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 张雨龙丨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国式感动”?

时事   2024-12-12 10:00   四川  

“孩子,我昨天为你的那件事,担心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从小到大,不知道有多少国人都听过类似来自家人的话,以至于有观点将其称之为“中国式感动”,虽未必全面但不无道理。实际上,大多数年轻人在听到“为了让你过得好,我都过得不好了”的逻辑后,心里并不会舒服,“担心的事还没解决,操心的人又多了一个”。也许正因如此,黄执中那句“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才会引发大家的共鸣而走红。

这种解构式的解读,自然有合理之处,它是对亲密关系的深刻反省。以爱之名的付出有时并不能真正让子女获益,反而会带来包袱、愧疚甚至负罪感,最终有可能发展成亲密关系中的隐形压迫。

但是,我又对这种纯粹的解构持怀疑态度。一方面,我担心这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式的批判,也许年纪渐长之后我又会有不同的心境;另一方面,解构追求的是亲密关系的理想图景,但现实又远比理想复杂得多。所以,凡此种种,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国式感动”?

我想,还是应该怀着陈寅恪所说的“同情之理解”的心态,去看待这份沉甸甸的“中国式感动”。大多时候,家长的“中国式感动”并不是为了让自己感动、让孩子感恩,我更愿意将之视为一种爱意的婉转表达。坦诚来说,在我们的传统家庭语境中,鲜有“我爱你”的直率表达,更多的是通过“我担心你”“我对你好”等委婉方式去传递那份深沉的爱。表达的不够直接,也就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误解。

也许有人会说,担心有用吗?诚然,多一个人担心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正是因为出于爱意,人才会去做无用之功。《红楼梦》中,林黛玉回江南为父亲送葬,贾宝玉不也惦记挂念、“怅怅不乐”。亲情爱情,一体两面,我们总不该一面称赞前者浪漫而另一面指摘后者添堵。

当然,尽管长辈们主观上是好的,但客观上也的确给年轻人造成了负担。所以,我也提倡年轻人以合适的理念方法,对长辈们展开反向教育。不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习惯,考虑到积习难改,反向教育未必能取得预期结果。更有效的方式莫过于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改变,做到大大方方、有爱直说。

这也许才是对待“中国式感动”的务实态度,跳脱出压迫剥削的解构视角,努力相互理解、彼此包容、共同改进。毕竟,今天的舆论场中已经充满了太多的分裂,本是充当“避风港”的家庭中,该尽量减少些非此即彼的对立。

(文/张雨龙 南京大学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

红星评论
观点有趣、行文至软、理性有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