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
小寒连大吕
✦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第二十三个节气,冬季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1月5日或6日。古人认为,小寒时节,天气寒冷,但还没冷到极点,故曰“小寒”。对这一节气的名由,《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少,故云,月半则大矣。”它与大寒、大暑、小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
古人把小寒分为三候:
一候雁北乡;
二候鹊始巢;
三候雉始鸲。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高柄豆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
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
✦
文物故事
✦
2016M1是一座大型贵族墓葬,出土青铜礼乐器33件。其中有铜高柄盖豆2件,形制相同。据考古报告,其中一件,口径 18.9、腹深 9、圈足径 12.3、通高 27.9厘米;另一件,口径 18.9、腹深 9、圈足径 12.5、通高27.8 厘米。盖似覆盘,由互相缠绕的蟠蛇组成环形花朵状捉手,腹较浅。镂空高柄,喇叭形底座,矮圈足。捉手内外两层各有32根立柱环绕成圆形。内层 16 根立柱柱头各有一蛇头,与柱头接蛇尾的立柱相间排列;外层柱头16个蛇头回望,蛇身屈曲连接内层16根立柱;底层有15个蛇头,蛇身之间互相纠结缠绕。底层另加一周铜圈,起加固作用。盖上有两周凸弦纹,盖沿对称分布4个兽头卡牙。口沿下有二周凸弦纹,高柄系三条盘旋而上的龙,承接豆盘,龙躯体上饰鳞纹、三角纹。
✦
寓教于乐
✦
商周时期,青铜器豆作为重要的礼器与食器,其形态从简朴到繁复,从单一到多样,无不彰显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审美追求。小寒时节,山西考古博物馆特举办“制作青铜豆冰箱贴”社教活动,让青少年们用自己的灵巧双手,用独属于自己的工艺,将2000多年前的青铜器豆巧妙转化为冰箱贴,呈现出别样的韵味,让古物在新时代绽放光彩。通过动手制作,古代的青铜器豆再现于现代家居之中,是古代饮食文化与礼仪制度的现代化表达。这些冰箱贴,不仅承载着对古代青铜器豆的敬仰与传承,更是古今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生动例证。
社教组 成建梅老师
编者按
2016年11月30日,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评审,正式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最早见于西汉初期成书的《淮南子》,到了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中,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定为历法。在历史演变发展中,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天文、气象、历法、物候、农事、养生等远古人民的智慧,偶然也会在文物中窥见端倪。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本次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教育和研究(Museums, Education, and Research)”。自2007年博物馆定义的改变,将教育作为博物馆第一功能,博物馆教育研究更加引人关注。
因此,2024甲辰年,山西考古博物馆把二十四节气、考古出土文物和博物馆教育融合,以线上科普文章和线下社教活动为传播形式,解读文物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阐释二十四节气所凝结的中国古人智慧,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让文物活起来。
往期回顾
博物馆教育·立春 |近水游鱼迸冰出——夏县崔家河史前彩陶鱼纹盆
博物馆教育·雨水 |平田已见龙——山西侯马西高东周祭祀遗址龙形玉佩
博物馆教育·惊蛰 |一声大震龙蛇起——山西襄汾陶寺北春秋青铜蟠龙建鼓座
博物馆教育·春分 |川上良人放纸鸢——山西侯马虒祁北魏龙柄鸡首壶
博物馆教育·清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燕侯旨卣
博物馆教育·谷雨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山西河津固镇瓷窑址金代白地填黑缠枝牡丹纹八角枕
博物馆教育·立夏 |满架蔷薇一院香——山西省方山县新石器时代勾叶圆点纹彩陶盆
博物馆教育·小满 |一声戴胜蚕眠后——山西闻喜上郭邱家庄遗址仰韶晚期石雕蚕蛹
博物馆教育·芒种 |鴳鸟往来声——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西周玉鸟饰
博物馆教育·夏至 |今日一阴生——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西周玉鹿饰
博物馆教育·小暑 |鸟语竹阴密——山西临汾翼城大河口墓地西周玉柄形器
博物馆教育·大暑 |清樽独未空——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春秋铜鉴
博物馆教育·立秋 |新蝉三两声——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两周玉蝉
博物馆教育·处暑 |气收禾黍熟——山西侯马西高东周祭祀遗址龙形玉佩
博物馆教育·白露 | 白露燕归又来雁——山西灵石旌介村商墓青玉燕
博物馆教育· 秋分 | 秋日平分气转清——山西运城董家营西汉墓墨书题铭陶罐
博物馆教育• 寒露 | 溽彩寒露浓——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东周夺簋
博物馆教育• 霜降 | 空天万里霜——山西兴县西磁窑沟瓷窑址北宋“柿色彩”盆
博物馆教育• 立冬 | 醉看墨花月白——山西离石后石墓商代扇贝
博物馆教育• 小雪 | 横琴对渌醑——山西闻喜酒务头墓地商代青铜罍
博物馆教育• 大雪 | 黄钟随气改——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云纹铜甬钟
博物馆教育• 冬至 | 小帘沽酒看梅花——山西太原开化村北齐赵信墓击鼓陶俑
✦
文 | 马煜娟
图 |王乐、李铭超
责编 | 静 静
初审 | 马煜娟
终审 | 郑 媛
考古汇
山西考古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