等不利因素基本消除、主流企业过剩产能得到进一步消化,产业链景气度复苏可期,竞争力强的企业(如成本低、技术领先、绑定下游主流客户)业绩有望于2025年开始提升。


2025年关键新技术动态跟踪:(1)固态电池: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固态电池再度成行业热点。企业普遍将固态电池上车时间定在2027年前后,因此我们预计2025年开始固态电池有望进入技术爆发期,但短期内对产业链影响较小。预计203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需求将达到36GWh,占全国动力电池需求的3%,2025-2030年复合增速105%。头部电池企业在全固态电池领域更具优势,初创企业凭借与车企绑定有望率先实现半固态电池的量产;材料领域固态电池将带动固态电解质(如LATP、LLZO、 LiGPS、LiSiPS)、超高镍三元材料、富锂锰基、硅基负极、锂金属负极等的应用;设备领域固态电池通常采用叠片工艺,后续产能建设有望带来大量叠片机的需求。(2)钠离子电池:碳酸锂等降价导致钠电发展短期受阻,但长期来看凭借更低成本、更优异的低温和安全性能,钠电仍具备发展潜力。当前头部企业以低温场景下的刚性需求作为突破口推出相关产品,有望加速钠电推广应用,未来或将替代部分磷酸铁锂电池的份额。预计203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钠电需求将达到82GWh,约占国内动力电池需求的8%,2025-2030年复合增速96%。行业参与者中,传统锂电产业链企业在电芯、正极、隔膜、电解液环节更具优势;钠电正负极都可以采用铝箔作为集流体,铝箔企业将受益;钠电与锂电在负极环节存在差异,当前钠电负极尚不成熟,初创企业也存在机会。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转 载 声 明

转载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 务 支 持 人 员

对集团外客户

李 璐 琳

13262986013

liliulin@cib.com.cn

对集团内用户

汤    灏

13501713255

tanghao@cib.com.cn


免 责 声 明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简称“兴业研究公司”)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并以合法渠道获得,但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自认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赖。


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对于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相关研判是基于研究员本人的知识和倾向所做出的,应视为研究员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所在机构。我司可根据客观情况或不同数据来源或分析而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不一致或表达不同观点的报告。研究员本人自认为秉承了客观中立立场,但对报告中的相关信息表达与我司业务利益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不做任何保证,相关风险务请报告阅读者独立做出评估,我司和研究员本人不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能作为任何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我司未采取行动以确保此报告中所指的信息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或任何的个体,我司也不推荐基于本报告采取任何行动。


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该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和研究员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除非是已被公开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则,均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行为。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我司对于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兴业研究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6月成立于上海,为兴业银行成员机构,是国内首家银行系独立法人研究公司,布局“战略研究、市场研究、行业研究”三大研究板块,围绕宏观市场、绿色金融、金融行业、外汇商品、固定收益、细分行业等领域开展专业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