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付出,依旧是在以自我为中心,是为了让己方拥有对方在做决策或判断时可以随意插手的权利,并被冠以一种道德高尚的优越感,但到头来只会让对方陷入无休止的道德内疚。
“为了你这个事我整宿睡不着”“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这样的内容在社交网络上随处可见,关于“愧疚式教育”“牺牲式爱情”的话题也层出不穷,其背后都拥有相同的底层逻辑:付出方从未真正设身处地为获益方考虑。
如果付出除了令自己感动、令对方不适以外别无它用,还要美其名曰这才是真正的爱情、亲情或是友情,那便将真正不带敌意、不谋利益的亲密关系中的付出,置于一种“烂好人”式的痴傻愚笨漩涡之中。心理学家阿隆认为,亲密关系中,个体会将对方视作自己的一部分,因而让对方获益便是让自己获益。但不论是父母的愧疚式教育,或是伴侣间的牺牲式付出,都是期待能获得受益方的感动,这仍是一种期待回报的交易,而非真正的亲密关系,何况在“交易”前还未曾征得对方的同意。
即便不谈亲密关系,普通关系的日常互动也绝不该喋喋不休地强调自我付出,期许着对方能有自我想象中的感动或回应。但实际上大多时候对方的感动与回应多是出于待人接物的礼貌性表达。在中国青年报的一场青年调查中,共抽查了2001位青年,其中40.3%的人表示会回避社交,有60.6%的人回避的原因是“当下一些社交逐渐变味,目的性强”。这恰恰说明,为避免在回应社交中那些自我感动式的付出而产生疲倦或压力,部分群体选择“斩草除根”,避免建立关系,这绝非社会所期待的解决办法。
若是真的为了对方好,又为何不想对方所想?以我为主地一昧付出,到头来除了感动自己外,空无一物。亲情、友情或是爱情等关系中的真诚相待,绝非如此。
但须注意的是,对于沉迷于自我感动的付出方,若是普通关系,大可以因价值观不合而各奔东西。但对于父母、伴侣、亲密朋友,则应该多些考量。绝不要因占据了当下流行话语与主流价值的“高地”,便对其大力责备。因为在那些令人不适或无奈的付出之下,依然能找寻到亲密关系的光辉。
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如此描述一段好的关系: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带敌意的坚决。这恰恰说明一段真诚相待的关系,应是双方彼此乐意的,伴随着的付出也是你情我愿,而一旦强调己方付出的感觉,双方便会陷入无休止的斤斤计较之中,这段关系也便“变质”成了交易。尊重自己,不将强求对方感动作为取悦自己的手段;尊重对方,不将自我感动式的付出看作彼此关系的全部注解,真正真诚相待的关系,应拥有这般注脚。
(文/程博 重庆大学 指导老师:刘海明)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