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賞中國古書畫?故宮文化專家教你這樣看!

民生   2024-11-08 18:06   中国香港  



2024年11月2日,第25屆深圳讀書月系列活動「故宮館藏×香港非遺」焦點展覽於深圳深業上城開幕。在展覽中,來自香港的50件非遺作品,亦從展覽陳列與創作的角度,呼應著「故宮文創·香港空間」借出的逾10件精品書畫。


現場展出《五牛圖》(複製品)


現場觀眾可一睹中國現存最早用紙作畫的作品——唐代畫家韓滉的《五牛圖》,宋徽宗趙佶的《聽琴圖》,米芾長子「小米」米友仁的山水畫代表作《瀟湘奇觀圖》,「元四家」之一黃公望的淺绛山水畫代表作《天池石壁圖》,還有「明四家」之二唐寅與仇英的傳世佳作。


細賞精品書畫中的山、水、人之時,還可以更具體地了解中國古典繪畫技巧,體悟古代文人的心境與志趣。


11月3日下午,「故宮館藏×香港非遺」焦點展覽舉行「走進中國古書畫」主題講座,故宮宣教部公開課專家講師賀原通過條理清晰的思維導圖,向觀眾介紹中國繪畫在色彩、載體上的演變,以及不同類型的繪畫的特點,還分享名畫背後的故事。


賀原


除了是故宮文化專家,賀原更是故宮出版社暢銷書《一目了然古陶瓷》的作者。


是次講座中,她用簡明易懂的形容,風趣幽默的生動描述,引領觀眾走入欣賞中國繪畫的大門,輕鬆把握欣賞中國畫的密碼。


賀原介紹道:「畫是有兩個段位的,一個是在不認識字的情況下有畫,比如敦煌壁畫的出現就是因為有很多供養者。它是一種精神寄託 這是很高段位的畫。另一個是因為貧困的人沒有機會去學習認字,就通過畫來傳導統治者、學問家的文化理念、道德觀念。」在賀原看來,「畫」是一個沒有語言界限,更沒有國界的存在。


賀原介紹不同的繪畫載體。


講座上,賀原向觀眾介紹繪畫載體從岩壁、陶器、瓷器等固定物件,到帛、紙、卷軸等可移動易攜帶物件的轉變。隨後,她還介紹了繪畫色彩形式的發展。


繪畫由敦煌壁畫式用礦物顏料繪製的工筆重彩人物畫,逐漸演變為水墨畫,後發展出以張大千的《長江萬里圖》為代表的潑墨重彩寫意畫。


除色彩外,亦有人會通過寫字題詩的方式裝點畫作,這便出現了詩書畫。吳昌碩的《案上清供》中可看到彩墨、題款、鈴印,可謂是集詩書畫印於一身。


賀原將中國繪畫分為宮廷畫、民間畫、文人畫三類。她在介紹宮廷畫時,以朝代為節點為觀眾梳理的宮廷畫的歷史脈絡和繪畫題材,說明從漢代到清代的宮廷畫代表作。


賀原解讀郎世寧繪畫的特點。


宮廷畫在清代進入鼎盛時期,其中來自意大利的郎世寧在清代繪製的一系列宮廷畫最為特別,儘管部分畫作不允署名,仍能鮮明辨析出郎世寧的風格特色:「郎世寧的畫是一種『新體繪畫』,他用西方的油畫方式作畫,但使用的紙、筆、墨都是中國的。」


朱耷《魚石圖》(局部)


比起有固定的繪畫要求的宮廷畫,民間文人畫便肆意灑脫許多,不少文人墨客藉畫來表達自己的心情。賀原繼續以朝代為節點介紹文人畫發展演變的脈絡,以及文人畫的基本特徵,指出趙孟頫的自畫像和朱耷的《魚石圖》就是非常典型的文人畫。


此外,賀原還向觀眾講述了《千里江山圖》備受矚目的創作故事與跌宕起伏的收藏經歷,輾轉多處後才終於來到故宮博物院。


她說,「賞畫爭取看原作。」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採用「高遠、深遠、平遠」的「三遠」構圖法,以石青、石綠等礦物質為主要顏料,畫作設計鋪排頗有講究,充滿細節,絕對值得細細品味。


賀原介紹故宮博物院館藏。


講座的最後,賀原向觀眾科普欣賞中國古書畫的不同維度——朝代、載體、書法、作者、繪畫分類、評價影響等,以及介紹故宮博物院的館藏珍貴文物。


透過是次講座活動,觀眾既了解了中國繪畫的發展歷程,又看到畫作的多元性,進一步認識華麗的宮廷畫,樸實的民間畫,以及文人畫抒發理想的義氣和傲骨的文人畫,不少觀眾都表示受益匪淺。



橙子君溫馨提示:是次講座屬「故宮館藏 × 香港非遺」展覽系列活動之一,活動以外,展覽展出逾10幀故宮精品畫作,以及近50件香港非遺精品,供公眾免費欣賞。





更多關於「故宮館藏×香港非遺」展覽及書展、「悅讀香港·好書巡禮」、「香港參與第二十五屆深圳讀書月」相關活動的最新資訊,「悅讀香港」的小紅書及微博上全都有!快來一起玩吧~





(本文圖片來自橙新聞、微博、小紅書及網絡














往期精選 點擊閱讀↓↓↓

騙子冒充旅行社發布虛假廣告!三個方法避免上當

一次看完「故宮館藏X香港非遺」,還有20多個活動等你來體驗!

60年歷史的彩虹邨要重建了!居民不捨:這裡什麼回憶都有…

入境處官宣!又一國際巨星移民香港

更多香港資訊,盡在橙新聞


來都來了,點個「在看」吧~



 橙子君拍了拍你


邀你點擊閱讀原文來b站一起玩

橙新聞
时事解读、人物专访、港味文化... 这里的文字让你更懂香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