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玥丨情感付出难“精准”,社会评判岂陷“功利阱”?

时事   2024-12-12 10:00   四川  

父母按己意给孩子添衣却时常令人心烦,学校举行“给父母洗脚”活动有人认为流于形式,明星千里送青团遭伴侣冷遇等,这些现象都凸显了付出与接受之间的微妙错位,黄执中那句“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便是对这一现象的总结。这一观点虽有现实基础,但它过于简单地将“付出与是否有受益者”直接关联,无疑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沼。这种评判标准以结果为导向,却忽略了付出者在很多时候也是“受益者”。

诚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付出者若能精准地对接接受者的需求,每一次付出皆如利箭射中靶心,达成皆大欢喜的效果,固然是理想状态。例如在商业合作中,精准的市场调研和产品投放能够让企业获得最大效益,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付出模式在经济领域被广泛认可并遵循。然而,情感的领域不能完全等同于经济领域,若将功利性的“受益者”评判标准生硬地套用于情感付出上,那便是以冰冷的权衡度量炽热的爱意,让人性中最本真的关怀被“精准”的枷锁禁锢,从而失去人际关系中所蕴含的温暖内涵与精神力量。

情感付出之所以难以“精准”,原因在于其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流露,而非理性的计算,也非单纯地计较是否对他人“有益”。就像父母常念叨的“你该穿秋裤”“妈妈觉得你冷”,此类话语背后,或许并非仅仅念及孩子身体冷暖,可能是关怀的惯性,在长期照顾子女的过程中,这种本能已经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行为模式里;或是借之与孩子多说几句话,以弥补因孩子成长而逐渐拉开的心理距离;亦或是在潜意识里找找自己的“存在感”,借关注提醒子女生活细节,确证自身在孩子成长中的关键价值。这种对不齐“颗粒度”的付出与关照存在本身就会让人倍感温暖,不能因付出后的结果“无益”,便否定付出过程所存在的价值。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人们倾向于索取时,付出本身就值得被赞扬,尤其付出还能让自我收获满足与成就。当一个人真心实意地为他人付出时,在这个过程中,内心往往会充盈着一种温暖和喜悦。比如志愿者们投身于公益事业,他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内心也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种满足与成就,并非明确的“受益”结果,而是来自于付出过程中人性善念的释放与回馈。同样,张桂梅校长多年为山区女孩教育竭力奉献,不顾病痛艰难筹资,只为给那些原本可能被命运束缚在大山里的女孩们创造改变人生的机会。尽管会面临外界的冷嘲热讽与不理解,但她说“我这辈子的价值,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边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张桂梅校长从奉献中收获了巨大精神满足,这难道不是一种受益吗?

若用完全功利性的“受益者”概念去评判付出,就如同给灵动的情感套上了沉重的枷锁,让爱失去了原本的纯粹与美好。在爱情中,一方为另一方精心准备的惊喜,可能并非完全契合对方的需求,但这份心意背后的爱意却是无法用功利的标准去衡量的。就像那些经典的爱情故事,主人公们往往会为了对方做出一些看似“傻气”的付出,他们不会在付出之前先去精确计算对方的受益程度,而是凭借着内心深处的爱意去行动。在友情里亦是如此,朋友之间的相互扶持、默默陪伴,很多时候并非是为了让对方得到某种实际的回报,而是源于那份真挚的情感共鸣和对彼此的珍视。

如果社会评判一味地强调付出行为需要有“受益者”,那么人们在付出前会如履薄冰,反复权衡,生怕徒劳无功。如此一来,善意的种子将难以发芽,社会将陷入情感的荒漠,冷漠与疏离将成为常态。故而,当我们用爱意去丈量付出的尺度,用感恩去校准接受的角度,那付出与接受便不再是相互拉扯的对立力量,而是使情感的暖流在人与人之间源源不断地流淌。

(文/高希玥)(应参赛选手个人要求,此处使用笔名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

红星评论
观点有趣、行文至软、理性有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