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在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
大多数人都认为“拉肚子”
只是“普通的”肠胃疾病
殊不知“拉肚子”
也可能是身体的“预警信号”
大家通常所说的“拉肚子”“窜稀”,也就是医学上的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d)、粪质稀薄(含水量>85%)、粪量增多(>200g/d)的症状。大便内可含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腹泻分为急性腹泻(acute diarrhea)和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急性腹泻起病急,病程多在2周之内,有些急性腹泻有自限性。慢性腹泻病程超过一个月,可以由急性迁延所致,也可以慢性起病。
胃肠道疾病有很多,如:急性胃肠炎、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
这些疾病,常伴随着肠道黏膜的炎症、水肿、溃疡等,而致血浆、黏液、脓血渗出,从而导致腹泻;或伴随着肠运动功能失调引起蠕动亢进而致腹泻;或伴随着胃肠黏膜分泌过多液体致腹泻,等等。
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腹泻,可能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这些疾病导致的腹泻往往反复发作,伴有黏液脓血便,严重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肠易激综合征: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表现为腹痛、腹胀和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与精神压力、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上述疾病等显示,腹泻确实是胃肠道疾病的直接体现,治疗也通常是根据不同的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如:调节肠道功能、控制感染、消除炎症等等。
然而,腹泻并非胃肠道疾病的专属症状。许多其他系统疾病或外部因素同样可以引发腹泻,这些原因往往容易被忽视,值得我们多关注。
1.肝胆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瘘等因引起的胰消化酶缺乏,而导致腹泻。还有因肝外胆道梗阻、肝内胆汁淤积,引起的胆汁排出受阻和结合胆盐不足,而所致的腹泻。
2.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比如,甲亢患者新陈代谢加快,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功能亢进,出现腹泻等症状。高血糖状态可损害肠道神经,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腹泻或便秘。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些疾病虽主要影响关节或全身系统,但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也可能累及消化系统,引发腹泻。
4.全身性感染。败血症、伤寒、副伤寒、Whipple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5.药物引起的腹泻。 泻药如果导片、硫酸镁、甘露醇、芦荟、番泻叶等;肝性脑病用药如乳果糖、乳山梨醇等;促进胃肠动力药如莫沙比利、伊托必利;抗生素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新霉素、红霉素等;降压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
6.其他。如误食毒蕈、河鲀、鱼胆所致急性中毒,可导致腹泻;砷、磷、铅、汞中毒可致腹泻。如重链病,是淋巴浆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有腹泻等症状。还有其它一些胃肠道以外的疾病可致腹泻。
1. 识别腹泻原因。回顾近期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是否服用过药物,有助于初步判断腹泻是否与胃肠道疾病相关。如果腹泻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2.调整饮食。对于食物不耐受,避免摄入可能引起腹泻的食物成分等,及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等。
3.合理应用抗生素、关注全身性疾病。
4.及时就医。若腹泻持续不缓解或腹泻持续超过两天,或伴有较重腹痛、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由专科医生给予相关检查及治疗。
1. 定期体检
了解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及治疗胃肠道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从而降低腹泻的风险。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暴饮暴食,尽量不吃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确保饮食安全。同时,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和益生菌,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
3. 加强锻炼
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肠道的抵抗力。
4. 学会释放压力
可以通过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降低压力性腹泻的风险。
5. 注意个人卫生
应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和接触公共物品后。同时,避免与腹泻患者密切接触,以防止交叉感染等。
文/ 赵建红(消化内科)
编辑/张锐 审核/陈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