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归镇隶属韶关武江区,地处南岭山脉南麓,因有五座龙状山岭盘成一圈,俗称“五龙归位”,得名“龙归”。龙归镇中南部的龙归盆地属于该镇核心区域,镇政府和14个行政村绝大部分的村小组皆在其中。盆地内的主要河流有南水河、龙归河、续源河3条,其中续源河汇入龙归河,龙归河汇入南水河,南水河汇入北江。
20世纪80年代,文物工作者在盆地内发现14处史前先秦时期遗址,其中旧石器时代遗址1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13处。但当时记载过于简单,位置和遗存特征等重要信息皆较为模糊,以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多数遗址无法确定准确的地点。2022年10月,韶关市公布第一批文物地下埋藏区,龙归埋藏区名列其中。为了摸清龙归盆地史前先秦遗址的分布情况和文化面貌,2023年韶关市博物馆(韶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龙归镇龙归河流域史前先秦遗址考古调查项目。调查发现史前先秦时期遗址17处,其中复查8处,新发现9处。在9处新发现的遗址中,奇石山遗址与茶头脚遗址发现的遗物类型丰富,代表性较强。
奇石山遗址与茶头脚遗址位置
奇石山遗址
奇石山遗址位于龙归镇奇石村奇石山山脚东、南两侧小土坡上。这里是龙归河与续源河交汇形成的冲积平原,石灰岩山体高耸、陡峭,山形奇特,形似一面三角形的旗帜。
遗址分布范围约4000平方米,保存状况较好。本次调查采集到陶纺轮1件,以及大量夹砂灰陶、红陶、白陶碎片,纹饰有弦纹、小方格纹、长方格纹、回纹、曲折纹、叶脉纹、网纹和重圈纹等。奇石山东南侧山壁上有一处岩洞,离地高度约7米。洞穴内部高度较矮,人无法站立,发现一些明清至现代的陶瓷碎片和玻璃瓶残片,未发现史前时期人类活动痕迹。遗址东北部为龙湾村背夫山遗址,东南为高坟墩遗址,西南有茶头脚遗址,西北有董村岭遗址。
奇石山遗址位置(西南—东北)
奇石山遗址陶片纹饰拓片
茶头脚遗址
茶头脚遗址位于奇石村西约600米茶头脚山东侧山坡。这里是龙归河与续源河交汇形成的冲积平原西南边缘,山体为一近似圆形的低矮小山包,西南高,东北低,坡度较小。山上土质以黄色砂质土壤为主,植被以橙树和桉树为主。
遗址分布范围约600平方米,保存状况一般。发现时山坡已被开垦,用来种植橙树。据果园主人介绍,开垦时发现了大量各式碎陶片和墓砖。本次调查在地表采集到席纹、绳纹、网纹、曲尺纹、方格凸点纹、云雷纹、勾连云雷纹等纹饰的陶片,并开探沟发现石戈、石凿、石刮削器等石器。遗址东北约1200米为奇石山遗址,西北约340米为田坑子遗址,西北约1000米为董村岭遗址,西北约1400米为方田村遗址。
茶头脚遗址位置(东南—西北)
石戈,灰色石质,质地坚硬,通体表面磨制光滑、细腻。直内,无阑,内扁平、方正,近似长方体。前部有一圆形对穿孔,孔壁内有密集的螺旋纹,并出现明显错位的台阶痕。一侧并排着一个略大的凹圆环,疑似榫卯结构,用以增强固定力。援体前部斜直稍内收,脊线不明显,两侧边磨成双面刃。锋部呈锐三角形,有明显的凸脊线。
石凿,白色石质,质地坚硬,但易掉粉,通体磨制光滑、细腻。梯形块状,从尾部斜收至刃部。尾部略微破损,顶端为一近似长方形的打击面。两侧边磨制成长方形。刃部为双面刃,一侧略窄。
石刮削器为灰色石质,质地坚硬,两侧磨制光滑、细腻。刃部为双面刃,前部和后部缺失。背部粗糙,未经磨制。
茶头脚遗址陶片纹饰拓片
年代及其他问题
本次调查的侧重点在于搜寻地表遗物,确定遗址位置,采集到的遗物标本除几件石器外,基本是陶器碎片,因此仅能通过这些器物推断遗址年代,难免有所偏颇。不过参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岩研究员对广东地区印纹陶发展脉络的研究成果,我们还是尝试推断一下这两个新发现遗址的大致年代。
奇石山遗址发现的夹粗砂灰陶内壁发黑,可能与当地的黑色土质有关,或者烧成温度不够,总体与石峡遗址、蒲杓岭遗址十分相似,具有明显的石峡文化夹砂粗陶的特征。夹粗砂白陶和刻划长方格纹陶片也与石峡文化早期陶器的特点较吻合。据此推断奇石山遗址的年代上限可到石峡文化早期,与蒲杓岭遗址同期或稍晚。叶脉纹、重圈纹、席纹、复线菱格凸点纹、长方格纹和近似水波纹的钝角曲折纹都是石峡文化第三期的典型纹饰,也常见于虎头铺文化,在龙归镇圆墩岭遗址中亦有发现,但却未发现石峡文化晚期和虎头铺文化典型的附加堆纹与几何印纹组合的纹样。值得一提的是,奇石山遗址的白陶数量较多,且有疑似方形器的存在,这在龙归河流域其他遗址中未曾发现。小方格纹和菱格凸块纹则多见于石峡文化第四期,在博罗横岭山一期的墓葬中也有发现,但未发现夔纹。由此我们认为遗址的年代下限可至石峡文化第四期稍早阶段,大致相当于商周之际,是否能到西周时期尚有待考证。遗址位于龙归河与续源河交汇处,地理环境优越,遗物类型丰富,延续时间较长,基本涵盖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各个阶段,可能在该区域内具有重要地位,值得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茶头脚遗址的窄长身石凿与石峡文化第三期A型石凿较为相似。直内无阑直援石戈,与饶平出土的标本极为相似,属于浮滨文化的器形,在流传至龙归河流域后,又衍化出了自身的特点。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邱立诚研究员认为浮滨文化的年代最早不会越过商代,最晚不会晚于西周。同时,遗址发现的重圈纹、长方格纹、席纹等纹饰与奇石山遗址的极为相似,属于石峡文化第三期的典型纹饰,但同样未发现虎头铺文化典型的附加堆纹组合纹样。由此可见,遗址的年代上限要晚于圆墩岭遗址第一期,最多能到商代早期。云雷纹和方格凸点纹也是石峡文化第三期中常见的纹饰,同时也见于村头文化中商阶段,说明该遗址的年代下限要略早于夔纹陶出现的时间,可能是商代晚期。
以往认为,浮滨文化主要分布于粤东与闽西南地区,即西至广东普宁,北达大埔和福建南靖,东在福建龙海、长泰一线,广东南澳等岛屿也属其分布范围。浮滨文化的器物,如釉陶大口尊、壶、豆、罐和石戈等,通过迁徙携带或贸易等途径,到达广东的和平、博罗、增城、深圳、珠海、中山以及香港等地。本次调查首次在粤北地区发现完整的浮滨文化石戈,说明至晚在商代中晚期,浮滨文化已流传到粤北龙归河流域。结合新石器时代晚期主体同在粤东地区的虎头铺文化类型在粤北地区的传播,以及西周时期粤北地区夔纹陶与博罗横岭山遗址所出的相似性来看,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粤北与粤东之间必定有一个长期稳定的交流贸易通道。我们推测可能是从榕江通过东江、新丰江,再进入北江,博罗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总而言之,奇石山遗址和茶头脚遗址的发现为粤北地区史前先秦时期的考古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材料。
(作者李衡华为韶关市博物馆〈韶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王晓宏为韶关市博物馆〈韶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馆员)
投稿邮箱:dzkaogu@163.com
欢迎订阅2024年《大众考古》每期20元
邮发代号:28—448
官方淘宝店:populararchaeology.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