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坚持法治引领推动新时代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   2024-12-03 09:40   山西  

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文物保护法》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此次《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将我国文物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上升为法律,为新时代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科学高效开展考古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发布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动员,各部门立足岗位实际就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展开了热烈研讨。




综合办公室



中国考古学走过百年历程,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火化了历史场景,依照《文物保护法》框架体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此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律框架和明确的行动指南,为新时代开展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作为省级考古科研机构,我们要发挥好山西文物资源优势,充分认识文物保护法修订出台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锚定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目标,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考古工作规程,落实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坚持法治引领,协同各部门力量,确保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推动新时代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力资源部



新文物保护法强调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这不仅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也为人事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在人事管理中,我们必须要把“吸引人才、吸引高端人才”放在首位,要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通过不断争取积极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政策,激发人才的潜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保护”“挖掘”“利用”等工作中发挥最大价值,为“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夯实人才基础。 





资产财务部



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民族记忆,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为进一步推动文物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赓续中华文脉、建设文化强国奠定了法治基础。保护文物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责任。我们将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投身文物保护与传承的伟大事业,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科研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部)



202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集体结晶,集中体现了文化遗产系统性和整体性保护的新时代需求。该法进一步确立了“先考古、后出让”的法治保障。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做好我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四点要求中强调“要制定‘先考古、后出让’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对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使用。”此后,考古前置在全国各省市纷纷铺开,各地结合现状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大量经验。山西作为全国较早探索考古前置的省份,要充分利用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 保证考古前置工作持续良性发展,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积极落实全国文物保护新要求。






藏品研究部



文物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新版文物法由原来的80增加为101,增加21条。增项条款有新的理念和内容,也有对过去内容的强化或明确,这是我们考古及文物保护工作的风向标。我们要不断学习领悟,理解文物工作在当前大局中的价值和意义,提高政治站位,激发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以当前文物资源管理要求为方向,以藏品管理新标准为目标,逐步解决藏品方面的遗留问题和不足环节,提升藏品账务、实物、程序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建立现代高效的管理规范和体系。紧紧围绕我院发布的《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创建指南》,扎实做好藏品的基础支撑工作,在藏品研究、文物阐释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增强业绩能力和成果产出。






古人类研究所



此次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适应了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工作的需求。明确规定了文物的定义,包括古人类学习研究中的旧石器遗址、化石等不可移动文物,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研究环境。该法进一步完善了文物保护的各项制度,明确了各方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加大了对文物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律保障。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更彰显了守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坚定决心。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我们要深入研究法律条文,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平衡好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的关系。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机构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文物保护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华夏文明研究所



文物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鲜明强调“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进一步完善了文物保护制度体系,为建设文化强国健全了制度基础。作为考古工作者,我们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既要做好考古发掘与研究保护工作,又要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在赓续历史文脉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夏商文明研究所



《文物保护法》始终如一地为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及文物考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此次修订新增了不少条款,用语更加科学规范,强调文物保护与利用并重、强化政府责任与监管、完善文物保护制度、积极鼓励社会参与。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强调了地方行政和文物部门在监管与保护文物方面的职责,明确基本建设必须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对于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新法也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以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保护。对于田野考古工作者而言,新版文物保护法的出台无疑是紧跟新时代文物保护要求的积极体现,在内容上更加科学合理,为我们在一线考古工作中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后盾。






晋文化研究所



本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立了新时代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意义重大。多处对文物有效利用和价值挖掘阐释做出明确规定,这是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的重要内容。作为新时代一线考古工作者,我们担负着新的文化使命,更要主动学、认真学,学原文、悟原理,用以指导实际工作,依法推动考古工作规范发展。不断提高文物考古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同时还将积极探索创新文物保护、利用、阐释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实现在变革洪流中的山西考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民族融合研究所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健全完善了文物保护相关制度机制,加强文物保护和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为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作为省级文物考古工作单位的业务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记领袖嘱托,按照新修订《文物保护法》要求,结合本部门、各研究人员研究方向,指定完善、科学、可持续的考古工作。立足山西,放眼全国,拓展交流合作,在方寸之间彰显学术水平,用长远发展的眼光,锚定目标,持之以恒。科学规划,发挥团队作战优势,建立大发展格局,做好民族融合考古研究,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有关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将我们党对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了“文物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体现了党对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面统筹。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是党中央对守护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擘画,为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科技赋能是对科技考古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挖掘价值是推动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基础,也是新时代对文物工作的更高要求。只有不断加强科技考古能力建设,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深刻内涵和背后故事,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讲好中国故事。





公众考古部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文物保护单位及个人在文物保护中的法律责任,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作为公众考古部门,我们需不断提升自身法律意识,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在法律框架内开展。新法特别提到要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包括志愿者活动、教育普及等,这为我们公众考古部门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增强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是提升文物保护成效的关键。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原则,不断探索和实践,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陈列展览部



在陈列展览工作中,我们应认识到自身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肩负着特殊的责任。我们不仅要遵守法律规定保护文物,还要通过展览等形式向公众传播文物保护的理念。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规定国家加强文物保护信息化建设,推进文物资源数字化采集和展示利用。这就对博物馆的展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依托丰富馆藏文物资源,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策划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展览,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以及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等措施,不断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侯马工作站



此次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是自1982年颁布施行以来的第二次修订,顺应了新时代文物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该法明确了文物工作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文物保护事业要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并对文物分类、文物保护单位的认定与管理、考古前置、人才培养、社会参与、国际合作、处罚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新的修订。我们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做好考古前置工作,积极整理考古发掘资料,宣传文物保护理念,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做出更大贡献。






安全保障部(文庙保管部)



《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出台将有助于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次文物保护法的重新修订为我们提供了更完善的基本框架和具体要求,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法治保障。文物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要不断加强文物保护法的学习与贯彻落实,切实保护好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END




图文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责编 | 静   静

初审 | 孙晓洁

终审 | 郑   媛

考古汇

山西考古博物馆

考古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创办的考古汇平台;面向公众传播考古知识,传承历史文化,保护文化遗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