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2.23平米的香港公屋,幾代人的安樂窩

民生   2024-11-08 10:04   中国香港  


香港寸金尺土,房價之高,在全球都是「赫赫有名」的。


市民不但住得貴,還住得小。


根據特區政府於2021年的公布,香港人人均居所樓面面積為16平方米,落後全球先進城市,不僅只達紐約的三分之一,更敗給住宅出名狹小的東京;


另外全港逾二十萬「劏房」戶居住面積只有6.6平方米,比赤柱監獄「水飯房」單人囚室的8平方米更細小。


事實上,這已經是多年以來,香港政府努力解決市民住屋需求後的結果。


1954年,即七十年前,為應付石峽尾火災上萬名災民的安置,以及長遠解決當年惡劣的居住環境及房屋短缺問題,政府建成了第一批徙置大廈,正式拉開了漫長的公營房屋計劃的序幕。




人均面積2.23平米的一型徙廈





在香港,後來耳熟能詳的「徙廈」,它的草圖最早出現在1954年1月14日由佐治諾頓給工務局局長的備忘錄中。



第一型徙置大廈主要是一個「工」字型的設計,亦有少數因應地形需要而設計成了「一」字型。


「工」字型大廈樓高六層,每層共有64個單位,每兩個單位背靠背地分排於兩翼,四周有陽台走廊圍繞,以作通道進出單位。


「工」字型中間連接前後兩翼的部分會被用作公共用途,包括有男、女各三個廁格的公共廁所和男、女各七格的洗澡間。


可是,洗澡間是沒有水龍頭的,生活用水是要靠每層的兩個洗濯間各設一個的公共自來水喉。而大廈的四角都有樓梯可供上落。


單位面積是統一的12呎x10呎(3.68米x3.05米),即120平方呎(11.15平米)。


規定分配給五個人居住,如果家中人數少於五人,便得與其他家庭共住,10歲以下小孩當半個成年人計算,也即是說每人的平均面積為24平方呎(2.23平米)。


陽台走廊的「廚房」(攝於2023年的美荷樓生活館展品)


單位內沒有廚房,煮食可在陽台走廊進行,但所有煮食爐具必須在煮食後放回家中,甚為不便。


數年後,政府才容許在每個單位前的部分走廊安裝一個不大於4呎6吋(1.38米)長、18吋(0.46米)闊、4呎(1.22米)高的櫃,用於儲藏煮食爐具,櫃面則可放爐灶煮食。




充滿智慧的「蜂窩孔」間隔牆





單位室內裝飾簡陋,房間以清水混凝土為主,陽台走廊則刷水泥塗料或俗稱的「雪花英泥」。


結構以混凝土為主力牆,單位間隔用預製混凝土磚,而在前後兩個背靠背單位的共用牆壁頂部的兩行磚位置,更是神來之筆──設計師把部分磚塊給掏空了,變成蜂窩孔般,便於通風。


由於大部分家庭都會把門窗打開,這樣一來,新鮮空氣便可以從一邊的陽台走廊經這些中間間牆的蜂窩孔,吹到背後的單位,另一邊的風也可以經背後的單位,通過中間的蜂窩孔吹進前面的單位內,造成永久的對流通風。


中間間牆近天花板的蜂窩孔狀磚可以用作通風(攝於2006年石硤尾邨的一個單位)


在設計之初,已經考慮到將來如果情況許可,前後兩個背靠背單位中間的這面蜂窩孔間牆可以拆掉,這樣便能將原來120平方呎的單位擴大到240平方呎(22.3平米),然後封閉一邊的陽台走廊,把它改造成廁所,廚房則放到另一邊近陽台走廊大門入口的地方,這樣便可以成為一個自帶廚、廁的獨立單位。




世界獨一無二的「天台小學」





在第一型徙置大廈的規劃裡,大廈地下可以用作住宅單位,也可以作為其他民生必需的商業用途,如商店、士多、肉食公司、菜市場等;


或者是小型製造工場,如成衣加工、木屐製作、小型玩具廠等;有些甚至可以用作酒樓、冰室或學校等。


徙置大廈地下用作民生必需的商業用途,如商店、士多、肉食公司、菜市場等。(攝於2003年的石硤尾邨)


大廈屋頂俗稱天台的一層,更可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天台小學」。


這些小學在貼近樓梯處添加能避雨遮陽的蓋,把這部分的天台變成有如室內的班房,其餘露天部分便可用作操場。


在實際操作時,露天部分也會變成課室,下雨時,同學老師便需要儘快合力把書桌、椅子拉到有蓋的地方暫存,等待雨過天晴。


佐敦谷徙置大廈的屋頂用作天台學校(攝於1984 年的佐敦谷邨)


直到1973年,全港共有173所這樣的「天台小學」。


這些學校設備雖然簡陋,但在1978年實施九年免費教育前,畢竟能為一般勞工家庭的子女提供學習機會,好讓他們透過教育在社會中實現向上流動,減少跨代貧窮。




低於標準的安樂窩





值得一提的是,當政府決定使用公帑為市民興建這些徙置大廈時,政府是明白即使在當時的條例下,這些多層徙置大廈都是低於標準的。


當時的條例要求每人的居住面積應為35平方呎(3.25平方米),然而,在這些徙置大廈裏,人均面積只得24平方呎(2.23平方米)。


為什麼政府和市政局會決定大規模建造這種「低於標準」的徙置大廈呢?


政府在報告中有以下解釋:


1.這些徙置大廈將為工人們帶來戰後第一次可以防火及防風雨的住所,而租金方面,就他們的收入而言,還是在負擔能力以內的;


2.累計租金可以償還部分從公帑中撥付的建築成本;


3.每對背靠背的房間,將來可以打通,改造成一套自帶廚、廁的獨立單位。


存在即合理,可見在社會資源貧乏的五六十年代,一型徙廈已經是政府能為市民提供的條件較好的居住空間了。


從1954年開始至1961年興建最後一座第一型徙置大廈為止,政府總共落成了146幢同款的大廈,為超過303,000人提供了住房。


1985年,最後一個在觀塘翠屏邨的第一型徙置大廈被清拆重建後,唯一保存下來的第一型徙置大廈,是石硤尾邨的美荷樓(即第41座),現已活化成為青年旅舍,是香港文青的假日好去處。


推薦閱讀



《香港公屋設計變奏曲》


作者:衞翠芷


出版社:非凡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掃碼了解詳情


本文轉載自香港中華書局微信公眾號,獲香港中華授權使用。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為〈香港公屋建築背後的故事│雖然只有2.23平米,但仍然是安樂窩〉。










(本文圖片來自非凡出版及Wikimedia Commons














往期精選 點擊閱讀↓↓↓

騙子冒充旅行社發布虛假廣告!三個方法避免上當

一次看完「故宮館藏X香港非遺」,還有20多個活動等你來體驗!

60年歷史的彩虹邨要重建了!居民不捨:這裡什麼回憶都有…

入境處官宣!又一國際巨星移民香港

更多香港資訊,盡在橙新聞


來都來了,點個「在看」吧~



 橙子君拍了拍你


邀你點擊閱讀原文來b站一起玩

橙新聞
时事解读、人物专访、港味文化... 这里的文字让你更懂香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