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好玩”才刚刚开始
前滩综研首席研究员 吴昀华
自贸试验区,在我国经历了多次“变身”。从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后,各省、市、自治区积极申报、创建。截至2024年3月,自贸试验区已在全国22个省份落地。
不过,经营主体公开发问:自贸试验区,怎么十多年了还在“试”?到底特在哪里?自由在哪里?有什么功效?……
大家还振振有词:你看,世界最早的自由港之一的德国汉堡港,根据2008年《现代化欧洲共同体海关法典》要求,于2013年取消了自由贸易政策,“自废武功”。针对自贸试验区的质疑一直没有停过。
近期,笔者密集调研走访,发现一些职能部门也不“自信”了。“我们不行”“比不了你们上海”“没看到有什么创新作为空间?”申报时“意气风发”,而今“垂头丧气”。有些部门直言:自贸“没花头”“不好玩”。厌战、钝化的情绪在弥漫。
这种情绪的成因,大抵有几方面:
——“预期过高”。以为有了自贸试验区这份改革的大礼包,就能集“天下政策之优”,高能级资源不请自来。现实是,自贸试验区并非政策高地,强调的是“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试出适配政策,闯出管用的新路径,改出与时俱进的营商环境。这对职能部门提出很高要求。怎么试?试什么?怎么闯?实际上敢不敢、干不干、会不会。部门工作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精准识别价值链和(经营主体)业务流。绝不是靠笔杆子和嘴皮子。要靠磨脚底皮,在市场经济的大地上跑起来。还有一些地区,把制度创新的目标想得过于高大上,把过程想得过于简单。但是任何突破,都需要上下左右,反复交互、碰撞,撞南墙、被打回头票,是稀松平常的。调门太高,泄气太快。还没遮拦地直接传递给经营主体,非常不妥。
——自我设限。120平方公里,是自贸试验区的空间体量额度,且必须连片。为了用足这个额度,各地用心良苦,用桥联,用路连。片区地图被画得奇奇怪怪,其实都是“抠”出来的,“螺丝壳里做道场”。“既要、又要”的心理,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既要确保原来的“高地”被纳入其中,又要尽可能装进增量土地。
——为考核所累。绝大部分自贸试验区,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作为目标。结果,为了创新(案例)而创新,生拉硬拽了一堆成功“故事”。有些案例,从头到尾只走过一单,试过一次,在本地都缺乏复制的市场化需求。忘了初心!自贸试验区的探索,以复制推广为导向,但完全不需要以复制推广为前提。为了比拼复制推广就得“妙笔生花”,报案例、汇数据、比排名。不少经办人感慨“终日奔波苦,不知为哪般”。
重温2013年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回溯前前后后的决策过程,深改革和新开放这两个关键词,会鲜活地“跳”出来。
深改革从何而来?简而言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职能部门松绑、解绑了,不为考核所烦扰了,方能心无旁骛地服务经营主体。经营主体扎堆的密度上去了,成长性上去了,贡献度出来了,自贸试验区的能级就提升了。所以,职能部门必须沉下心,知其然(价值链、业务流),知其所以然,深入解构全过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里的梗阻,使得政策供给“点”上能突破,“线”上能衔接,“面”上能集成。
至于新开放,一是勿画“图”为牢,宜跳出划定的“围城”(范围)。全域自贸、全员自贸,本就是应有之义。不能因为不在自贸试验区内,反而不便利了。二是跳得更远,让自贸片区发挥开放加速器作用。用好负面清单制度,为经营主体开拓新兴市场保驾护航。这不是一句空话。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PESTLE,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文化因素(Sociocultural)、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法律因素(Legal)和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等,都需要职能部门和经营主体常怀一颗“学习心”。依凭旧地图,到不了新大陆。为新开放,提高准备度。而不是在抱怨中迷失方向。
提升自贸试验区效用,只争朝夕。有规定动作,更有自选动作。“好玩”才刚刚开始。
图片来源:互联网
采编:陈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