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不治将恐深?解毒银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的观察指标、可能性和对策

财富   2024-10-28 16:31   中国香港  

就如同医生是根据血压/血糖/血脂数据判断患者有没有三高,根据甲状腺/乳房结节数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相关癌症,宏观经济分析师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根据各类数据来评估各国经济/金融系统的“鲁棒性”(robustness,这是个傻X翻译,如翻译成“稳健性”会好得多)。

就神州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这个话题,财迷看过大量报告和网络文章,发现体制内的经济学家及分析师们就此颇为踌躇,不敢过多置(据说就连日本那几十年也不能细聊),体制外的财经自媒体分析者又经常拿着芝麻当西瓜,渲染危机以吸睛,很不严谨,所以悍然决定就此自行做一番探索。在阅读了不少论文,并整理了一些数据之后,财迷终有此文。

当然,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金融数据,似乎确凿要比医生分析患者的病理数据难度要大得多——病理数据起码不会有注水,更不会有微观感受和宏观数据出现背离的诡异情景,需要整理的数据也没有那么繁杂。所以,财迷的尝试或许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我们仍然值得就此做一个尝试——毕竟,神州银行业的“鲁棒性”关系到我等草民的存款甚至“货币之锚”,我等草民如果能够就此看清形势,提前布置,或许就可以平安渡过未来可能的风浪。


具体请见如下内容:


ONE.银行业发生系统性风险的观察指标


银行是神州的金融中枢,如果银行系统(尤其是几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发生“大件事”,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神州出现系统性风险。


那么,神马会导致银行系统出现“大件事”?


窃以为路径主要有二:


其一,出现大量呆坏账,导致大量银行资不抵债。


其二,利润不足以覆盖成本,导致银行业开始出现大面积亏损。


这两条路径,前者可以用资产利润率这一指标来观察。因为呆坏账会导致银行无法收回部分或全部应收账款,这会直接减少银行营业收入,进而影响利润。由于营业收入是计算利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呆坏账会间接影响到银行的利润水平


后者可以用净息差(或称净利差)这一指标来观察。因为神州银行如果要想活下去,就必须维持利差。《时代金融》杂志2014年第五期的一篇论文,开篇第一句话就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就是净利差”:

另外,《时代金融》2016年第十八期的一篇论文称神州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比在70%以上,远高于欧美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

这里,我们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银行净息(利)差——学术界对于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定义并未取得统一的认识。Brock和Suarez(2000) 提出了三组狭义和广义上关于净利差的测算公式,其中一组为SP3w=(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总资产。盛松成和童士清(2007)指出,SP3w能合理地反映商业银行的实际利差水平以及管理水平,是国外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指标。


Valverde和Fernández (2007) 进一步提出更广意义上的银行会计利差和反映市场势力的勒纳指数。勒纳指数=(总资产-边际成本)/总资产价格,其中总资产价格=(利息收益+ 非利息收益)/(总资产+中间业务),边际成本是产出的贷款边际成本。


综上,银行净利差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义是:银行净利差=(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总资产,并综合考虑勒纳指数——这更能反映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实际利差水平及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


至于我等草民,将之理解为银行净息差=(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总资产,也无不可。


TWO.银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


就神州银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相关数据可见下图——第一张图是神州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趋势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图看不清请点击放大并横屏看高清图,下同)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和2018年的高光时刻(1.05%)相比,现在神州银行的净利润率降到了0.74%,降幅为29.5%。


第二张图是神州商业银行的净息差趋势(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图看不清请点击放大并横屏看高清图,下同):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和2019年的高光时刻(2.2%)相比,2024年一季度,神州银行的净息差下降到了1.54%。较2023年四季度的1.69%下滑15个基点,再创历史新低。


据媒体报道,国有大行、民营银行净息差下滑最为明显,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净息差均低于行业均值。根据六大行一季度财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储蓄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48%、1.44%、1.44%、1.57%、1.27%、1.92%。这意味着六大国有银行,仅剩储蓄银行净息差高于1.8%的警戒线——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警戒线是1.6%,但很不幸的是,六大国有银行,也只有储蓄银行警戒线高于1.6%。


最令人吃惊的是交通银行——净息差仅剩1.27%,而在2021年,交通银行净息差还高达2.07%,按照这样的速度,交通银行的净息差恐怕很快就会跌破1%关口。


综上, 一旦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和净息差继续下降趋势,则银行业的利润将会无法覆盖成本,陷入持续亏损之中。如果这个趋势无法得到扭转,那么银行业陷入系统性风险,恐怕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THREE. 银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原因


辣么,那些因素会导致神州银行业的净利润/净息差出现大幅下降,并成为系统性风险可能的诱因?


窃以为除了A)房价持续下行,导致神州全要素生产率和投资回报率持续下降之外,另一个可能的诱因是 B)神州银行业盈利渠道太过单一。商业银行的传统功用就是吸收短期存款,发出长期贷款,从中收取利差。但是,后来的欧美银行都发展为混业经营,可以做投资银行做的事情来搵钱。投资银行搵钱的门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财务顾问的收入、承销股票和债券的收入、做市交易的收入以及直接投资带来的收入——实际上,在欧美国家,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概念基本没有区别——许多投资银行的注册名其实都是某某证券公司,从事的都是一档子事。

另外,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还可以有更多中间业务收入。这些服务通常包括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委托代理业务、咨询证明业务、顾问业务、担保承诺业务、保函业务、托管业务、外汇业务等。


米帝曾有一段时间是分业经营——米帝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规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必须分开经营。商业银行可以收储,但是不可以承销;投资银行可以承销,但是不能收储。分业经营主要是为了防止银行拿储户的钱借给别人或者自己去炒股,从而埋下制造金融危机的炸弹。摩根斯坦利(投行)就在这个法令的规定下从摩根大通被拆分了出去。1999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被废除,在米帝,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已经可以混业经营。


但神州银行业则和经历过楼市大跌的日本银行业一样,向1933年的米帝银行学习,只准分业经营,原因是1990年代的乱象让雄鸡诺夫害怕混业经营直接让银行业放烟花。如今神州四大行的商业银行业务/投行业务通过银行集团模式分开运作。比如中银的投行业务大部分是由其子公司“中银国际”来做的。而操盘手和分蛋糕者包括但不限于下面这位:

由于神州银行系统没法靠混业经营赚钱(这一块的蛋糕已被大佬们拿走),这就导致国内银行只能靠净息差来赚钱。


除了神州银行业赚钱渠道单一这个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是C)神州银行业一直靠着垄断躺赢,不思进取。


国外的存款利率和放款利率都是自由竞争的。财迷所在的香江渔村就有几千家银行,米帝更是有数万家银行,所以银行之间竞相提高存款利率争取储户,降低放款利率争取企业。带来的结果就是利差变小。神州由于贷款和存款的利率都不是自由竞争,商业银行一度可以吃到3%左右的利差——这在发达国家/地区银行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比如渔村银行的净息差也就1.5%左右。


这种垄断的后果就是神州银行一直躺在房奴的身上赢麻——银行业收入的最优质也是最主要的来源即为在过去二十几年来不断加杠杆的数亿神州房奴。从2000年代末一直到2010年代末,大A股一半的盈利都来自于神州的银行系统。这导致神州银行业被称为“浴缸里的大象”,一旦大象开始洗澡,其他行业就都会被挤压到边缘。


但是,就在神州银行躺赢的时候,发达国家/地区银行却在不断地进行创新迭代。相关创新包括但不限于:a)货币市场基金,b)垃圾债券市场,c)资产证券化。


其中,c)资产证券化是过去二三十年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这玩意的底层逻辑是把交易起来比较困难的资产变成证券在证券市场交易。比如房屋抵押贷款是流动性很低的资产,但是证券化之后的证券的流动性大大提高。流动性的提高意味着在相同时间内,有更多的人买进卖出。利润转化速度大大提高——通过这些金融创新,银行拼命提高自己的杠杆,积极增加传统贷款之外的利润。虽然这也导致了大量风险(次贷危机就是其中之一),但随着监管的跟上,银行这方面的利润转化速度已经进入良性循环。


FOUR. 总结和相关对策


行文至此,我们就可以做个总结:


系统性金融风险并不是突如其来,而是事先会出现大量蛛丝马迹。就银行系统而言,a)呆坏账导致银行资不抵债,以及b)银行整体业务出现亏损,都有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前者可以用资产利润率这个指标来观察,后者可以用净息差这个指标来观察。


而神州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和净息差在最近几年都有30%左右的下降,整体上呈现一个下滑趋势。相关原因包括但不限于:a)神州全要素生产率和投资回报率持续下降,b)神州银行业盈利渠道太过单一,c)神州银行业一直靠着垄断躺赢,不思进取。


如果趋势得不到扭转,问题得不到改善,恐怕系统性风险迟早会出现。


总结完毕,另有要点如下:


第一,如何扭转现在趋势?


根据上文内容,要扭转趋势,相关的政策显而易见:银行业需要精兵简政,同时扩大盈利渠道,并对外资银行扩大开放——最重要的是提高内需(比如全民按人头发钱),给底层更多福利——唯有这样才能提高目前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投资回报率。就此,财迷已经写过不少文章,各位想看自行出门左转找本公号以前文章,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资产泡沫和银行利润率/净息差似乎只能保一个。


基本逻辑如下:


a)为了保证利润和净息差不下跌,我们可以仿效前人,再搞一个放大版本的东方、信达、华融、长城(所谓四大AMC,其实皆为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将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剥离出来交给这新版四大AMC去管理。但这里面的关键在于——大量资产都被宣布为不良资产,资产泡沫势必会破灭。


b)由于资产泡沫破灭会导致银行的贷款抵押物大幅贬值,所以要保住资产泡沫不破。


c)资产泡沫不破,则资产利润率/银行净息差就会继续下跌。逼着政策制定者搞出新的四大AMC剥离不良资产。


所以,此处有一个Dilemma,非常考验政策制定者的智慧和决断能力。

第三,我们还有多少时间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大件事“?


此处财迷斗胆跳一个大神:银行业的净利润/净息差在过去6年减少30%左右,按这个趋势,则银行业的净利润/净息差在未来6年很可能会减少60%。到时候,整个银行业大概率将会陷入大面积亏损,系统性风险可能就会在彼时彼刻浮现——而这其实是比较乐观的估计。


所以,留给XX队的时间或许已经不多。



当然,我等草民无法左右政策制定,能做的只能是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管好——神马尽量把钱存到6大行,每家银行存款不能超过五十万(即使国家补偿,也只会补偿本金),都是老生常谈,相信列位看官都就此做了准备。本文中,财迷另外给两个更新的角度:


第四,城市商业银行在各类银行中风险最大。


有关哪一类银行风险最大,具体可见下图((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图看不清请点击放大并横屏看高清图,下同):

从上图可知,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最大。

外资银行虽然净息差最低,但是人家原本就不靠这个过日子。但各级城市商业银行就不同了——这些银行本来就是当地衙门的禁脔,但凡是有什么项目都会从这类银行贷款。这类银行也不敢不从。这两年房地产不景气,三线城市本就抗风险能力更差,踩雷的项目还特别多,所以净利率排名,除了外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排名倒数第一,也是符合逻辑的。关键这类银行骚操作还特别多,比如拥有“红马”大杀器的荷兰某Country银行,“别打了,钱俺不要了”言犹在耳,我等草民不得不防。


第五,为了保住银行系统,定存和理财的利息会继续下降。


财迷一周前文章《财迷‖解毒房地产政策“组合拳”并推演近期“散装刺激”对楼市的影响》里面有提到,央行搞了一个王炸,其中重点就是企图通过降低市场基准利率来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稳定:

这意味着神马呢?意味着为了保银行,就必须降低基准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这意味着神州的定存利率和相关的理财产品利率在未来还会继续下降。


财迷要说的是,虽然现在渔村一年期定存利率已经跌到3.2%-3.8%之间(具体见这里:《财迷‖一文讲透香港高才通政策变化背后的坑和香港银行最新定存利率》),但是也不是国内一年期定存利率(1.1%)可以碰瓷的:


当然,各位可能会说:随着美联储降息,渔村的定存利率也会下滑——此言不假,但问题是:国内包括定存在内的所有理财产品回报率都在下滑,而虽然美联储降息会导致美元定存利率下滑,但是美联储降息也会带来美股和美国楼市的上涨——这会让大量相关理财产品的回报率上涨。


举个例子,渔村储蓄险产品年化利率通常在7%左右(因为这些保险产品的底层资产包括了美股/美国房产/工厂),而国内储蓄险利率已经降到了2%左右,还可能继续下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位适当来渔村做一点资产配置,似乎确凿也有一定必要。


最后,多说两句——现在的神州银行业纵然离发生系统性风险还很遥远,不至于让我等宏观经济分析师“望之而还走”,但相关趋势已成,情况似乎确凿已是“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由于财迷还有大量亲友在祖国大陆,而且也一直是背靠着大陆市场在搵食,故忍不住写作此文提醒大家。


财迷知道看官中人才济济,不乏海归/学者/商界大佬及政策制定者,本文内容中如有不足之处,烦请列位海涵,如能耐心指正,那就更加感谢。


祝愿列位看官能借此文减少认知中的部分“熵”,并提前做一点布置,以渡过未来可能的风浪。


言尽于此。




部分参考文献:


Brock, P. L., & Suarez, L. R.(2000).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 of bank spreads in Latin Americ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63(1), 113-134.


Valverde, S. C., & Fernández, F. R. (2007). The determinants of bank margins in European banking.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1(7), 2043-2063.

刘雷(2014).商业银行净利差研究综述.时代金融.2014.05.


盛松成 & 童士清(2007).商业银行存贷利差: 扩大还是缩小?.金融研究(11A),13-19.

汪芳(2016).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变动趋势分析.时代金融.2016.18.





最后,喜欢财迷文章,想了解更多?请在微信里关注公号“JLTCM2016”,或长按扫描下列二维码:

同时,为防止失联,还请关注公号:“九龙塘月兑之家”作为备份。此号将在未来每月推出一篇有趣的润(yi)学(min)视频,同时也会把一些原创文章发这里:

各位还可以在微博、知乎、雪球、推特中关注ID:“九龙塘右眼财迷”。财迷会在这些平台同步发文。

各位也可以在B站(境内)和油管(海外)关注财迷的视频号:九龙塘右眼财迷。财迷暂定会每月发布一期视频。

各位想要了解财迷自己的投资动向(我会把个人投资记录经过处理后发到朋友圈)或者问财迷各种问题,请加财迷微信CMXHHK20(这个号也是用来防止失联的)。同时,财迷也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即时的经济信息(已经加过财迷旧微信号的读者请勿再加,新号旧号内容都一样,否则会被拉黑)。财迷文三俗内容多,各位想要了解财迷分享的往期被删文章,可以从公号下“鼓瑟吹笙”一栏进入财迷QQ群观看。

九龙塘右眼财迷
无节操的财经信息,图森破的经济八卦。最新行业动态,各种挣钱兵法。洞悉幕后幽微,擅长春秋笔法。借古易喻今,妙笔难生花。守住时代前列线,一不小心来一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