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食物可用作不同族群的重要標誌。通過比較主糧、米飯和粥,可以探究廣東人和福建人的族群差異。例如,Guldin指出,福建婦女通常只吃菠菜、花生、粥(米粥),以及福建最貧困者常吃的蕃薯和鹹瓜。
即使在香港,家庭能夠負擔得起,老年婦女也會喜歡吃這些食物。這些年長的福建人堅信福建菜是最好的菜系,而粵菜只排在第三位……傳統的福建人每天吃三頓粥的習俗,正在屈服於廣東人對米飯的偏愛,尤其是在午餐時間,因為經常買不到粥。
這反映了香港飲食方式的多樣性和不斷變化的方面,粵菜是主流菜系,而自1950年代以來,非廣東移民也帶來了各種地方菜系。Guldin研究由福建人佔據的北角社區,指出廣東人和福建人之間的另一個區別,是他們「飲茶」的頻率。
飲茶的字面意思是喝茶,是一種以點心或各種小食為主要特徵的粵式早餐。這種飲食方式源自廣州。顧客大多是從商者,其主要目的是社交,而不是單純為了充飢。
飲茶於二十世紀初傳入香港,起初並沒有廣泛流行。在戰後時代,特別是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當中國內地難民湧入香港時,飲茶主要是單身男性的活動。
他們以飲早茶作社交聚會,或交流有關求職和養鳥的技巧。那時候男人們會攜帶放在竹製小籠子的鳥,跟其他顧客聊天。這就是香港茶樓或茶室的背景,但大多數已於1990年代關閉。
茶樓與我們現在去的酒樓或大酒樓不同。首先,酒樓及大酒樓通常規模較大,位處擁擠或繁忙的地區,其中部分甚至是連鎖店,如美心、寶湖海鮮酒家和漢寶,有些提供婚宴及生日宴服務,最多可容納100桌。其他餐廳還提供娛樂活動,被稱為酒樓夜總會。
今日,飲茶已經從男人的社交場所,演變為全家人的聚會場所。由於茶樓足夠靈活,可容納不同數量、花費不同時間的顧客,飲茶方便聚集可能在香港不同地區生活和工作的家庭成員,從而強化家庭的制度。飲茶在功能上的變化反映了香港社會一整代早期移民完全本土化的過程。
值得留意的另一點是飲茶菜單的變化。飲茶時可以吃到的大部分食物,最初都是街頭食品。這類食品本來是在街上烹調和食用的,而非在餐廳裡。
例如煎腸粉、炸兩、煎釀三寶、魚蛋豬皮、咖哩魷魚、豆沙糖水、豆腐花等,本來都是在街頭出售的小食,但後來成了茶樓的熱門菜式。這反映出香港社會一個有趣的潛在結構變化。
也就是說,下層勞動階級的向上流動性相當大,他們在幾十年內就達到了所謂的中產階級地位。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人們選擇的食物揭示了以下事實:即使人們的口味從街頭轉移到餐廳,食物的內容也可能根本沒有區別。
與飲茶相比,另一種獨特的港式飲食場所是茶餐廳,這是香港東西方特色兼備的典型例子。茶餐廳是兼售西餐和中餐的小型餐廳。它們遍布香港的每一區,並以提供各種廉宜快捷的食品而聞名。
茶餐廳不僅是香港作為文化大熔爐的典型代表,還出產具有香港特色的食品,強化了香港的獨特身份,顯示其既不屬於中國文化,也不屬於英國文化。
諸如「薑汁煲可樂」和「鴛鴦」等飲品,前者是治療感冒和流感的特別組合,而後者則是咖啡、茶和牛奶的混合物,兩者都是香港中西特色交融的好例子。
早餐吃的「多士」(烤麵包)配煎蛋、粥和麵、叉燒或燒鴨飯,以及烘焙食品等,構成了茶餐廳供應的獨特食品組合。大多數茶餐廳都是獨立的,規模很小,但最近出現了更多連鎖店,擁有自己的利基市場。
從茶餐廳所供應的飲品和食品中,人們可以看到東西方飲食的在地化,也就是拒絕兩種文化的正宗食品和飲品,而傾向於新式的、獨特的香港風味。換言之,當人們開始將香港視為國際大都市時,如何將西餐本地化一直是個問題。
例如,最受歡迎的香港早餐套餐,可以是炒麵配粥或香腸配炒蛋,也可以是叉燒湯意粉、火腿通粉,或午餐肉煎蛋公仔麵(或稱餐蛋麵)。我們可能無法得知社會上每種混合食品的起源;然而,從宏觀角度來看,我認為西方飲食方式的出現有三個重要趨勢。
近十年來,由於非廣東及內地顧客增多,一些連鎖茶餐廳的午餐及一般時段會供應著名的地方辛辣菜式,如水煮魚、辣子雞、酸菜魚等。除此以外,還提供日式鰻魚飯、台式肉燥飯和全日英式或歐陸式早餐。因此,菜單上的這些變化,毫無疑問顯示了香港茶餐廳的靈活性。
推薦閱讀
《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
作者:張展鴻
譯者:譚宗穎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掃碼了解詳情
文章轉載自《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獲三聯書店(香港)授權使用,標題為編輯所擬。
(本文圖片來自Unsplash)
來都來了,點個「在看」吧~
橙子君拍了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