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在一档情感综艺的讨论中,这句话仿佛切中了许多网友的内心痛点。大家纷纷举出“我觉得是在为你好”的例子,认为这是一种有害无益的亲密关系,并且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对方只是不知道该怎样给予支持,他们只会用这种方式表达爱,不应该直接推开他们。
那么,这种“为你好”、“我觉得”的思维方式是怎么出现的?这场讨论有没有建设性的回答?
首先,以自我为中心、单向度地输出“爱和关心”,确实是许多矛盾与隔阂的根源。这种观念构造出“有付出就有回报”的理想模式,把付出在先视作道德优势,全然不顾对方的真实感受。电视剧《小欢喜》中,母亲宋倩一心希望女儿考上清华北大,辞去金牌物理老师的工作,全天候地照顾和辅导女儿。宋倩对女儿学习上的高要求,对她生活细节的严密管控和过度保护,却引发了乔英子的“窒息感”,产生了逃离母亲的念头。本来的善意,却在不对等的“单向期望”中变味,让“被期望者”挑上无形的道德重担。
进一步说,“事与愿违”的背后还存在更深层次的权力问题。通常来说,有机会说出“我觉得你应该”的人更多是权力的上位方,他们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控制手段。这些权力的差异可能源于家庭、教育、职场等多个层面的结构性不平等。在“为你好”的说辞下,权力的不对等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传递。然而人们已经认识到,权力关系中的“媳妇熬成婆”并不是解决之道。比如,早年中小学校流行的“给父母洗脚”,近年来已变成“服从训练”的代名词;恋爱中来自强势一方的贬低和胁迫,也被认清是“PUA”。发现并远离这种不对等的权力关系,才能更加平等、清醒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迈出改善关系的第一步。
最后,哪些“为你好”的人,他们真的得到了什么吗?或者说,他们本来就缺失了什么?其实,他们更可能是实际缺爱、内心不安的一方。在他们看似自洽的逻辑中,只有不断付出,别人才爱我。然而这种心态一方面长期忽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不断地讨好对方却收获寥寥。这种负向循环可能源自于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教育环境——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和认同感,从而导致了如何获得亲密关系的认知偏差。这种模式在心理学中被称为“依恋焦虑”,即个体因为害怕被遗弃而不断寻求他人的确认和保证。单靠这类人群的个人,是很难走出这种循环的。
所以,无论你是位于“为你好”的哪一方,都应该更加真诚地询问和倾听,获知对方真实需求和感受,同时反思自己的“爱”是否太过沉重。弗洛姆曾说,不成熟的爱是因为需要所以爱,成熟的爱是因为爱所以需要。“为你好”也许本意无恶,但也需要关系双方在实践中不断纠偏,共同成长,让爱产生真实的需要,并彼此满足。生活中不仅仅是“为你好”导致的无可奈何,还有很多值得会心一笑的相互尊重和包容。在《小欢喜》的结尾,乔英子选择了自己理想中的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最终也获得了母亲的理解和支持。祝每一个思考过“为你好”之困的人,都能拥有这样的结局。
(文/吴亦阳 复旦大学)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