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越认知与情感的拉扯(上)——随师笔记

文摘   2024-06-03 19:25   江苏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如果只知道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藉此以赚取更多的财富,但是思维模式却不曾提升、追求的目标也没改变,那么,对于“人生价值”而言可说是毫无帮助。原因就在于,我们运用精进的技术与能力究竟想要做什么呢?例如:一个小偷,精进了他的能力与技术,如果他还是继续当小偷,那也只不过是从小偷变成神偷罢了,他依然还是个贼啊!

所以,改变或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技术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改变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改变我们的生命到底要做什么!修行也是这样。

人的一生都是在面对生活、了解生活、做出选择,然后依着选择做出行动;接着又是同样的要面对、了解、选择、行动。就是在如此不停、反复的过程当中,形成了这一生。在这一连串的面对、了解、选择、行动的过程中,请问你有觉察到、有真正的知道吗?

人类是高智能的生物,在面对与了解之间彼此差异不大,但在做出选择与行动之间的差距,则因人而异,而这些差异,就表现在认知与感情之间的拉扯。你的认知上觉得“这个可能比较好,那个可能比较不好”,你的认知可能是妥善的;但你的感情却不一定会与认知相配,会在那边拉拉扯扯。所以认知和行动间差距的大小,就是在认知与感情(情绪)的拉扯上来呈现。因此,认知与行为之间的距离,每个人都不一样,当然也就形成不一样的人生。

我们常常会受到感情、感觉、情绪的影响。感情是什么?感情或情绪其实有一个标准模式,什么样的标准模式呢?——符合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利益就开心;不符合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利益就讨厌。就像绿灯、红灯一样的简单,没有太复杂。我们很多的感觉、情绪与感情反应也一样,既实时又直接,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就是当下、实时的反应与行动,如此,才符合生存的需要。

地球上这么多的生物,高智能的生物其实并不多,人类在地球上算是顶端高智能的生物。想想看,在地球上智能金字塔顶端的人类,身上却带着跟单细胞生物一样的基本反应,这种直接的反应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DNA。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的生物到高智能的生物,基本上都是生存反应,而且是直接的、直觉性的反应,快速且重在当前,不需太长远的思考,着重的就是“有利则趋向,不利则反向”的当下生存反应,这都是为了生存的需要。

这种“有利则趋向,不利则反向”的当下生存反应,在生物身上发展历史最长、最久的,就是人类的感情和情绪反应,它的力量很强大!而智能(智慧)则是慢慢演化发展起来的,逐渐地使人类脑容量越来越大,但它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比起情绪与感情的发展来说,它的历史实在很短、它的力量也不大。我们常说的天人交战,其实就是理智与情绪或感情的拉扯,绝大多数是感情与情绪拉赢了理智,为什么?因为它发展的历史比较久、力量也比较强大。

面对一个情境,观察、了解它,这是智能的工作;了解后,要做出选择的时候,感情就参与了,所以,当一个人“知道什么”是一回事,“做出选择”则是另外一回事。当很多的感情、心情与情绪的因素参与在其中时,我们不一定会依照智能判断做出选择。做出选择以后,到行动之间,这当中又有更多个人的利害、需求,牵扯着感情在里面,它的距离可能更大。

无论是修养或是修行,都是我们的认知在和情绪或感情做拉扯。而这种情绪、感情,都是和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利害有关。所以佛法常常讲要“以智导情”,以智慧来引导感情,说来容易做来难。因为感情在生物的发展史上,发生与影响的岁月太久了,几乎可以说从有生物开始时它就开始发展。从基本的生化反应开始,到现在我们身体也有很多是生化反应,譬如心跳、脉搏、呼吸,它是依据身体的生化反应来调控的,并非由理智来调控。所以修养也好、修行也罢,都是智能和情绪、感情、感觉的拉扯。如果我们的认知和情绪、感情、心情不一致,那么,这正是我们得要修行的所在。……待续

本文由书记组整理自2024年4月10日随佛长老于内觉禅林对僧众开示的部分内容。

欢迎转发朋友圈,利益更多人

● 修行的提升,有时候在一念之间

● 双赢的思维,让人际关系更宽广

●  看待“无常”的三种心态

●  学佛人过好日子,就是安逸懈怠吗?

 中道僧团官网

   原始佛法

  人间佛教 


华人原始佛法
推广原始佛法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