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舞蹈纹含义再探
文 图 / 张清文 焦姣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9月刊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代表性考古学文化,孕育出丰富多彩的彩陶艺术。马家窑彩绘陶盆中的舞蹈纹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舞蹈图像,因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彩陶艺术的瑰宝。
马家窑文化,因 1923 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 2050 年。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和凉州的谷水流域一带。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一般认为,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的地方性分支,承自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曾称甘肃仰韶文化),下接齐家文化。
通过整理发现,马家窑文化中舞蹈纹彩陶共出土5件,均为陶盆,分别是青海大通上孙家寨、青海同德宗日、甘肃武威磨嘴子、甘肃会宁牛门洞村遗址出土及日本馆藏舞蹈纹彩陶盆。从纹饰上看,这5件彩陶盆可分为两类:一类舞者下半部分呈鼓腹状,包括宗日遗址和磨嘴子遗址出土舞蹈纹彩陶盆;另一类舞者下部有短斜线纹,包括上孙家寨遗址、牛门洞村遗址出土和日本馆藏舞蹈纹彩陶盆。
宗日遗址舞蹈纹彩陶盆(青海省博物馆藏)
关于舞蹈纹的文化内涵,学界观点差异较大,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上孙家寨遗址发掘者认为是先民们劳动之暇,欢乐地手拉手集体跳舞和唱歌。河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汤惠生教授在《青藏高原古代文明》一书中指出,连臂舞在生命和生殖祭典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认为舞蹈纹具有一种严肃的巫术作用或祈祷功能。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张朋川教授在《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纹饰另解》一文中认为舞蹈纹是带有原始宗教意味的仪式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国华研究员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一书中认为这是原始先民在巫术祭拜场景中的生殖崇拜。我们认为应结合当时物质文化背景及与同类文物进行比对,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鼓腹特征舞蹈纹
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宗日遗址M157发掘出土舞蹈纹彩陶盆,盆高12.3厘米,口径26.4厘米,腹径26厘米,底径5.2厘米。舞蹈人像分为两组,一组13人,另一组11人,共24人,舞者腹部均凸起呈圆鼓状。此盆也是现存同类器物中舞者人数最多的一件。
关于鼓腹纹饰,学界有日常服饰的舞者(蓝凡:《中国史前舞蹈纹彩陶盆的新考释》,《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第6期)、孕妇的象征(李露露:《一幅珍贵的舞蹈画面──青海同德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年第1期)、圆球形裙装(张玉青、徐霄:《舞蹈纹彩陶盆的舞蹈图像研究》,《山东陶瓷》2022年第6期;张多勇:《论自然环境对马家窑文化的影响》,《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等观点。
国内外史前社会的陶塑和纹饰中,也发现了大量的鼓腹形象。例如,欧洲奥地利维伦多夫发现的女性裸体雕像“维伦多夫的维纳斯”,表现的是一个胸部、像被视为生育旺盛的象征,也可能用于与繁衍有关的仪式,与生殖有关的身体部分的夸大是艺术家有意识抽象化的结果。法国西南部多尔多涅地区劳塞尔岩窟中发现的“持角杯的女神”,与“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大致属于同一时期,是洞穴艺术中保存最完整的女性裸体浮雕,乳房、腹部、臀部等女性特征夸张醒目,人物左手轻轻抚摸着隆起的腹部,右手高高擎着一只象征雄性的牛角,使祈求生命繁衍的观念意识更为直观和明确。德国西南部霍赫勒·菲尔斯洞穴出土的“霍赫勒·菲尔斯的维纳斯”,整体展现了一个大腹便便、大腿粗壮、胸部和臀部异常丰满,并且生殖器极为夸张但头部很小的女性。法国雷斯匹格出土的圆形女性裸像,胸部、臀部等生殖器官特征的夸张更加突出,甚至达到了扭曲的程度,生殖器官占据了身体的绝大部分体积。辽宁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2件裸体孕妇雕像,形体都较小,缺失头部、右臂和双足,都是全身赤裸,凸腹丰臀,明显刻有妇女的性器官,或被认为是模仿人间怀孕母亲形貌的地母神像。仰韶文化中期大地湾彩陶瓶,瓶口是一个罕见的人头形状的雕塑,将隆起的瓶腹比拟为孕妇的肚腹,从整体造型看,此瓶好似一位身孕沉重、目光凝聚的披发妇女。
图① 维伦多夫的维纳斯② 持角杯的女神③ 霍赫勒·菲尔斯的维纳斯
图④ 雷斯匹格女性裸像⑤ 红山文化孕妇雕像⑥ 红山文化孕妇雕像
大地湾彩陶瓶
这类史前社会人物造型有共同的特征,一是时代较早,都属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前。二是突出腹部孕育特征,对于身体中的其他部位造型则忽略,省略五官、头部和四肢的塑造。如维伦多夫的维纳斯、霍赫勒·菲尔斯的维纳斯以及红山文化孕妇雕像等,这些都和马家窑彩陶盆中的舞者形象相似,四肢简略,没有头部,突出腹部。
类似的这种生殖崇拜观念,在马家窑文化中大量存在,比如青海乐都柳湾遗址出土的贴塑人体彩陶壶(马厂类型),壶体除有彩绘外,还贴塑出一个裸体的人像,在躯体上堆塑了凸起的双乳,特意用黑彩点描出乳头,又在双腿间夸张地堆塑出“女阴”器官的形象。这件彩陶壶以彩陶壶体浑圆的腹部展示出孕妇腹部的圆润,把女性身体的重点集中在生育繁衍的理念中。兰州花寨子出土的半山类型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葫芦网纹造型与“女阴”形象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并且葫芦状的鼓腹也与孕妇的腹部形象极为相似。由此推断出马家窑文化时期的生殖崇拜现象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我们认为宗日遗址舞蹈纹彩陶盆中鼓腹舞者是孕妇的象征,并且蕴含生殖崇拜的内涵。
短斜线特征舞蹈纹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上孙家寨遗址M348发掘出土舞蹈纹彩陶盆,陶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腹径28厘米,底径10厘米。舞蹈图分为三组,每组均为5人,共15人,人物的头上都有发辫状饰物,大腿根部都有明显短斜线。
上孙家寨舞蹈纹彩陶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关于短斜线这类纹饰,有学者认为是兽尾类的装饰物或鸟形装扮的巫者等。我们在对比类似图像时发现,此图像与生殖崇拜相似。首先,手拉手这种舞蹈形象在岩画中十分常见,一般是与生殖崇拜有关。新疆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与连臂舞形象相联系的是男女交合图,男性男根以及动物的生殖器勃起均加以夸张描绘,明确地表达出生殖崇拜的文化内涵。内蒙古磴口托林沟岩画中的连臂画面,男根更加夸张,从脚下绕上来与臂相连。非洲津巴布韦萨萨地区岩画中的列队舞,人们手持弓箭,几乎每个人的男根都呈勃起状,这也是明确与生殖相关的舞蹈。
新疆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
内蒙古磴口托林沟岩画
津巴布韦萨萨地区列队舞岩画
除此之外,还有塔里木盆地年代相当于夏商时期的小河墓地,墓地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矗立的140多根木桩,代表着这些居民的生殖崇拜。木桩的形状是根据性别区分的,男性棺前立木似桨,象征女阴;女性棺前立木呈柱形,象征男根。与之类似的还有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的石柱,我们认为也有生殖崇拜的含义。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南山遗址夏家店上层文化出土的一件两侧曲刃青铜短剑,剑柄上铸有圆雕男女裸体立人像,一面为男,一面为女,其中女性裸体形象为鼓腹,男性裸体形象男根突出。一些学者认为短斜线纹是类似于兽尾的饰物,但是马家窑文化时期纺织技术出现尚无证据,马家窑先民服饰应以兽皮服饰为主,不会有太复杂的饰物。
新疆小河墓地 & 半坡遗址石柱
从对马家窑文化各类型舞蹈纹的分析,我们认为其内涵应为生殖崇拜,包括男性、女性,较黄河中下游等地区相比,马家窑文化的生殖崇拜现象更为突出。其中的原因是相对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而言,马家窑文化所处的西北地区受季风系统影响强烈,极端天气旱灾与暴雨交替频繁出现,寒冷干旱,自然环境恶劣,居民生存受到严峻考验。放眼全国,越是环境恶劣、条件极端的地区,生殖崇拜意愿越是强烈。
(作者张清文为太原师范学院副教授;焦姣为太原师范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
投稿邮箱:dzkaogu@163.com
欢迎订阅2024年《大众考古》每期20元
邮发代号:28—448
官方淘宝店:populararchaeology.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