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课堂有了疑问和对话的时候

文摘   2024-11-17 07:00   湖北  

 

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新的探索,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都可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记得那次讲授《生物的特征》一课时,几个孩子的问题,如同一股清流,让我重新思考了教学的意义。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的碰撞与心灵的沟通。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是引导者、探索者,而非单纯的知识传递者。

 

01.常规被挑战

 

那天上午第三节课,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空气中弥漫着知识的芬芳。按照惯例,我在讲解“生物生活需要营养”这一知识点时,打算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快速带过。毕竟,这个概念在大多数人看来似乎并不复杂。然而,就在我即将结束这个话题时,几个孩子的问题如同石破天惊,打破了课堂的平静。

“老师,二氧化碳也是植物的营养物质吗?”

“老师,葡萄糖和淀粉是自己制造的,那是不是植物的营养物质?”

“老师,同样是有机物,为什么对于植物来说不是营养物质,而对于动物又是营养物质呢?”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触及了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深层次理解。那一刻,我如牛顿被掉落的苹果砸中一般,呆呆地愣在原地,不是因为我不知道答案,而是因为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我们往往习惯于从既定的框架出发,忽略了知识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孩子们的疑问,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成人世界中那些未曾深入探究的角落。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推动我们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

 

02.教材受局限

 

在七年级上册的生物教科书中,关于“生物的特征”一节,内容简洁,主要通过配图来辅助说明,意在通过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基本特性。在“生物生活需要营养”这一部分,教材仅有这样一句话:“生物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随后,通过两张图片——“阳光下的小麦”和“鸬鹚捕鱼”——分别展示了植物和动物获取营养的方式。

“阳光下的小麦”图片下的文字说明指出:植物从外界不断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而“鸬鹚捕鱼”的图片说明则表明:动物和植物不同,它们不能将无机物制造为有机物。而是通过捕食其他生物来获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命。

然而,正是这样的设计,让我在教学中陷入了“教教材”的窠臼,忽略了“用教材教”的可能性。孩子们的提问,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使用教材的新视角。

我开始意识到,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它应该成为引导学生探索的工具,而不是限制他们思维的枷锁。真正的教育,应当鼓励学生超越教材的界限,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于是,我决定利用这次机会,引导孩子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让他们的思维在疑问中飞翔,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03.模糊转清晰

 

面对孩子们的好奇心时,我首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表示了赞赏,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之外继续探索知识的海洋。我告诉他们,真正的学习不仅发生在教室之内,更在课堂之外的广阔天地中。

课后,我也开始通过网络,查阅关于“营养物质”的定义,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然而,我发现,即使是权威如百度所提供的定义——“营养指动物或植物摄取和利用食物过程的总和。”——也未能触及孩子们心中真正的疑问。

随后,我与几位同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们发现,原来我们自己也从未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按照既定的“人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概念去理解,没有考虑到不同生物体之间的差异性。这种自我反思,让我意识到,作为教育者,我们同样需要不断学习、质疑和思考,才能保持思想的活力,更好地引领学生。

最终,在与一位高中生物老师的交流中,我得到了一个简洁而深刻的答案:“不同的生物,营养物质不一样。”这句话如同晨曦中的第一缕阳光,驱散了我心中的迷雾。它不仅解答了孩子们的疑问,也让我领悟到教育的真正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世界的多样性,教会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学习、不断修正、不断成长的过程。

 

04.对话成长

 

这次经历,给我带来了几点深刻的启示:

鼓励质疑,培养批判思维。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的问题,是思维的火花,是创新的源泉。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这些见解可能不够成熟,甚至偏离了正确答案,但是,正是这些质疑,推动了知识的进步,促进了思维的成长。

超越教材,拓宽学习视野。教材是我们探索知识的地图,但它不应成为我们视野的局限。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跳出教材的框架,通过阅读、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拓宽学习的视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探索更广阔的知识领域。

自我反思,持续学习提升。教育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教师,我们也需要不断反思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积极寻求改进的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尊重差异,促进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尊重这种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和资源,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对话合作,共筑知识桥梁。教育是一个对话与合作的过程。正如苏格拉底通过对话法引导学生发现真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也是构建知识桥梁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话与合作,我们可以共同探索问题的答案,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从而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那堂生物课,虽然已经过去,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我们探索的过程,却永远留在了我心中。它们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教育中,我们应当是引导者、探索者、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疑问中探索,在对话中成长。

 



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国名师工作室发展指数项目组。关注:名师工作室建设规划、成果提炼、职业规划、大数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