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咻~咻
这几天,刮风、降雨、下雪
冷空气造访大部地区
相信不少人都裹起了厚衣服
身上暖呼了,心里也要热火!
本季比赛的决赛作品已集结完毕
欢迎大家阅读、点赞、大声夸一夸
(一口气看作品👉第五季决赛作品展示)
与此同时
专业评委们正在逐一评审决赛作品
敬请期待获奖名单
天冷也不想出门
那就线上学习吧
本季赛事第四场“红星评论训练营”来咯
热烈欢迎王磊老师
澎湃新闻首席评论员
拿下国内最年轻最帅(也许不是)首席评论员之一的名号,一定最会轻松拿捏(不排除被拿捏)学子的心。
Q:对于评论新手来说,该如何确定选题?好选题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选题的来源可以有很多。比如新闻网站、新闻APP,甚至自己的朋友圈、微博、群聊,留意大家在关注什么、聊什么;还要保持对网络和社会的日常观察,思考一些社会现象,不经意间,选题或许就出现了。
然后就是判断选题的价值。不是流量越大、热搜位置越高的事件,就越有评论价值。选题的价值体现在公共性、争议性。如果一起新闻事件纯粹是个人私事,或是偶发的个案,不具备普遍意义,这种选题大可以不操作。如果一起新闻事件的是非非常浅显,没有任何争议,往往也没有太大的评论价值。
好的评论选题,一定要有公共价值。或是答疑解惑,或是建言献策,或是舆论引导,不追求功利,但要发挥一定的社会功能作用。
一般来说,一起新闻事件越具有冲突性和争议性,可以写的角度就越多。当大家都在讨论“是什么”的时候,如果你能多想一步,去分析“为什么”甚至研究“怎么办”,往往就能比大众观点深一些。可以尝试多跳出具体的新闻事件和自己的社会身份去审视一个议题,或者代入新闻事件角色,相信能看到不一样的视角。
当然,不必刻意求新,不能为了所谓的新而去标新立异。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写最触动你的那个点,从自我内心做真实的表达,不人云亦云,或许就已经抵达了“新颖”。
Q:可以说说您拿到一个选题后,是如何展开写作过程的吗?
一篇千字左右的评论,一般只需要、恐怕也只能够表达清楚一个观点。所以拿到选题仔细、完整审题后,不妨先拟一个观点性的标题,将自己的思绪统领在这一观点下。接下来进行拆分论点和论证,可以有两三个层层递进的分论点,分别找论据、组织语言去论证它。这样写下来,文章就会显得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流畅自然。
也可以尝试不先写开头,而是把最想表达、最核心的观点写下来,再按照递进关系去整理文章结构。
评论逻辑是否通畅,关键要搞清楚因果关系,也即这起事件是怎么诱发的,诱发原因中有哪些主客观因素。客观的不可抗力没有评论价值,主观上的失误或不足,往往就是需要去分析评论的。
突发新闻事件多有一个特点,就是在短时间内获得的信息有限。这种情况下,严谨就要体现在“话不说满”上。可以采用“假设、如果、或许”这样的表达,留有余地,以防新闻事件发生反转。有的论述打脸,可能就在于过度依赖经验,超越事实谈观点。
Q:评论作者如何从事件表象中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上面回答了一些,再补充一点:深层次的问题一般是现象类的,而非某个新闻事件独有的特质。所以,不妨多做比较和联想,寻找某些新闻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共性。一个新闻事件是一个圆,多个圆交叉的那个重叠部分,往往就是核心问题。
对于同一个事件或话题,不同的评论观点之间也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为什么?我觉得有两个底线把握住了,一般不会有太大分歧:权利与法治。动笔前,应该把这两个问题理清楚。很多争议性事件也一样,用这两个标准去衡量,就能照出评论的价值和方向。
此外,在看到一种现象之外,不妨多问一句为什么。比如,事件主角为什么会那样做?背后有无类似现象和共性问题?多思考一步,可能就是一篇不错的评论。
*第五季比赛介绍:寻找青年“评论咖”!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来了
权威阵容:首设高校评审团、顾问团,办评论比赛我们是严肃的!
往期训练营:
红星评论训练营丨顾勇华:新闻评论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动作快一 点
红星评论训练营丨刘琴:合乎逻辑是评论的底线思维
红星评论训练营丨任孟山:大学生如何摆脱评论写作的“学生气”?
( 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红星评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