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百世不朽》石碑与东北“移民实边”
文 图 / 宋吉富 孙志杰 张洪喜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3月刊
黑龙江省东宁市博物馆藏有一块《百世不朽》碑,记录了清光绪十九年(1893),农民李万才在三岔口街(今东宁市三岔口镇)东南部修建娘娘庙的过程。该碑系一整块青花大理石雕刻而成。碑额呈等边梯形,刻有“百世不朽”四字。碑身正面外侧有单线边框,内刻碑文;碑身背面无边框,刻有两个上下相连的灯笼状图案。碑额背面左后上方有长30厘米、宽5—8厘米的残损,碑的底部有不规则断裂痕迹,碑身边框在断裂处中断。碑身通高135厘米,宽57.5厘米,厚17厘米,梯形碑额上宽30厘米。碑身正面阴刻楷体,竖行,总计11行186字。现将碑文正文录文并标点如下:
《阴骘文》曰:创修寺院;《觉世真经》曰:创修庙宇。世有不惜/重资而能为神灵得所凭依焉!诚仁善之举也!才本农/人,安敢沽此美名!惟因垦地同伙徐福存先年病故,合/众算清,净遗钱壹千五百吊。屡次寄信伊之原籍,实无/兄弟子侄来领,因出其所遗款项,并自行筹备创修娘/娘庙一座,共需钱六千吊有奇。当即具情呈请垦务总/理戴批示,以乐善好义,应准如所请。勒石永远为记!/
奉天省金州附贡生吴毓辰撰文/
山东莱州府从九品李官云书丹/
光绪十九年四月十八日/李万才 立
《百世不朽》碑拓片
碑文考释
●
据《东宁县志》及其附录可确定《百世不朽》碑是《东宁县志》中记载的《三岔口娘娘庙碑》。娘娘庙是供奉三霄娘娘的庙宇。三霄娘娘起源于道教和神话传说,包括云霄娘娘、碧霄娘娘、琼霄娘娘。云霄娘娘身穿黄白彩衣,手持混元金斗;碧霄娘娘身穿碧绿仙衣,手持玉如意;琼霄娘娘身穿红色仙衣,手持双龙金蛟剪。传说娘娘慈悲,可怜无子之人,去娘娘庙一般以求子为主。
古代娘娘庙大殿的供桌前有很多泥娃娃,人们到庙上去求子时会用红线拴一个泥娃娃请回家中,加以供奉,代表求子成功。隔年家中若有孩子出生,再把泥娃娃送回庙中,排行长子,而家中的孩子排行为次子,叫“大哥庙中坐,二哥家中耍”,以此来保佑家中孩子的健康,这种民俗在天津一带最流行,“二哥”“二叔”的称呼就由此而来。
碑文开篇用道教两部行善去恶的经典《阴骘文》和《觉世真经》告诉人们修建娘娘庙是为了积累功德造福一方。《阴骘文》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简称,以人、天、道为基础,告诫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教人为善去恶的劝善典籍。《觉世真经》是《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的简称,也称《觉世宝训》《觉世篇》,劝诫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碑文接着特别强调立碑人李万才本是一个农民,怎么敢凭借修建娘娘庙获取这样的美名呢?然后用三分之二的篇幅记述了修建娘娘庙的动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意合伙人徐福存遗留下一大笔资金,且又无亲人领取,于是就用这笔钱和自己筹集到的部分资金修建庙宇为徐福存积累功德。修建娘娘庙工程需要资金6000多吊(约合今人民币195万元)。这一工程报请三岔口招垦总局垦务总理戴鸿钧批示,戴鸿钧表彰这是一项“乐善好义”的举措,批准了这项工程,于是就勒石永远记录这件事。
“奉天省金州附贡生吴毓辰撰文”,撰文者吴毓辰的记载较少,仅在光绪十七年(1891)五月二十九日《三岔口招垦总局穆棱河分局委员、司事、书识、通事、屯总等衔姓花名籍贯缮具清册》有记载,“三岔口招垦总局司事附生吴毓辰,奉天金州正白旗汉军韩道兴佐领下人”。参加府、县考试取得全省乡试资格者称为“生员”、“庠生”(俗称秀才),其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被挑选升入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贡生又分为拔贡、恩贡、副贡、岁贡、优贡,这五贡是通过正常渠道选拔的人才;另有一种是通过纳捐取得的,称例贡、增贡、附贡、廪贡。
“山东莱州府从九品李官云书丹”,书丹者李官云的生平事迹不详。碑文在“当即具情呈请垦务总理戴”后面空出两字,是将戴鸿钧的“鸿钧”两字隐去,这是避讳,展示了百姓对政府官员的尊重。“才本农人”中的“才”字偏离竖行文字的中轴线靠右,应该是表达立碑人的谦卑。
碑刻背景
●
19世纪中叶,由于之前清政府长时期执行封禁东北的治边策略,导致此时中国东北边疆地广人稀、空虚异常,遂使沙皇俄国有机可乘,侵吞东北边疆大片领土。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将东宁瑚布图河以东划归沙俄所有,东宁境内的瑚布图河成为中俄界河。清政府付出重大领土代价之后,开始松动封禁政策,逐步实施“移民实边”,从内地迁移人口充实边境,加强边防力量和开发边疆。
东宁市三岔口镇因位于瑚布图河、绥芬河、大肚川河三河汇合处,早年叫三岔河口,后称三岔口,一直延续至今。
光绪六年(1880),清政府派吴大澂来吉林,协助吉林将军铭安办理边务,吴大澂奏请清政府开放边境,移民实边。光绪七年(1881)十一月,宁古塔候补知县潘明表任放荒委员到三岔河口创办招垦局,清政府派宁古塔副将吴永敖去山东招兵,筹建屯兵营,从此拉开了东宁移民实边的序幕。光绪十五年(1889),三岔口招垦局升格为总局,招垦和屯兵统由招垦总局管理,招垦总局主办委员改称总理。光绪十八年(1892),戴鸿钧接任三岔口招垦总局总理。光绪十九年秋(1893),戴鸿钧调离三岔口招垦总局。农民李万才和徐福存二人应该在光绪十七年或者更早一年来到三岔口招垦局开垦土地,光绪十八年开始筹划并申请修建娘娘庙,光绪十九年四月十八日竣工。
《百世不朽》碑正面、反面
价值
●
《百世不朽》碑诞生在清政府移民实边背景下,碑文记述了三岔口招垦总局移民垦荒生产经营状况,是研究晚清东北边疆移民实边的重要实物资料。碑文开篇引用道教劝善经典《阴骘文》和《觉世真经》,是移民实边政策下的关内价值观和道德观移入的鲜活案例。立碑人李万才在合伙人徐福存病故和联系其家人无果的情况下,有两次机会可以把1500吊资金据为己有,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修建庙宇积累功德,并把这份功德刻在石碑上告诉后人有合伙人徐福存一份,这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经商的优良品质,“百世不朽”四字也承载着立碑人希望精神千年传承的美好愿望。
(作者宋吉富为东宁市博物馆馆长;孙志杰、张洪喜均为东宁市博物馆文博馆员)
投稿邮箱:dzkaogu@163.com
欢迎订阅2024年《大众考古》每期20元
邮发代号:28—448
官方淘宝店:populararchaeology.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