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巍峰:物鉴甲午 感怀英贤 刘公岛上的文物与爱国将领

文摘   2024-11-13 17:04   江苏  

物鉴甲午 感怀英贤

刘公岛上的文物与爱国将领

文 图 / 刘巍峰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5月刊


●●●甲午战争时期海军公所全貌,日军占领刘公岛后战地摄影记者在公所后半山腰拍摄,比较全面反映了建筑规模


刘公岛是北洋海军的诞生地、甲午战争的古战场。130年前,众多先烈前贤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将生死置之度外,抵抗外来侵略,他们的豪情壮志可歌可泣,英雄事迹更是令人钦佩,成为今人和后人学习的重要精神遗产。北洋海军的覆没,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永久的耻辱和惨痛的教训,也留下了无尽的反思和有益的警示。北洋海军标志性建筑、残存的古炮台,海底打捞出的水锈迹斑斑的铁甲、炮弹,将士后裔捐赠的遗物等,这些珍贵的文物无不向我们诉说着130年前轰轰烈烈的激荡岁月,也展现了那些为国捐躯的将领的爱国情怀和忠于职守的军人风范。

 

海军公所 清代提督驻节之地

 

中国近代海军是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之后,被动地、异常艰难地开始建设。北洋海防和北洋海军则是在日本出兵侵占台湾、并吞琉球王国、舰炮轰开朝鲜大门之后,清政府才被迫考虑建设的。时任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的李鸿章组织购买军舰弹药,培养海军人才,建造海防设施,创办军工企业。为了加快建设速度,还高薪聘请西方的专业人才,全力以赴、高效快速地将北洋海军创办起来。

海军公所正门

 

海军公所位于刘公岛南坡,坐北朝南,背山面海,为北洋海军提督及总兵、副将、参将们议事办公之地,是北洋海军最高指挥机构。因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此驻节,所以又称北洋海军提督署,民间还称之为“水师衙门”和“丁公府”。海军公所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是威海卫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

 

清光绪九年(1883),清政府筹办北洋海军,辟大连湾、旅顺口、威海卫、胶州湾为屯泊口岸,选择威海卫刘公岛为基地。北洋海军正式成军于1888年,同年颁布的《北洋海军章程》规定:“设北洋海军提督一员统领全军操防事宜,归北洋大臣节制调遣,设威海行营以为提督办公之所。”

 

海军公所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呈长方形布局,砖木举架结构,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构造方式。每进院落由中厅、东西侧厅和东西厢房组成。前、中、后院中厅分别为礼仪厅、议事厅、祭祀厅,均为七檩前后廊硬山建筑。东、西跨院有长廊贯通,迂曲缦回,与陪厅、厢房连成一体。建筑群整体错落有序、曲折多变,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风格。

一进院中厅是北洋海军高级将领恭接皇帝谕旨、参拜来此视察的王公大臣及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

 礼仪厅复原陈列展示

三进院中厅为祭祀厅,是北洋海军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北洋海军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妈祖信仰,祭祀厅内供奉着妈祖神位


北洋海军成军后,北洋大臣李鸿章分别于1891年和1894年来威海卫校阅海防,即在礼仪厅举行重大礼仪活动。院内东南角建有演武厅,空间宽阔,内有挑檐式舞台一座,1891年,李鸿章曾在此厅观礼,并在厅前检阅舰队操演。

 

在海军公所朱漆正门上方,悬挂着李鸿章所题“海军公所”匾额,两侧门柱上的楹联“万里天风永靖鲸鲵波浪,三山海日照来龙虎云雷”,是李鸿章1894年5月21日来威海卫校阅海军时题写。三开大门上六尊“秦琼、尉迟敬德”门神像,沥粉贴金,威严肃立。

 

大门东西两侧各置角楼,飞檐翘角,漆柱置顶,为北洋海军庆祝大典和迎送宾客时鸣金奏乐而设。角楼外建东、西辕门。门前广场树立刁斗旗杆两支,悬挂黄龙旗。西辕门以西20米处,有英租时期建造的瞭望楼一座,用以观察港内舰船活动情况。

英租早期,华勇营士兵在海军公所正门前合影(摄于 1900 年代)


甲午战争后,海军公所被日军占据两年半。英租威海卫期间(1898—1930),刘公岛成为英国海军的避暑和疗养胜地。大清的海军衙门被当作英军食堂、酒吧、俱乐部,沦落为英国殖民者的勾栏瓦肆之地。不过虽然英国人对海军公所部分建筑结构略有改动,但整体建筑依然保存了海军公所的面貌。

 

1938年,侵华日军占领威海后,伪海军基地司令部设在这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海军训练部队进驻。1988年,海军公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驻军管理时的海军公所全貌(摄于 1983 年)

 

如今的海军公所进行了原状复原,陈列了仿制古典家具300余件、历史塑像18尊、各类文物200余件,以及瓷器、字画、楹联、枪械等辅助展品1500余件,真实再现了北洋海军鼎盛时期海军衙门的风貌。

 

日岛残炮 海上堡垒不辱使命

 

在海军公所正门台阶下,陈列有一门残炮及其炮架,分别置于东西两侧。炮筒已经在甲午战争中残失,只剩庞大的炮身与炮架,每一寸斑驳的铁锈都在向游人诉说着逝去的历史。它们就是当时日岛炮台的主炮,200毫米口径仿英国阿姆斯特朗式地阱炮。

甲午战争后残损的日岛炮台 200 毫米主炮

陈列在海军公所门口的日岛地阱残炮


该炮由江南制造总局制造,1895年2月7日在威海卫战役的激烈炮战中,炮管被龙庙嘴炮台日军发射的炮弹炸断,被迫弃用。日军占领刘公岛后,将威海卫各炮台的可用火炮拆卸运回日本,该残炮可能因失去武器价值而被遗弃。大炮炮身上铸有江南制造总局圆形团龙徽记,中心为团龙图案,外周文字“江南制造总局”“光绪XX年制造”等字样,现因锈蚀已经模糊不清。

 

地阱炮主要由炮管、上炮架(左右2片)、下炮架及底座构成,上炮架侧面呈长椭圆纺锤形,连结炮管与下炮架,通过液压装置驱动上炮架,实现炮管的上下升降动作。

 

甲午海战期间,30名北洋海军将士以8门大炮抗击日军25艘军舰的轮番攻击,坚守了8个昼夜,取得了甲午海战中少有的一场“令日军胆寒的胜仗”。此战就发生在威海人所熟悉的日岛。日岛位于刘公岛南2海里处,原为露出海面的一片礁石,远远望去好似衣裳漂浮在海中,古称“衣岛”,因在威海市区向东海湾远眺,它恰处东方日出方位,再加上威海方言中的“衣”与“日”两字同音,清初改叫“日岛”。日岛东西长约120米,南北宽约80米,岸线不足千米,面积仅有一个足球场大小。当时率军坚守的北洋海军将领是时任康济舰管带、民国时期官至海军总长的萨镇冰。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首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军委委员等职,也是唯一看到新中国成立的北洋海军将领。

 

1888年,北洋海军在威海湾沿岸和刘公岛上部署炮台多所,以此构筑“炮”“舰”协防的海防屏障。日岛是威海地区第一个人造岛屿,由威海湾南岸的清巩军负责修筑,不断扩大面积并将其加高,筑成近圆形,岛上修筑地阱炮台,远远望去,如同天然形成。

日岛炮台主炮位(邹本东摄)

日岛炮台鸟瞰(邹本东摄)

 

日岛炮台基本呈圆形,高出海平面约14米,筑有炮位、掩体、火药库、护坡墙等。炮位有2个大地阱,设置200毫米口径地阱炮2门,还有口径120毫米平射炮2门,口径65毫米平射炮4门,与刘公岛上6座炮台共同构成最前沿的一道屏障。

 

日岛备受李鸿章的关注。他在勘察各口岸海防奏折中特意提到了日岛,提议修建铁甲炮台一座,建成后,他亲自乘小火轮勘视基址。李鸿章在1891年奏校阅海军事折中称“臣等于十七日至黄岛,次日至日岛实验地阱大炮,于隔海里外置靶,一击而中,瞬息升降,灵准非常”,此时的清政府也为威海卫沿海布有如此坚固的防御壁垒而深感海疆之安宁。

1898 年登日岛考察的英国海军官员


1895年1月30日,日军占领了威海卫以及威海湾南北两岸的诸多炮台,随后对刘公岛及港内的北洋舰队发起了全面进攻。日岛炮台有3名外国人、40名步兵和25名水兵防守,在日军强大炮火攻击下,为加强日岛防御力量,丁汝昌特令康济舰管带萨镇冰临危受命,率领30名水兵到日岛镇守,适值寒冬腊月,狂风呼啸、滴水成冰,萨镇冰与众水兵不畏艰辛,开启了长达8昼夜的浴血奋战。

 

萨镇冰在此前近20年的海军生涯中,无论是教授学生,还是管带大小舰艇,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带领水兵驻守日岛炮台还是他从军以来的第一次。日岛没有淡水、粮食、蔬菜,守军所需物资全靠刘公岛和威海湾南岸供应。2月7日,日军扶桑、筑紫等25艘舰艇轮番向日岛轰击,已被日军占领的威海湾南岸各炮台也向日岛猛轰不已。萨镇冰激励水兵坚守岗位,誓死拼战,刘公岛上的炮台也频频发炮支援,双方展开了异常激烈的炮战。据香港《孖刺新闻》战地记者肯宁咸报道,由于地阱炮没有反射镜,所以需要人在炮台外面引导射击方向,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但年轻的水兵毫不畏惧,受伤后裹伤再战,多次击中日舰扶桑和筑紫。

日岛炮台内部构造(2015 年拍摄)

 

日军战史资料记载:“此役,敌炮台颇能战。以八门大炮抗击我舰队二十余艘,运转巧妙,猛射我各舰。”日本海军遭此打击,气焰受挫,只得暂时停止进攻。虽然打退了日军一次次进攻,但守岛官兵伤亡很大,火药库被炮火炸毁,驻军营房被炸塌,一座地阱炮的炮管被南帮炮台群射出的一枚大口径穿甲弹拦腰击断。沉重的炮管一头栽在炮台底部,受其影响,另一门地阱炮也无法正常使用。

 

由此,日岛炮台已经失去抗敌作用。丁汝昌不得不下令放弃该炮台,萨镇冰只好奉命撤回刘公岛。

 

甲午战后,日军占领日岛炮台,除拆毁大炮外,还对炮台建筑进行了破坏,弹药库在战时已被炸毁。但日岛炮台整体还算完好,特别是炮台正大门以及连接炮位和弹药库的隧道基本无损。之后炮台被废弃,英国强租威海卫期间,英军曾经上岛考察但没有加以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岛炮台因年久失修,破坏坍塌更加严重。1988年,日岛炮台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对其进行了修复。陈展在海军公所门口的残炮和炮架为国家一级文物,时刻警醒着来此参观者。

 

功德石碑 岛民敬献海陆镇守

 

北洋海军时期,刘公岛曾有“柔远安迩”“治军爱民”“军肃民安”三块石碑,是刘公岛绅商分别为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和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敬献的功德碑。而今,熟悉刘公岛的人都知道,只能看到其中两块,竖立在海军公所西50米龙王庙东厢房内,分别是“柔远安迩”和“治军爱民”。

陈列在刘公岛龙王庙东厢房的“柔远安迩” “治军爱民”石碑

 

记功载德或颂扬政绩的碑通称“功德碑”。对于碑主来说,功德碑是褒奖和颂扬,对于当时和后世则是楷模和榜样。

 

“柔远安迩”碑制作于1890年,花岗岩质地,通高160厘米,宽50厘米,厚15厘米。碑正面中间刻大字楷书,右侧上款题为“钦命头品顶戴海军提督总统全军西林巴图鲁丁老军门禹亭次章德政碑”,左侧下款题为“光绪十六年孟夏,刘公岛绅商敬立”。

 

丁汝昌(1836—1895),安徽合肥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太平军大势已去时被迫随队归顺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的作战,官至记名提督。1879年被李鸿章调任北洋海防差用,至北洋海军1888年成军,已逾10个年头。期间丁汝昌亲率北洋海军官兵200余人赶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后来乘坐大铁舰,历经风涛洗礼,周历了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地。北洋海军入驻威海卫以后,一时间威海卫外无骚扰,内无盗匪,敬颂丁汝昌的“柔远安迩”碑确属实至名归。

 

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丁汝昌积极主战。黄海激战中,他身负重伤,仍坐镇定远舰督战。旅顺危急时,他亲至天津,请求率海军救援,遭李鸿章斥责:“汝善在威海守汝数只船勿失,余非汝事也!”旅顺失陷,他被弹劾,留职赎罪。日军在龙须岛登陆时,他再次请求率舰迎击。李鸿章命令:“不许出战,不得轻离威海一步”,“如违令进战,虽胜亦罪”。丁汝昌力守威海港,苦心筹划御敌防务,清理转移海军文卷,储粮于岛上以备固守,焚毁港内木船以免敌用,议毁龙庙嘴炮台以防资敌,并屡次击退来犯之敌。当日本陆军攻占摩天岭时,他派出舰艇驶近南岸,突放排炮,击中敌群,日军少将大寺安纯等当即毙命。当守南岸巩军七八百人被日军围困时,他亲登靖远舰指挥,发炮救援,使敌军死伤惨重,巩军得以突围。在南北帮炮台失陷之际,他派出敢死队炸毁赵北嘴和北帮各炮台及弹药库。

 

刘公岛被围后,他严词拒绝日将伊东祐亨的劝降,说:“余决不弃报国大义,今唯一死以尽臣职。”在最后危急时刻,洋员浩威、马格禄和营务处候补道牛昶昞等相互勾结,煽动兵变,逼他投降。他愤然说道:“我知事必出此,然我必先死,断不能坐睹此事。”当他得知陆上援军无望,于1895年2月12日晨自杀殉国。“治军爱民”碑,花岗岩石质,高167厘米,宽54厘米,厚17厘米。碑体表面磨光,上部两角抹角。正面中间刻大字楷书“治军爱民”,右侧上款题有“统领北洋护军正副等营□□□德三次章公政碑”,左侧下款题为“光绪十六年孟夏,刘公岛绅商敬立”。

刘公岛三官庙旁的“军肃民安”碑

 

张文宣(1850—1895),字德三,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以武进士入行伍,1880年冬,旅顺设防,李鸿章调张文宣管带亲军副营,驻防旅顺修筑黄金山炮台。1887年,威海设防,张文宣被调防至威海,率亲军正、副两营驻刘公岛。当时威海卫(特别是刘公岛)黎民百姓,久处于海防前沿,长期存有恐惧心理。张文宣身为北洋护军统领和管理刘公岛的最高行政长官,治军爱民,不仅对百姓没有惊扰,反而使户户都有一种安全感,还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实事和好事,赢得了老百姓的信赖和爱戴。甲午战争中,张文宣战至弹尽援绝,宁死不降,于1895年2月12日自杀殉国。

张文宣督建的黄岛炮台,装备240毫米重炮4门

 

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日军占据刘公岛,三块功德碑便从显赫的位置上倒了下来,蒙受泥尘。“柔远安迩”碑在英租时期被一名英殖民当局雇佣的文书、名叫邵景耀的荣成人安置于岛内龙王庙东厢,得以保存下来。“治军爱民”碑被埋在岛内水师学堂前,后被挖出亦安放于庙内,两块功德碑有了归宿,而“军肃民安”碑则遗失在历史岁月中,至今无从找寻。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文物局2023年7月14日发布全国《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威海“柔远安迩”“治军爱民”两碑与“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均被列入该名录,名录的发布,对碑刻文物的保护、管理、研究、利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甲午战争至今已经130年,其人其事也早已载入史册,时至今日,岛上的文物历尽磨难留存下来,无声地向人叙说着那动人魂魄的历史往事,启发着人们去认真思索。

 

(作者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投稿邮箱:dzkaogu@163.com

欢迎订阅2024年《大众考古》每期20元

邮发代号:28—448

官方淘宝店:populararchaeology.taobao.com/

大众考古
《大众考古》作为面向社会大众兼具专业权威的科学普及性文化期刊,旨在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知有关人类文化及文明,特别是中华文化及文明的创造与发展历程,以唤起全民对文化遗产及传统文明的理解、尊重、保护、传承、发展意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