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考古》2024年10月刊考古信息集锦

文摘   2024-11-21 17:09   江苏  


考古信息集锦


本条信息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10月刊



穷物理


人类叙事性岩画出现比之前认为的更久远

Nature 近期发表了一项印尼苏拉威西岛洞穴岩画测年的新成果。先前的测年研究表明,苏拉威西岛 Maros-Pangkep 石灰岩洞穴拥有一些已知最古老的岩石艺术。科学家运用一种新技术,测得苏拉威西岛一幅描绘人与野猪互动场景的岩画年代至少可以追溯至 5.12 万年前,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所报道的最早的叙事性洞穴艺术。在艺术作品中描绘人和动物以及使用构图场景,比此前认为的更为久远。NaturePortfolio


淮河中游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人群迁移

淮河中游地区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重要分布区,其人群来源尚缺乏实证性研究。研究聚焦于淮河中游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先民的出生地和迁移问题,对阜阳岳家湖、蚌埠中杨和泗洪赵庄遗址出土的人类牙齿和骨骼进行了锶、碳和氧同位素分析,发现 3 个遗址均存在从外地迁徙到当地的个体。他们的迁徙发生在幼年或少年时期,很可能来自鲁南苏北和淮河以南地区。这一结果实证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大规模人群西迁的历史。移民不仅直接导致了淮河中游地区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突然兴盛,同时也对中原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吴晓桐等,《江汉考古》2024 年第 4 期)


仰韶文化晚期大口尖底器的酿酒功能

仰韶文化流行一种大口尖底器,器形大小不一,有些器壁上有小孔,其中大型者往往用作瓮棺,因此一般认为是专门制作的葬具。研究者对偃师灰嘴出土的一件仰韶晚期大口缸内壁的残留物进行了微化石分析,发现大量淀粉粒、植硅体、红麴霉菌及酵母细胞。可见该器为酿酒器,酿酒方法是麴酒,可能是利用红麴霉和大米制麴。酿酒原料包括大米、黍、薏苡、豆类、山药、百合及其他根块植物。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大口尖底器所具有的典型形态特征—大口、有小孔和施附加堆纹—符合酿酒和储酒的需要。这些设计有助于快速发酵,有效封口以及方便过滤和转移酒液。用于瓮棺的大型器的原始首要功能为酿酒和储酒,用作瓮棺只是其第二功能。仰韶晚期处于地区性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一些形制相似的大口尖底瓶出现在相距 1000 多公里的遗址中,是这时期社会复杂化进程加剧的反映。(刘莉等,《华夏考古》2024 年第 4 期)


唐宋时期肉食消费的动物考古学证据

先秦时期,所饲“六畜”与所食“六膳”已是不同概念。至迟到唐宋,延续至今的猪、羊、鸡、牛加之水生动物的肉食组合基本形成,但肉食消费模式存在明显地域差异。相较于羊肉在华北区西部、北部自上而下肉食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在华北区南部、东北区尤其华中区始终都更倾向猪肉的食用。(邓惠,《南方文物》2024 年第3 期)



知文明

犍陀罗涅槃和荼毗雕刻与部派佛教的关系

大约自公元前4世纪中期开始,佛教教团内部对经律认识的分歧开始加大,进而分裂为十八部派。汉译《长阿含经》和《佛本行集经》两部佛经均为法藏部所传,根据已知的犍陀罗语铭刻和写本,公元2—3世纪法藏部在西北印度或大犍陀罗地区地位突出。由文献所载佛陀耶舍和阔那崛多的活动时间推定,大犍陀罗地区至少在公元392—559年间仍流行或杂行法藏部。犍陀罗出土的佛传浮雕,尤其涅槃和荼毗题材与汉译《长阿含经·游行经》关系极为密切,这也从图像学角度证实了犍陀罗地区的确流行过法藏部。(李聿骐,《故宫博物院院刊》2024年第9期)

 

昭穆异列—北朝家族墓地秩序

北朝时期,家族聚葬盛行,河北、河南、陕西和山东等地发现多处北朝家族墓地。墓地排葬方式以多行分辈排列制为主,规范的多行分辈排列制表现出较强的秩序性,遵循着“昭与昭齿,穆与穆齿”“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的昭穆异列原则。这—原则是对“父昭子穆”葬地秩序的发展,是在“父子有别”这一直系秩序的前提下,兼及旁系兄弟而发展出的墓地秩序。(付江凤,《华夏考古》2024年第1期)

 

从元代泉州印度教龛状石刻看泉州多元文化的共处形态

10—14世纪的泉州多元文化荟萃,来自国内不同民族地区的习俗、海外不同国家的宗教以及本土传统文化汇集在一个并不太大的空间里,各种异质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接触,共存模式独具特色。多元文化共处的状况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在许多方面,留存下来的除了少量的文献记载外,艺术作品或许是最重要和直接的表达。泉州元代印度教石刻正是其时难得的异文化雕刻作品,其中,图像组成最为复杂的是五方龛状石刻,其上含有多种艺术元素,这些元素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既有独立存在的,也有借用的,还有重新组合创作的。制作者创作出来的图像,不仅代表了其个人的心理状态,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时的社会共识。(吴燕玲、王丽明,《国际汉学》2024年第4期)


读天下

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等3项考古最新进展。皇朝墩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9300—8000年,发现有台地、环壕及水稻田等重要遗迹,揭示了上山文化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的稻作农业聚落,是长江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生动缩影。草堰港遗址年代距今约7200—6900年,为江淮东部已知最早的新石器遗址,特殊的低海拔湿地饱水埋藏环境使得大量有机质遗物得以完好保留,发现有陶、骨、石、木、玉、蚌等各类遗物2800余件,文化面貌新颖、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填补了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空白。八里桥遗址是豫南地区已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二里头文化聚落,探明有多条沟类遗迹将遗址南部划分为5个区域,发现有大型夯土基址、祭祀坑等重要遗迹,出土有陶器、玉器、绿松石器等遗物,为探索夏文化地方城邑聚落形态、社会结构提供了新线索,是夏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李瑞,国家文物局网站)

 

国家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项目在洛阳奠基

9月21日,国家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项目奠基仪式在洛阳二里头遗址举行。国家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项目位于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致力建设成为集考古研究、文物保护、成果展示、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平台。(文宣,国家文物局网站)

 

北京明清考古研究中心成立

北京明清考古研究中心近日揭牌成立,中心由故宫博物院考古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昌平区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合作建立,将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合作研究、共同培养人才等措施,合作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交叉研究,推动明清时期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发掘、保护及活化利用。各单位将合作建立考古成果数据库,依托北京市域范围内不同点位的考古勘探和发掘所摸清的城址、园址等格局信息、建筑群组形制信息,建立“一张图”式信息载体,为考古、历史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北京快闻微信)


投稿邮箱:dzkaogu@163.com

欢迎订阅2024年《大众考古》每期20元

邮发代号:28—448

官方淘宝店:populararchaeology.taobao.com/


大众考古
《大众考古》作为面向社会大众兼具专业权威的科学普及性文化期刊,旨在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知有关人类文化及文明,特别是中华文化及文明的创造与发展历程,以唤起全民对文化遗产及传统文明的理解、尊重、保护、传承、发展意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