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旭来街街道尹村西北约50米的云中河北岸台地上,该遗址南临云中河,北倚金银山。东南邻近尹村居民区,西北侧临近胡家垴流经岩口村注入云中河的季节河。该遗址是忻州地区重要的龙山至夏商时期遗址之一。
2021年尹村遗址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忻州市文物与考古研究所、忻府区文化旅游局共同发掘,遗址共布5×5米探方25个,发掘面积约725平方米;遗址共发掘灰坑42座,墓葬8座。2022年尹村遗址共布5×5米探方20个,发掘面积500平方米;遗址共发掘灰坑26个,陶窑3座,瓮棺葬2座,以及墓葬1座。2023年尹村遗址共布5×5米探方20个,发掘面积517.5平方米;遗址共发掘灰坑26个,陶窑1座,水沟2处,壕沟1处,墓葬9座,房址1座。
2024年3月16日至28日对2023年尹村遗址发掘所发现的G3(环壕)在遗址区的延伸范围和2024年尹村遗址发掘选点进行勘探工作,勘探面积共约8800平方米。6月底进驻尹村,于7月1日组织当地民工将临时征用土地进行清表,并布置发掘现场;7月3日用RTK布方,7月6日正式开始发掘探方,至11月中旬田野发掘工作基本完成。
2024年发掘区(上为北)
本次发掘共布5×5米南北向探方15个,编号T0101-T0501、T0102-T0502、T0103-T0503,发掘面积共379平方米,发掘深度平均1.6米。共发掘清理遗迹53处,其中形制不同的灰坑44处,编号H1-H44;陶窑一座,编号Y1;近现代沟一条,编号G1;战国时期竖穴土坑墓葬7座,编号M1-M7。各遗迹内小件器物共315件,其中石器118件,骨器94件,小件陶器84件,蚌器15件,瓷器1件,铜器3件。墓葬出土组合陶器19件(套)。
2024XYⅣY1骨纺轮
2024XYⅣH16卜骨
2024XYⅣH16陶铃
虽然2024年度尹村遗址发掘面积只有379平方米,但仍取得了不少收获。本次发掘区内耕、扰土层虽然较薄,在0.18-0.42米,但是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平田整地活动和近年来各类农机的深犁作业,对扰土层及之下的遗迹现象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遗迹全部开口在②层下,主要的发现为夏代大型取土坑H16和“窑箅式升焰窑”的Y1。它为认识研究尹村遗址的不同时代的遗址的功能分区和夏商文化更迭提供详实材料。H16内包含物丰富,从目前初步整理的情况看,时代为夏代中晚期。尹村遗址2024Y1这种“窑箅式升焰窑”在山西地区类似的窑址最多也见于二里头以外的晋南地区,如垣曲商城中发掘的二里岗文化时期的窑箅式升焰窑Y6,而在郑州商城发掘的洛达庙类型的窑箅式升焰窑Y2也与尹村Y1多有相似;最特殊的是窑箅下面保留有较宽的窑柱,这种保留窑柱的特征在忻州游邀遗址龙山时期就已经存在,应该是晋中地区的传统样式。
2024年勘探遗址中环壕残存状况
2024遗址发掘过程中遗迹之间打破叠压关系
H43(仰韶晚期)
2024年发掘地点位于2021年南约50米处,发掘遗迹和遗物的时代集中在夏代晚期。主要遗物为有高领侈沿鬲、侈沿深腹盆、敛口斝、有隔甗、管流爵、剔刺纹大口尊、侈沿鼓腹罐等。
另外,在考古发掘中始终坚持多学科合作的理念,与山东大学等科研单位、院所开展环境考古、植物考古、碳十四测年等工作。目前鉴定工作同步开展,在2022年H1、H2中发现马骨,具体种类还在鉴定中。2023年山东大学还派员对遗址内的壕沟和陶窑进行采样,为考古发掘报告环境分析研究做准备。今年同样将提取人骨、动物骨骼送出检测,它将为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提供详细的人骨鉴定分析数据。
尹村遗址2024年发掘为研究忻定盆地夏商时期文化内涵与先商文化的来源及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执笔:王俊、郭银堂、席国斌
END
图文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责编 | 静 静
初审 | 王 俊
终审 | 郑 媛
考古汇
山西考古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