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从小到大,从来没人告诉过我们耐心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有耐心,只是一遍遍被教导要有耐心,导致我们一直在痛苦中挣扎。

文摘   2024-12-17 07:03   山东  

▲点击上方“李壹尘

关注我,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是我日更公众号433/1000


这些天有几个读者问我,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告诉他们,就一个字,写。


多写,不停地写,每天坚持不断地写,写上几十万字,自然而然就会写了。


很可惜,他们没听进去,因为他们连句谢谢都没说就撤了,可能他们认为我说的太简单了,或者怀疑我藏私,不想教他们。


如果他们以为我说的“多写”太简单,那说明他们实在太无知了。


正所谓大道至简,这世间的基本道理、方法、规律都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但正因为简单,导致很多人会有意无意的忽略掉,甚至盲目去追求别人的“秘籍”,最后却南辕北辙、一无所获。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项技能想要熟练掌握都需要大量重复的练习,想要跳过这些练习、走捷径,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写作也是一门技能,也需要大量练习。


市面上那些“每天5分钟成为一个专家”、“21天成为写作高手”……这些东西,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相信,相信的也都不是正常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 花大量时间寻找干货文章,点击收藏,然后再也没看过;

  • 买了很多书,一本都没看完,却奢望自己变得博学多识;

  • 兴致满满的做了许多计划,出炉的那一刻好像自己已经完成一样,可惜没过两天就抛之脑后了,(顺便问一句,你的2024新年计划还记得吗?

  • 每天沉迷于手机或琐事中,就是不去做重要的事

  • 有时也会勤奋的出奇,疯狂读书运动,可是坚持不了一个月就放弃了;

  • ……


其实这些都是我亲身踩过的坑,在我拖延的两年中,因为痛苦焦虑,病急乱投医,我做了许多现在看起来弱智无脑的事情。


根本原因是缺乏耐心,急于求成


《认知觉醒》中有这么一句话:


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耐心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有耐心。我们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教导:“要保持耐心!不要猴急!不要三心二意!”以至于人们对耐心这个概念的理解普遍倾向于忍受无趣、承受痛苦、咬牙坚持、硬扛到底。总之就是用意志力去对抗——如果做不到,只能说明自己意志力不强。


然而真相根本不是这样的。我们对耐心的理解过于肤浅,以致大部分时间都在痛苦中挣扎。


那到底什么是耐心?


耐心的字面意思是“不急躁,不厌烦”。


不急躁,是因为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急不得;不厌烦,是因为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慢慢走总会到达。



如果这个世上的事情,只要想做就一定能成功,那大家肯定都会很耐心:


  • 我只要学几个小时就能考个好大学;

  • 我只要读几本书就能博学多才;

  • 我只要饿几顿就能减掉十几斤;

  • 我只要写几篇文章就能成为知名作家;

  • 我只要跑几圈就能打破世界纪录;

  • ……


可惜,这只是一个奢望,有时我们拼命努力都未必能见到结果,更别说那些不想努力的人了。


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耐心?



01

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很多时候我们缺乏耐心,往往是因为看不到全局,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就像是走迷宫一样,自然会焦虑不安。如果我们知道一些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问题,就会极大提升我们的耐心。


比如复利效应,我写过几篇关于复利效应的文章,复利效应显示了价值积累的一个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是到达某个拐点后就会飞速增长。

图片来自《认知觉醒》


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没有家世背景,没有显赫的资历,一切只能靠自己的打拼和积累,坚持并且践行这个价值积累规律,可以提升我们的耐心和信心。


就像我,刚开始日更的时候粉丝增长非常缓慢,一天也就一两个,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后来写出多篇爆文,从6000粉丝到7000用了九天,从7000到8000用了五天,从8000到9000仅仅用了三天。


我能坚持这么久,就是因为我相信复利效应,所以哪怕一开始没人看没人关注,我也不急躁不厌烦,保持耐心,因为我知道自己处在平缓的增长阶段,一旦到达那个拐点,我就会一飞冲天。



02

放下心理包袱,接纳自己


急于求成、没有耐心,这是我们人类的天性,不能因为这个就自责内疚,甚至自残,越这样反而越烦躁焦虑,越没有耐心。


与其如此,不如好好接纳自己,放下心理包袱,温和的劝慰自己:“我知道自己很焦虑,但是我相信自己肯定能做好,我对自己有信心!”


在日更的这200天中,我都数不清有多少次想要放弃了,但是通过“威逼利诱”,我总算劝服了内心的那个“原始人”,慢慢坚持了下来。


所以培养耐心,首先要从接受自己没有耐心这一事实开始。



03

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我在《“想玩手机就玩手机,想读书就读书,只要你真心想做,就大胆地去做,不要有顾虑,怕就怕你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看着别人在努力就紧张兮兮”》讲过,以前我对玩手机这件事是深恶痛绝的,发誓要对这种行为赶尽杀绝。


结果却是,越压抑越禁止,玩手机的时间越长,玩起来越不能自拔。


于是我改变了战略:想玩手机可以,读书写作30分钟,就可以玩10分钟。


自从践行这个方法后,虽然我玩手机的时间比以前长了,但读书写作更专注了,效率更高了,玩手机的时候也没什么心理压力,心情很愉快,不论做什么事都更有激情、更有耐心了。


所以当我们面对诱惑时,一味的压抑可能会适得其反,不如改变策略,学会延迟满足,把享乐建立在完成重要任务之后,就像是一种奖赏一样,这样会更有满足感。


当然,培养耐心绝不像我讲的这么轻松,我们可能会经常失败,但是无所谓,我们可以屡败屡战,慢慢来,早晚有一天会成功的。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共勉。


······END······


推荐阅读:

1:1模仿曾国藩240天后,人生真的开挂了!

《山月记》:要么努力到出类拔萃,要么就懒到乐知天命,最怕你见识打开了,可努力又跟不上,骨子里清高至极,性格上软弱无比。


作者简介

我是李壹尘,曾经浑浑噩噩虚度光阴多年,2021年开始觉醒读书,拖延两年之后,2023年10月开始日更公众号,现已更新400天。希望自己能活成一道光,温暖和照亮这个世界,通过自律和行动,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欢迎加我微信,交个朋友👇👇👇


重要提示
微信公众号最新改版,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错过公众号的推送。两步加星标方法如下:


李壹尘
不要为了赚钱而写作,写作是为了和你还没见过的志同道合的人建立关系。 - 纳瓦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