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对于文艺界而言是个极为不凡的一年,弗洛伊德出版了《图腾与禁忌》,查理·卓别林上演了他的处女电影,巴黎同样发生了一件划时代的事情,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出版了。这部看起来没有什么情节的作品,却让读者感到兴致盎然。
卓别林
这时各大出版社坐不住了,因为就在前一年——1912年的秋天,普鲁斯特将《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手稿寄给各个出版社时,却不约而同的收到了退稿通知。比如编辑欧仁·法斯凯尔对普鲁斯特写道:“法斯凯尔出版社为出版经典文学而骄傲,而不是您这种”,“世上没有一个读者能坚定到,坚持读哪怕一刻钟,何况作者也不这么打算,他的句子散乱无章。”安布罗·奥斯多夫出版社,这个出版一些次要作家作品的出版社总编,在一封信中这样评价普鲁斯特:“亲爱的朋友,我这个人可能是不开窍,但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位先生写他睡不着,在床上翻过来又翻过去,怎么居然能写上三十页?”还不算完,其中最著名的退稿来自于《新法兰西评论》的总编安德烈·纪德,普鲁斯特最先把手稿寄给纪德,等来的却是直接退回,纪德认为普鲁斯特不过是个附庸风雅,文笔庸俗的外行。这番举动也成了纪德毕生最后悔的事情之一。
《追忆似水年华》样稿
震撼文坛
在一连串的退稿风波后,普鲁斯特开始考虑自费出版,虽然他身边的朋友认为在当时:作者自费出书的行为会让读者瞧不起,但普鲁斯特自己对所写的作品,一直怀有毫不动摇的自信,他相信读者会发现这次作品的与众不同。于是继续联系出版社,哪怕是平时名不见经传的出版社都纳入他的选择之中,终于一家默默无闻的出版商贝尔纳·格拉塞答应了普鲁斯特的出版申请,前提是一切费用得作者自行承担。在条件谈妥之后,据说贝尔纳·格拉塞似乎看都没看普鲁斯特的作品,就安排了出版事宜。
1910年的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在几经辗转之后面世了,读者震惊于这种从未见过的小说文体,反响极大。用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亚克的话来说:“普鲁斯特是一个发明了自己的风格的人,只有他能说出他想说的东西,但为了倾吐这些,他创造了自己的手段。”随着第一卷的出版,普鲁斯特终于洗刷了自己被人称为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附庸风雅的三流作家,以及一个常在巴黎林荫大道上闲逛的业余作者等等满是嘲讽的称呼了。
莫里亚克
哮喘男孩
1871年7月,马塞尔·普鲁斯特出生于一个巴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老普鲁斯特是当时的医学权威,母亲是一名有犹太血统的富家小姐,艺术修养极高。普鲁斯特还有个弟弟,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普鲁斯特9岁时,这种幸福安稳的生活被打破了,他突然患上哮喘,哮喘病伴随了普鲁斯特一生,直到引起肺炎,把他拉入死亡的深渊。
童年普鲁斯特
从相貌上来看,普鲁斯特长着一双忧郁的眼睛,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法国人的浪漫气质,他其实喜欢热闹,天真外秀的气质和火热的内心极不相符。从体质上来看,普鲁斯特弱不禁风,他没办法参加同龄人之间的活动,成长过程里他最常扮演的便是一名安静的看客。哮喘带给他的痛苦和限制,以至于很多时候、很多场合他都只能在边上待着。他看着别人嬉戏玩耍,看着别人服役训练,直到成为一名温文尔雅的时髦青年,他渴望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他进巴黎大学文理学院法律系深造,老普鲁斯特希望他做一名律师,但他对此一点都不感兴趣。普鲁斯特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因此父子二人常常爆发争执,终于有一天普鲁斯特在给他父亲的信中袒露了自己的心声:
我亲爱的爸爸,我最终还是想要继续学习文学与哲学,我觉得我就应该学这些,要是做律师,你要相信我都坚持不了三天,除了文学与哲学,做其他任何事情,对我来说都是浪费时间。 普鲁斯特
普鲁斯特与沙龙朋友们
老普鲁斯特被说服了,可他依然看不懂自己大儿子花里胡哨的种种行为。普鲁斯特放弃法律后,转而频频出入各种名流沙龙之中。他变着法子讨好身份尊贵的王公贵族,不计成本的向贵妇人送出鲜花和赞美诗,各种攀附行为搞得人尽皆知,以至于人们把那些夸张的恭维和追捧权贵的行为称作“太普鲁斯特了”。为此,父子二人又开始了争执。
普鲁斯特父亲Adrien Proust和弟弟Robert Proust合影
在这些刻意加入的,堪称顶流云集的聚会中,普鲁斯特趁机认识了某些炽手可热的名人,像法郎士、德彪西、王尔德、莫奈,以及改变了他创作态度的同时也是一生密友的钢琴家纳尔多·哈恩。另一方面而言,上流社会的沙龙,让普鲁斯特看清了达官显贵们丑陋的嘴脸,他记住了那些虚伪、愚蠢、短见、自私自利的行为和画面,他所见所感都给了作品中的人物。
马塞尔·普鲁斯特(左)与雷纳尔多·哈恩
年轻时的普鲁斯特虽有一番抱负和积累,却还是在迈出第一步时摔得很惨。25岁那年,他出版的第一本作品《快乐与时日》,谁知评论家们毫不客气的说:“这本书完全就是在白费功夫。”《高卢报》的专栏作家让·洛兰甚至还称普鲁斯特为:“世界上那些不善文学,而只在沙龙里附庸风雅的小年轻中的一员”,还公开了普鲁斯特是同性恋的事情。此后,像三流作家、业余作家的恶意嘲弄,普鲁斯特是走到哪跟到哪,这是他走文学创作这条路面临的第一次毁灭性打击。
从翻译开始
幸好年轻时普鲁斯特的内心足够强大,他纵然敏感多思,却也能默默忍受别人的冷嘲热讽。他的母亲鼓励他可以先做一些翻译工作,并向他推荐了当时牛津大学艺术教授约翰·罗斯金的作品。其实罗斯金的来头不小,他既是王尔德早期追随的老师,又是艺术、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史方面的专家,其作品非常有艺术影响力。普鲁斯特花了6年的时间翻译、介绍了罗斯金,使得他深受罗斯金艺术理论的影响。
约翰·罗斯金
这段时期命运给他带来了第二次人生打击,就在1903至1905年,普鲁斯特的父母先后去世。久负盛名的老普鲁斯特不再干涉他的生活了,自患哮喘病以来一直关爱他、指导他的母亲也不再给他建议和陪伴了。面对亲人离世,他开始明白:这意味着往日宁静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也意味着未来一切都要靠自己承担,命运所带来的失去和孤单感,无疑造成了普鲁斯特人生中的第二次毁灭性打击。况且从1906年起,他的哮喘病发作得也越来越频繁,于是普鲁斯特只好闭门写作,深居浅出,他借着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借着回忆和思绪里一个又一个冒了来的画面,《追忆似水年华》就这么诞生了。
马塞尔·普鲁斯特(左)和母亲、弟弟,摄于1895年
流尽的生命之河
当《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卷畅销之际,普鲁斯特却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中。
1908年,普鲁斯特的挚爱阿戈斯蒂内利
与朋友奥迪龙·阿尔巴雷驾车。
他深爱着自己的司机兼贴身秘书阿尔弗雷德,甚至让阿尔弗雷德把情妇接过来一起住,情妇却要阿尔弗雷德从普鲁斯特家里搬走,劝他申请一个飞行驾照当飞行员,最终他们还是搬走了,普鲁斯特为了挽留阿尔弗雷德,甚至承诺如果他能回到自己身边,就送他一架私人飞机和一辆劳斯莱斯。可在1914年,也就是《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出版后的第二年,年仅26岁的阿尔弗雷德坠机身亡。失去阿尔弗雷德的普鲁斯特更加孤独了,他深深的感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似乎某种使命降临到他的身上,驱使着他拖着残破的身体去完成《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
好在这个时候,他不用再操心哪些出版社,愿意出版自己的作品,先前拒绝他的出版社编辑们纷纷向他道歉,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纪德。纪德给普鲁斯特写信表示“忏悔”,他在信中说:“拒绝这部作品是新法兰西评论社最严重的错误,我深感羞愧因为我对此负有重大责任,这是一生中最刺痛我,令我感到遗憾后悔的事之一。”他感到一封不够,又写了一封,他说新法兰西评论社愿意承担出版《追忆似水年华》全集的所有费用。
《在斯万家这边》手稿,《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
普鲁斯特则回信说:“我时常觉得某些大的快乐需要先摒弃我们过去享受的无足轻重的快乐。但无此快乐,也享受不到别样的极致的快乐。若不是新法兰西评论社的拒绝,再三的拒绝,我也收不到您的来信。”随着《追忆似水年华》的一版再版,普鲁斯特的名气也水涨船高,到了1919年,普鲁斯特拿到了法国最有名的龚古尔文学奖,这距离他被人说是“不善文学,而只是在沙龙里附庸风雅的小年轻”过去了25年。不过他几乎不在意这些评价了,因为生命进入了倒计时,他不顾一切的写着,也对自己的管家塞莱斯特说,他肯定要死了,但他一定要写完他的作品,如果他写了那么久,还写不完的话,就太遗憾了。
普鲁斯特的获奖记录
终于,某一天早上,他写完了最后一个字,他说自己现在死而无憾了。
普鲁斯特的最后一刻
1922年,普鲁斯特死于肺炎,他甚至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作品完全出版,便撒手人寰了。
本文转自 | 我心写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