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位“cos”小能手,“姜”温暖送给您

健康   2025-01-21 16:54   河南  



  生活中,大家的餐桌上,总是离不开一种善于模仿的食材,它时而化身软糯的土豆片,时而混入冬笋排骨汤中,有时还能cos一下猪肉,甚至连猪肉上的毛都模仿到位了。

  它,就是喜爱者吃了可以驱寒,讨厌者吃了却感到心寒的姜。

姜的使用历史



  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中有载,“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意为调和食物美味的最佳调料是产自阳朴的姜,说明至少在战国时期,姜已经成为了厨房的常客,在餐盘之中见证着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而姜的药用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中,“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药用历史。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姜”给予的温暖。



“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中国药典》




解表散寒


  从小到大各种电视剧里,不论古装剧还是现代剧、主角是男还是女,只要有淋雨、落水的情节,几乎都少不了一碗“热热的姜汤”,受寒着凉了就来点姜汤预防和治疗感冒,应该是“姜之温暖”最直观的体现了。

  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姜汤只适用于风寒感冒,即风寒邪气侵袭肌表所致的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较轻,恶寒严重,头痛,肢体酸楚,鼻塞,流清涕,痰稀色白,苔白”。

  生姜性温,味辛辣,使用后能促进血液循环,促使机体产热、发汗,风寒随着汗液排出,感冒自然就好了,如果是风热感冒,则不适宜服用姜汤。

  除了单用生姜外,我们还可以搭配同样具有散寒作用的葱白、香菜根共同煎服,效果会更好。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姜汤不宜煎煮太长时间,一般10到15分钟即可。



“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本草纲目》



  如果说受寒后喝姜汤是“事后诸葛亮”,那口含姜块以避免寒邪侵袭,便可算作未雨绸缪了。

  相传,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时,为厘清药物来源、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带着学生翻山越岭、访医采药的途中,难免会为山间寒湿之气所扰,他便想到了口含生姜的办法,并将其写进了书中。

  现代人越发注重身体健康,喜欢早起晨练,甚至阴雨天也坚持不懈,出门前切一小块生姜含在嘴里,便能避免寒湿入体,温暖一整个早晨。

温中止呕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气主降,以下为顺,当人体因寒邪、痰饮等病机导致胃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食物不能正常往下走了,积聚在胃中,就会上逆,导致呕吐。

  生姜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不论是胃寒呕吐、胃热呕吐,还是痰饮呕吐都可以用,甚至对妊娠呕吐、晕车晕船呕吐也有效果,因为出色的止呕效果,被古代医家誉为“呕家圣药”。治胃寒呕吐,可配伍高良姜、白豆蔻等温胃止呕药;治胃热呕吐,可配伍黄连、竹茹等清胃止呕药;治痰饮呕吐,可配伍半夏、陈皮等燥湿化痰药。

  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个止呕小妙招:切两片生姜贴敷在两侧内关穴。内关穴是治疗心悸胸闷、胃痛、呕吐呃逆的常用穴位,本身就有预防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作用,加之生姜温胃止呕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晕动症、孕吐等导致的恶心、干呕。内关穴的位置在腕横纹上2寸(约3指宽),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之有酸胀感就说明找对地方啦。

  友情提示,晕车的人应该在乘车前半小时左右就贴敷生姜,提前预防哦,如果觉得贴敷不方便,也可以试试吃一些含姜的食物,比如姜糖。

化痰止咳


  很多人得了风寒感冒,感冒治好后还留下半声咳,咳中带有清痰,说明肺里仍有寒痰邪气。生姜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寒痰咳嗽,不论风寒感冒之咳嗽,或感冒愈后有痰咳嗽,也不论痰多痰少,皆可选用。

  用生姜、陈皮、冰糖来煮水喝,生姜温肺,陈皮化痰,冰糖滋阴润肺,针对感冒留下的咳嗽有痰,效果很好。生姜可以通过其发散温通作用、消炎抗菌作用,加快痰液排出,缓解咳嗽症状。

解鱼蟹毒


  中医认为水性阴寒,水中生活的鱼蟹之类自然也属阴寒,所谓鱼蟹之毒就是寒毒,多食鱼虾、海鲜之类,大多会引起胃气不降、消化不良,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生姜味道辛辣,其所含的挥发油类成分具有芳香性气味,可以掩盖鱼蟹的腥味,姜辣素、姜烯酚等成分又能对口腔粘膜和舌体表面产生刺激,从而降低味蕾对味觉的感受灵敏性。

  烹调鱼蟹时配用生姜,既能调味去腥,增进食欲;又可通过生姜的温中散寒止呕作用减轻寒凉食物对脾胃的刺激。生姜精油还具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可促进唾液、消化液的分泌,开胃健脾,促进消化;而生姜蛋白酶可使肉质嫩化,变得柔软适口,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可以用生姜处理,吃肉加生姜,一举多得,让您吃得美味又安心。

为啥总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如果您读到了这里,肯定会发现,生姜的功效都是围绕着它“微温”的药性而阐发的,那既然生姜是温性的,冬天气候又这么寒冷,为什么俗语总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呢?

  其实,这并不是俗语说错了,而是在提醒您要“饮食有节”。饮食有节的概念出自于《黄帝内经》,是指饮食要有节制、有规律,不要过量或不足,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要来选择食物。冬天天气冷,阳气回守于内,人们为了御寒,总会不自觉地增加对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饮食上以肉类居多;加之近年来“冬季进补,来年打虎”等养生理念的影响,很多人会有意识地多吃温热性质的食物,容易导致胃热积食、热痰、消化不良等问题。萝卜性凉,有消食化积、祛痰下气、清内热、降胃火的作用,又富含糖化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减轻胃热,对脏腑调养有益。

  而夏季人体阳气在表,胃中容易虚冷;且又气候炎热,人容易贪凉饮冷,过食生冷,更易损伤脾胃。现代人更是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易感受风寒表邪。适当食用生姜既能散去表寒,又能温胃止呕,还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让您在炎炎夏日也能有好胃口。

  所以,“冬吃萝卜夏吃姜”意在提醒您冬季滋补暖身的同时,别忘记吃一些清润的萝卜;夏季食凉饮冷的时候,也要记得在饭菜里配几片姜,做到“饮食有节”,不缺不滥,方可“不用医生开药方”!




文/李佳珍(中药房) 指导老师/闫红敏

编辑/杨铁 审核/陈爱云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河南省直三院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西院区:郑州市伏牛路与陇海路交叉口 东院区:民生路与正光路交叉口 健康咨询:0371-68619572 8663312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