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你该穿秋裤”“我觉得你会喜欢这个礼物”……从妈妈觉得你冷,到明星千里送青团,“我觉得”这一句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常常埋怨他人无法理解自己的心意。然而,我们是否也曾是那个不顾他人感受,擅自将自己的意愿塞给对方的人呢?很喜欢黄执中老师的那句话:“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
没有真正受益者的付出,就如同在荒芜之地播种,尽管汗水洒满田垄,却因选址不当,使得作物难以茁壮成长。最终只能化作一场空欢喜。
相较于单纯的“量”,付出的“质”显然更为重要。低劣的付出非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对社会秩序构成潜在的威胁。那种单纯以付出的数量多寡为衡量标准,而忽视实际效果的做法,或许仅适用于人类文明的萌芽阶段。毕竟,回溯至山顶洞人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研究取火、捕猎、繁衍后代,并试着用更好、更对路子的方式去付出。
倘若当今的人们能静下心来,将往昔的做法与现今这种“自我感动式”的付出放在一起细细品味,或许就能激发出更多的反思。在疫情肆虐的非常时期,网络上流传着一些家长带着萌娃在核酸检测现场为一线防疫人员唱歌跳舞的视频。这本无可厚非,可问题偏偏出现在时间点上。这些感谢视频为什么偏偏选在防疫工作时间内拍摄?孩子懵懂,难道家长也不明道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明知故犯,却还要打着“感动”的旗号来自我陶醉。再观“胖猫跳江”事件,众多网友仅凭两三个碎片化视频,便盲目跟风,纷纷点外卖到事发地点。随之而来的大量包装垃圾,又会给环卫工人增加多少额外的工作任务?诚然,同情之心人皆有之,但同情亦应有度。不应以牺牲社会秩序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片刻的情感宣泄。
事实上,有一种看似善意的付出,实则暗含着“我给予了你,你就没有理由不接受”的潜台词。这背后,虚荣心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悄然推动着一切。人们试图通过形式化的给予,来展示自己的慷慨大方、心地善良,或是某种优越感。这样的付出无疑变了味,沦为了满足私欲的工具。例如,近年来,因短期体验形式而迅速“出圈”的“七日游”支教活动。这类活动往往伴随着不菲的费用,高达七八千甚至上万元。这不禁引人发问:原本旨在传递爱心的支教活动,是否已经扭曲变形,成为了标榜个人爱心的“华丽舞台”?
付出者还需警惕陷入“多余付出”的认知误区。诸如“为母亲洗脚”“冬日提醒女儿添衣”等日常小事,有时会被强行赋予“为你好”的特殊含义。但实际上,这些行为本来就是付出者应尽的基本义务,却使得人们不断权衡利弊,甚至因未获得相应的回馈而责怪对方。
从小,笔者听着“鱼头”的故事长大。故事中母亲常以仅食鱼头展示对孩子的无私之爱。反思之下,父母本就承担着满足孩子物质与精神需求的责任。若将这种责任过度解读为自我牺牲的壮举,并贴上“为你好”的标签,或许已经偏离了爱的本质,变成了一种“自我感动式”的心理满足。
付出,本不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课题。但抓不住重点的付出,终将归于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