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 / 冯志军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10月刊
2015年3月,南京雨花台区西天寺墓园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一座南宋时期墓葬,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这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仿木砖雕壁画墓,平面呈“凸”字形。墓室前壁开拱券门,其余三壁均为砖雕壁画。墓葬出土文物30余件,部分文物造型精美。根据墓中出土的铜镜铭文,墓主应为一位高姓武官,山西雁门郡人,在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担任御前中军统制。
墓葬全景
砖雕壁画
该墓较为特别的是棺床中部有一处方形遗迹,边长40厘米,深6厘米,内置五色鹅卵石。青、红、白、黑四色分别放置于方形遗迹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间一颗为黄色,体积略大于其他四颗。这一五色石遗迹的文化内涵,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五色石遗迹
文献所见五色石及其流变
古代典籍中关于“五石”或“五色石”的记载颇多,记载中五色石具有神秘的力量。如《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五色石可祝祷、可服用,“中次七经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状如鹑卵,帝台之石,所以祷百神者也,服之不蛊”。《淮南子·览冥训》中“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最具代表性,“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五色石还是古人炼丹服食、入药的重要材料。以五色石入药在《周礼·疡医》《抱朴子》和武威汉代医简中都有记载,五石汤、五石散等古方流传至今。
五色石具体为哪五石,说法则各有不同。《抱朴子·金丹》载:“五石者,丹砂、雄黄、白礜、曾青、慈石也”,武威汉代医简中的《恶病大风方》则取雄黄、丹砂、矾石、磁石、玄石、消石等入药。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寒食散发候》中所载的五石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
汉晋以来,五色石是镇墓的重要法物载体。将五色石或其替代物放置于墓中以压镇冢墓、消灾祈福的做法,属道门中流行的“墓门解除”之领域(姜守诚:《道书所见“五色石”及其功用考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六朝古灵宝经《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简称《五炼生尸经》)收录道门中人超度亡魂、安尸镇灵时施行的女青符文及章奏之仪法,提到将女青符文用不同颜色分书五色石上、依五行方位埋于墓室中,即“黑书青石上,置于尸形之东方;青书赤石上,置于尸形之南方;朱书黄石上,置于尸形之中央;黄书白石上,置于尸形之西方;白书黑石上,置于尸形之北方”。
北宋王洙等奉敕撰、金代张谦重校正图解的《重校正地理新书》卷一四“明堂祭坛法”记载:“公侯已上用束……贵者加以璧玉,东方苍玉,西方白玉,南方赤玉,中央黄玉,北方黑玉。无璧玉,以五精石代之,东方用壁青,南方用(丹)砂,中央用雄黄,西方用白石,北方用磁石。其斤或两,亦依本方生成数。令长已下,用五色石代之。斩草讫,依方埋之。”《永乐大典》收录的金元时期所作《大汉原陵秘葬经》中规定了“五精石镇墓法”的具体方法,天子和亲王墓中,“五方五帝长二尺三寸安五方”;公侯卿相墓中,用“五精石镇五方折五星”;大夫以下至庶人的墓中,“镇墓五方五精石镇五方”。这些记载显示宋元时期五色石的用法已经比较成熟,根据墓主身份,五色石的材质和重量会有不同。
考古发现的五色石遗存
考古发掘中多次发现与五色石相关的遗存,不同年代的五色石表现形式和具体含义也有所区别(刘卫鹏:《“五石”镇墓说》,《文博》2001年第3期)。
目前发现的年代较早的五色石遗存为殷墟墓葬中出土,石子规格和颜色虽有差别,但总体上仍属五色系(李文静:《从殷墟出土的五色文物看中国传统五色观的早期形成》,《殷都学刊》2023年第2期)。其蕴含的意义尚难以确定,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毓灵研究员在《论殷墟新发现的两座“甲骨贞人”墓》(载《甲骨文与殷商史》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一文中认为其可能是巫师占卜所用。
三门峡南交口汉墓镇墓瓶
秦汉以降,在墓葬中放置五色石镇鬼驱邪成为一种习俗。东汉时期的镇墓类器物中,多见五色石,一般装于陶瓶中,有的还配以朱书,来达到镇墓驱邪、消灾祈福的目的。
目前所见六朝时期五色石的相关考古材料较少。部分墓葬中可见与五色石性质相近的遗物,如南京宁丹路东晋墓M10出土5块符文砖,位于祭台的四角和中部,符文笔画内有朱砂痕迹。广州中星小学南朝墓M69发现符文牌(砖)5块,其中2块背面阴刻“西南……”“东北角”。广西融安南朝墓M8和M10共出土6件滑石符牌,其中M10出土2件符文牌背面写有“东南角”“西南角”。南京宁丹路东晋墓M10符文砖放置方位与东汉时期五色石置法相同。广州中星小学M69和广西融安M10的符文牌(砖)背面刻有与方位相关的文字,表明其有特定的位置。从形制和功能来看,符文砖、滑石符牌与五方镇墓关系密切,是东汉“五石镇墓”的继承和演化。
部分东汉时期墓葬中的五色石遗存
陕西高陵出土东汉建和三年朱书陶瓶文字摹本
唐代,五色石镇墓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五方镇墓石。五方镇墓石的形制与墓志相似,分东西南北中五组,敕告文中五方对应五色。五色除了体现在敕告文中,还体现在镇墓石的颜色上,如李义珪五方镇墓石刚出土时是五种颜色。西安南郊庞留村唐墓的五合镇墓石,分别涂以青、白、赤、黑、黄五色,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王公素镇墓石东南西北中各有一个方形石槽,从残留痕迹来看,石槽内原应放置了五种颜色的矿石。
广州中星小学南朝 M69 出土符文牌
宋代,五色石镇墓法趋于成熟。如洛阳北宋政和八年(1118)赵思温夫妇墓出土5枚石球,表面有红色或白色颜料。金天德二年(1150)钱择墓内四角分别放置1块鹅卵石。汉中陈家营南宋墓发现的5块太湖石分别呈黄、白、绿、黑、黄褐(可能为赤色),代表了五方五色,应具有压镇不同方位的功能。
文献及考古发现揭示,在五行思想体系下,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都有代表的颜色,以五色代表五个方位,再以五种颜色的石头压镇。
西天寺宋墓五色石的文化内涵
五色石在墓葬中大多置于墓室内部的五方(四角和中央),体现出与五行方位的紧密关系。
从具体的摆放位置来看,三门峡南交口汉墓出土镇墓陶瓶5件(M17:6、7、8、9、10),分别放置于墓室东、南、中、西、北五个方向。洛阳李屯东汉元嘉二年(152年)墓出土镇墓陶瓶4件(M1:1、2、3、13),分别放在墓中东北、西北、西南、东南角。宋代赵思温夫妇墓于墓道西侧和墓室东北、西北、西南、东南角分别放置1枚石球。西天寺宋墓五色石摆放位置为东方青石,南方赤石,西方白石,北方黑石,中宫黄石。虽有一定差异,但摆放位置考究,均与五行方位相关。
三门峡南交口汉墓(M17)镇墓瓶位
洛阳李屯东汉元嘉二年墓镇墓瓶位置
洛阳宋代赵思温夫妇合葬墓石球位置
《重校正地理新书》“镇墓法”记载:“镇墓古法有以竹为六尺弓度之者,亦有用尺量者。今但以五色石镇之于冢堂内,东北角安青石,东南角安赤石,西南角安白石,西北角安黑石,中央安黄石,皆须完净,大小等,不限轻重。置讫,当中央黄石,南祝之,曰:五星入北,神精保佑。岁星居左,太白居右。荧惑在前,辰星立后。镇星守中,辟除殃咎。妖异灾变,五星摄授。亡人安宁,生者福寿。急急如律令”,明确了五色石的放置方法及功用。西天寺宋墓五色石形态完整、颜色分明、位置清晰,印证文献记载,所起的作用当如文献所云。
五色石的表现形式和内在意义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无论是朱书陶瓶盛以五石,还是唐宋墓葬中的“五方五精石”,均系通过特定的摆放位置与道术的结合,最终使死者冢墓安宁,生人解适,各方相安。西天寺宋墓于棺床中部置五色石,其表达的涵义也属这一范畴。
古代墓葬中的镇墓文物种类较为丰富,五色石作为其中的一种,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一套体系。这既反映五色石与五行、五方结合的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古人生死观的变化。西天寺宋墓出土的五色石遗迹不仅与文献记载契合,更使我们得以一睹“五色石镇墓法”的真容,为研究宋代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材料。
(作者为南京市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
投稿邮箱:dzkaogu@163.com
欢迎订阅2024年《大众考古》每期20元
邮发代号:28—448
官方淘宝店:populararchaeology.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