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
国家文物局发布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聚焦夏商周大型都邑遗址的新发现
和最新研究成果
为探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珍贵研究资料
河南省洛阳市二里头遗址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
山西省昔阳县钟村墓地
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
是本次聚焦的重点
山西省昔阳县钟村墓地的发现
为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
政治格局开辟了怎样的考古视角?
让我们窥探一二
山西省昔阳县钟村墓地
墓地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城钟村社区,地处太行山西麓东高西低的丘陵台地上。该墓地是昔阳“考古前置”工作中的重要发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墓地开展了科学考古发掘工作。
5座夏商之际的高等级墓葬是本次发掘的重要收获,墓葬集中分布,排列有序。墓葬形制均为近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室面积达18至46平方米。葬具均为多重棺椁,有两椁三棺、一椁两棺和一椁一棺三类。流行以男性墓主为核心的多人葬。出土随葬品有陶器、漆器、绿松石器等,器类组合有管流爵、斝、觚、罐等,不见青铜器。个别墓葬有绿松石牌饰及绿松石耳饰。
以等级最高的M10为例。墓室西南角、东北角有台阶状步道通至下方熟土二层台。二层台上东、西、南部皆有火烧后黑色灰痕。墓室北壁设壁龛,龛内殉男性人骨一具,仰身直肢,头向东,无随葬品。
M10
墓室二层台内有石块构筑的大型石椁,石椁内侧为木椁,木椁内放置三个半剖的原木棺。棺内各放置一人,均为仰身直肢,头向东。男性墓主人居中,身体涂朱,头顶覆有扇贝,右侧股骨下随葬绿松石嵌片牌饰;陪葬女性位于两侧,身体涂朱较薄,无随葬品。椁室内北侧置长方器物箱,随葬有漆木器、陶斝和陶罐。
陶斝、陶爵
发掘期间,围绕墓葬年代、人群来源、亲缘关系、文化交流等问题,我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开展了多学科合作。初步可知该墓地是一个以父系为本的家族墓地,人群来源主要是本地居民。绿松石成分及矿源研究表明,钟村墓地绿松石制品矿源指向与二里头矿料来源相同的东秦岭地区。
结合墓地出土的陶管流爵、斝等器物及M8测年结果综合判断,墓地年代约在夏商之际。M10是该时期单体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墓葬,表明在山西东部太行山区域存在一个高等级权力文化族群。
钟村墓地是目前夏商之际黄土高原东部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墓地。近方形的墓圹、流行多人葬、器物箱放置随葬品、半剖原木为葬具及男性墓主头覆扇贝等葬俗显示出浓郁的地方特点。同时还受到二里头文化、下七垣文化等的影响,显示出多元汇聚的文化面貌,填补了太行山西麓夏商考古的空白,更丰富了人们对夏商时期古代中国的认识,为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开辟了新的考古视角。
1
END
1
图文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责编 | 静 静
初审 | 曹 俊
终审 | 刘 岩
考古汇
山西考古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