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曾在《我对小说的看法》一文中,这样介绍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尼埃,他说:“我自幼就喜欢读小说,并且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写小说,直到二十七八岁时,读到了图尼埃的一篇小说,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因为这个发现,我曾经放弃了写小说,有整整十年在干别的事情。”
王小波
为什么图尼埃仅凭一篇小说就能改变王小波?更何况其实图尼埃的人生经历并不像某些天才作家那样易如破竹,他直到中年也就是43岁,才凭借处女作《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跻身为知名作家的行列,反观这个年纪的多数其他作家,不仅年轻时就在文坛上闯出了名堂,而且普遍在40岁以前,便已经写出不少家喻户晓的作品了。至于米歇尔·图尼埃,这个20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坛的代表人物,早年却在求学之路上接连碰壁。
图尼埃
太平洋监狱
要想像王小波那样意识到图尼埃作品的非同凡响,就要先了解他的成长经历、故事意图以及图尼埃的作品与其他作品之间的联系这三个方面。以《礼拜五》为例,这部改编自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的作品,其实有三个细节要注意,第一个细节在于发表本书的伽利玛出版社,如果你是一名法国文学爱好者,可能对加斯东·伽利玛这个人的名字并不熟悉,不过一提到纪德、萨特、加缪、莫里亚克这些人,和大名鼎鼎的七星文库,必定耳熟能详。
关于加斯东·伽利玛的书籍
这些作家的作品都是伽利玛出版社出版的,作为众多名家作品的幕后推手,法国十八次诺贝尔文学奖中,有六位由这家出版社发表作品,此外还有二十七次龚古尔奖、十八次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十七次费米娜奖、十二次联合奖、十次勒诺多奖、七次美第奇奖的作者,也都在伽利玛出版社发表作品。对法国读者而言,伽利玛出版社就是文学的代名词。而《礼拜五》作为1967年图尼埃的首部作品,同样由伽利玛出版社发行,作为业内有名的出版社,既然如此看重图尼埃的作品,这一举动本就证明了作品的价值。
《礼拜五》中文版封面
果然,《礼拜五》一经出版便让图尼埃拿到了法兰西学院小说奖,之后发表的小说《桤木王》,又让图尼埃在龚古尔奖评选上以全票通过的方式获奖,要知道这种全票通过的情况是史无前例的。
图尼埃
除此之外,第二个细节在于《礼拜五》少年版入选了法国中学语文课本的必修篇目,对于我们而言,图尼埃并不像本国作家那样熟悉,但于法国读者而言,《礼拜五》堪称耳熟能详:特别是书中开头预示着故事主人公人生遭遇的塔罗牌占卜、第132页前后充满寓言的性释放的体验、第202页长期的劳动成果被炸的烟消云散的情节、以及最后礼拜五乘坐白鸟号离开荒岛…这是比《鲁滨逊漂流记》更让他们熟悉的故事。
开头的塔罗牌场景
第三个细节在于书名,所谓“灵薄狱”,翻译自书名原文的“Limbes”一词,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天主教神学中对“获得救赎之前,义人的灵魂,或未受洗而死的儿童的寄居之地”的说法,另一个是指“不太明确的地方和情境”,又叫“虚无飘渺境”。在我看来,这两个意思都符合《礼拜五》的情节内涵,海难让鲁滨逊来到了荒岛,就像被上帝抛弃了的人一样在这里过了二十八年零两个月又十九天,直到白鸟号像救赎一样出现,鲁滨逊才有了重返文明生活的转机。如果不了解什么是灵薄狱,也就是如果不了解“Limbes”的两重含义,自然就会忽视情节变化的意图。这三处细节,不论是伽利玛出版社,还是入选法国中学生的语文教材,又或是灵薄狱的含义,都体现了米歇尔·图尼埃在逆写《鲁滨逊漂流记》时的哲思,也就是说图尼埃的作品,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是哲理性远比文学性更加丰富,这种风格与图尼埃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联。
《鲁滨逊漂流记》
哲学寓言
1924年12月19日,在巴黎某个有浓厚德国文化的知识分子家庭中,米歇尔·图尼埃出生了。他和米兰·昆德拉有很多相似之处,图尼埃比昆德拉大5岁,正如米兰·昆德拉出生于音乐世家,图尼埃则在德语文化和哲学的熏陶中长大。家庭氛围为图尼埃提供了接触哲学和文学的条件,他对哲学,特别是让-保罗·萨特的哲学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使得图尼埃的作品既有法国式的浪漫奔放,又有德国式的深邃理性的特点。
让-保罗·萨特
学生时代的图尼埃报考大学的第一志愿便是萨特的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可是求学之路并不顺利,他考试失利,就去了波伏瓦曾经的学校索邦大学攻读哲学。到了1945年,图尼埃又赴德国图宾根大学继续攻读哲学,1949年回国后备考哲学教师资格,一次没过又考了一次,还是没过,相比他的“精神之父”萨特当时第一名以及波伏瓦以第二名通过的经历,图尼埃两次没过,估计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从此断了做哲学教师的念头,选择去电视台工作。在哲学考试中遇到的挫折,令他把工作之余的时间全面转向了文学领域。这个时候年少时所汲取的德国文学的养分,以及从他7岁开始一直打到21岁的二战,和在法国长大和攻读哲学的经历,组合交融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创作风格,慢慢的滋养他使他由读者向作者的方向转变,他忽然顿悟了!做不了哲学老师,不代表他不能写充满哲学思辨的文学故事。
图尼埃
按照这个风格,他改写了《鲁滨逊漂流记》,最终成书于《礼拜五》,然而两本书的结局却背道而驰。笛福笔下人的变化在于礼拜五,他在鲁滨逊的教化下,从野蛮状态走向现代文明,而图尼埃笔下人的变化侧重点在于鲁滨逊,28年多的荒岛生活,已经令他逐步摆脱了对文明的依赖和渴求,又在礼拜五的帮助下实现了从“文明”回到“野蛮”的脱胎换骨的过程,最终放弃了通过白鸟号回到文明世界、家人身边的机会。之所以要写一个这样的故事,是因为图尼埃认为:“我感兴趣的,是在一个人身上,一种文明的痕迹如何在常人无法想象的孤独环境中消失殆尽;是裸露在这种背景下的人的存在和生命的真谛;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怎样在这块白板上,经过尝试、探索直到建立起来的过程…我将这本书献给许许多多沉默无言的移民法国的外裔工人,献给所有这些匆匆来自第三世界的礼拜五们。”
图尼埃
鲁滨逊的反叛
作为一名读者,我们很轻易的会认为鲁滨逊的遭遇只是一场不幸灾难的后续,而图尼埃则认为鲁滨逊是一个开始,他将文明世界按照一定比例复制到了荒岛上,让虚无缥缈的地方成为文明的衍生品和次生物,这样的鲁滨逊成了一种模型,他模拟了人类文明重建的过程和徒劳可笑又必不可少的形式主义。
第132页前后充满寓言的性释放的体验
人往往在几经波折后才会意识到存在的本质,正如鲁滨逊意识到了自己和文明世界的关系,原来自己从未占有过文明的一丝一毫,甚至可以说对文明世界的惦记其实毫无必要,他在荒岛上活了的28年,也是在所有他认识的人的意识中死去的28年。对鲁滨逊而言,文明世界中的他是个死人,只有在荒岛上他才活着。正如背井离乡的人与家乡的关系,离开的时刻既是曾经自己的起点,又是当下自己的终点,世事早已变迁,离开的时间越长,就越难回到过去。类似于这样的哲理性思考,是阅读图尼埃作品的惊喜和收获。在我看来,给读者带来哲思,这便是图尼埃的故事意图以及他的作品与其他作品之间联系的对比意义。
第202页长期的劳动成果被炸的烟消云散的情节
在故事的发展中,图尼埃简练的把人的烦恼还原了出来,其中最为出彩的部分是性苦闷,刻在人类DNA中的性需求在荒岛上竟能想出以树洞来满足的方式,这种描写绝不只有肤浅的讽刺,而是严肃的寓言。他将盖在道德遮羞布底下的兽性掉了个个,使得兽性在上,遮羞布反而机械的耷拉在文明道德的脸上,而所有的原因只是人对精神体验的追求,永不停息,只不过“他待在了荒岛上”,想到的办法就如此而已。由此可见,就像我的一位朋友说的那样,生活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永远围绕着物质的消亡和信念的诞生,并尽己所能的生活。
最后礼拜五乘坐白鸟号离开荒岛
从1967年发表《礼拜五》之后,这个没上成第一志愿大学,又在哲学教师考试中失利的作家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和康德的哲学思想,德国文学中像君特·格拉斯的小说,歌德的诗歌,都成了图尼埃的创作抓手。自称“哲学走私贩子”的他用经典的故事做蓝本,通过新的演绎,在寓言的浸泡中,让它呈现出颠覆性的面貌。这时熟悉的故事有了陌生的角度,这个角度让读者受到寓言的启发,看到自己在生活中扭曲变形或真实还原的样子。
图尼埃
寓言沉默于死亡
1970年,图尼埃出版了第二本小说《桤木王》,同样借用了另一位作家歌德的同名叙事诗。前所未有的全票通过下,这部小说帮助图尼埃摘得龚古尔奖,事实证明,伽利玛出版社确实独具慧眼。
《恺木王》中文版封面
两年后,图尼埃进了龚古尔学院,成了龚古尔奖的评委之一,这个没做成哲学教授的小说家成了法国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一辈子用“新寓言”的方式去思索存在和虚无,去思考“我们越往时间迈进,过去将离我们越近”的命题,直到2016年,米歇尔·图尼埃逝世。就连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都向他致敬,称图尼埃是一位拥有无限才华的伟大作家。
本文转自 | 我心写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