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7日,硅谷银行被《福布斯》评为最佳银行,三天后,3月10日,硅谷银行倒闭,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门(DFPI)宣布关闭硅谷银行。
硅谷银行倒闭可以认为是宏观环境变化、用户结构单一、风险管理不足、用户挤兑等等,其实所有这些原因归根到底,就一条:短债长投。
短债长投是根源
银行生意的本质就是吸收存款,然后用存款进行投资,赚利差。
若存款利率1%,投资回报利率4%,就有3%的利差可赚,存款规模越大,杠杆越高,赚钱越多。反之,若存款利率飙升,大于投资回报利率,那就得亏本。
亏都不是关键,不至于立马倒闭,真正导致银行存亡的,是流动性危机,也就是现金流断了,资产再多,无法变现。就跟人一样,再强壮的身体,十分钟不呼吸就可能当场挂掉。
2022年末,硅谷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简单来说,是这样的:
负债端:1955亿,其中,客户存款1730亿,其他短期借款136亿,长期借款54亿,其他35亿。
资产端:2118亿,其中,债券投资约1200亿,客户贷款约700亿,现金储备约138亿,其他约80亿。
股东权益:163亿。
2020年,硅谷银行的存款利率0.13%,长期债券收益率约1%,那么还能赚0.87%的利差。
对应其近2000亿的负债规模,利润能有17.4亿,而股东权益才163亿,净资产收益率能有10%以上,还不错。
到了2022年,市场利率飙升至4.5%~4.75%,而硅谷银行持有的债券,又大部分是低利率环境下购买的,收益率约1%,剩余期限长达十年的美国国债。
相当于借钱的成本变成了4.5%,去投资收益只有1%的债券。
而此时,由于市场利率大涨,大部分客户又倾向于把钱存到收益率更高的渠道。
2023年3月9日,一天的取款需求就有420亿,而此时硅谷银行账上只有138亿的现金储备,手里的资产大幅缩水,即便低价贱卖也来不及。
只有倒闭一条路。
短债长投,期限错配是根源,投资里一定要避免这样的局面。
但是呢,金融业里,短债长投确实是个两难的问题。
资金使用期限越短,利率越低,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必然是这样的。
本着赚利差的目的,用低利率资金,去投资高利率的资产,又是金融业赚钱的主要方式。
两者结合起来,短债长投看起来是个难以克制的诱惑,或者说,承担一定利率波动风险,博取更大收益的方式。
很多人在股市上,禁不住诱惑,把短期要用的钱,拿去投资股票这种长期才能靠谱赚钱的资产,道理也类似。
巴神旗下金融业务也要面对这样的难题,他是咋解决的呢?
伯克希尔的策略
伯克希尔旗下的子公司,克莱顿房屋,有一大部分业务是提供住房抵押贷款。
其运作方式本质上和硅谷银行类似,吸收存款,然后贷款给购房者,赚利差。
巴神说了,借入短期资金,并以固定利率长期借出,这是风险较高的行为。硅谷银行就栽在这种运作方式上。
为啥同样的搞法,面对市场利率波动,克莱顿房屋就没事?
主要是因为伯克希尔账面长期保留200亿以上的现金储备,2015年末甚至达到600亿以上。
大量现金储备的优势,就是能够抵消短期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
克莱顿房屋抵押贷款组合2015年末规模约130亿。
当时伯克希尔的现金短期利率在0.25%左右,而市场利率更是低至0.1%左右,而美国住房按揭利率在4%左右,跟硅谷银行2022年之前的情况差不多。
但是假设伯克希尔遇上同样的情况,短期利率飙升至4%,那么600亿的现金将产生24亿利息,即便克莱顿130亿抵押贷款的钱全是融资而来,也能轻松覆盖,并且还比低利率的情况下赚更多。
当然,伯克希尔这600亿现金储备,还要应对旗下保险业、铁路和能源业等的资金需求,并不完全是金融业的储备。
总的来说,伯克希尔旗下的金融业务,也存在短债长投的情况,而巴神的应对办法,就是保留足够的现金储备,抵消短期利率的变动影响。
牺牲一定的收益率,保证伯克希尔运营拥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再读巴神的启示
咱们做价值投资,如果不用杠杆,长期持股,那确实留够生活所需的情况下,不太需要像巴神这样,为应对利率波动而刻意留现金储备。
但是呢,再读巴神,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安全边际思想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买得够便宜,还体现在自己投资组合的韧性。
短期不可预测,巴神需要应对的是短期利率波动、保险赔付等不可知,而我们需要应对的,是短期的股价无序波动。
留部分现金储备(拥有外部现金流入可忽略),可以更好应对短期波动,好处有:
①短期跌幅超过预期,能买入更便宜的股权,提升长期收益率;
②留后手对自己是个保护,谨防自己估值错误,过于乐观,买太贵;
③持股心态更稳,跌的时候手里有现金,底气足,甚至心情愉悦;
④更好地应对意外;
⑤研究了其他好机会,手里还能有钱买,完全没钱,研究新公司缺少动力;
……(欢迎补充)
坏处:
①超长期来说,肯定比全仓买入收益率略低,前提是持仓收益率大于现金收益率;
②拿不住现金可能瞎买其他的,踩坑;
③大涨的时候,可能会感觉郁闷;
……(欢迎补充)
我的办法中庸一点。
持有现金,但不多,只要市场在低估区,现金仓位最多不超过两成,并且在我理想买点以下,跌得越多,现金越少,不排除极端价格下全仓;
同时,持有的现金部位,多研究套利等低风险的办法,尽量提升现金收益率。
最后,接受这种中庸办法拉低的收益率。
另外,我周记披露的持仓账户不含现金,这部分留在港股打新账户里了,比例很小,整体影响很小,暂时不打算披露。
<全文完>
如果您有A+B股证券开户需求,可点击链接:万0.85,国内一线券商A+B开户,亲测靠谱,或加微信rgyz-26。
进入本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订阅本公众号,消息会及时推送。喜欢这篇文章,请您点击右下角“点赞”和“在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