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李壹尘”
关注我,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是我日更公众号第454/1000天
今天,继续阅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书中,村上介绍了自己喜欢跑步的原因:一是久坐不动会造成身体素质下降,二是他属于易胖体质,随便吃点什么,也会变胖。
而他的妻子却截然相反,怎么吃都不胖。对此,村上感慨道:“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不努力便得不到的东西,有些人却无须努力便唾手可得。”
然而,换个角度思考,这种易胖体质也许是一种幸运。
易胖体质的人,为了保持体重,避免肥胖带来的困扰,就必须控制饮食,多做运动。这样一来,反而会让他们的身体越来越强壮,新陈代谢保持旺盛,身体的老化也会减缓。
而那些不容易发胖的人,他们似乎没有这方面的压力,自然想吃就吃,想躺就躺,能不动就不动。长此以往,他们的身体素质会越来越差,肌肉松弛,骨质松弛,衰老速度也会加快。
你看,本来易胖体质是很多人的烦恼,但换个角度思考,易胖体质能促进我们节食、多运动,反而变成了好事。
同理,有些天生才华横溢的小说家,写起小说来常常灵感如泉涌,一气呵成;而村上却认为自己没啥写作天赋,任凭如何苦苦寻觅,都找不到灵感,只能每天拿着钢凿,拼命挖洞,才能找到一点点灵感之泉。
这个过程非常耗费体力和精力,每写一部小说都得挖一个深坑,长年累月坚持下来,身体精神反而适应了这种节奏,可以轻而易举挖到灵感。
相反,那些天才们一旦灵感枯竭,恐怕就得抓瞎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会灵感枯竭,也无法适应这种艰苦的挖掘过程,或许很快就放弃写小说,另寻他路去了。
曾国藩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曾国藩从小就比较笨,考个秀才,考了七次才考上。
跟他同时代的人,左宗棠十七岁中秀才,李鸿章也是十七岁,梁启超更夸张,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
关于曾国藩的笨,还有个笑话:有个小偷想去他家偷东西,正巧赶上曾国藩在背《滕王阁序》,小偷本想等他睡着了再行窃,结果小偷睡醒了两次,天都快亮了,曾国藩还是没有背过,气得小偷从房梁上跳下来,自顾自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正是因为这份笨拙,反而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尚拙”。
很多人办事,都追求高效率,喜欢走捷径,有时甚至不择手段,然而曾国藩不同,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就是说,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最终,曾国藩靠着“笨拙”精神,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成就也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天骄。
人生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有人天生丽质,有人相貌平平;有人家境殷实,有人出身贫寒。但是,这些外在的条件并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些“不公平”,如何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遇和动力。
有时候,正是那些看似不利的条件,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潜能,让我们在逆境中成长,在挑战中超越。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多视角”的思维方式,正确看待事物的两面性,从中发现积极因素,挖掘其中的潜在价值。
也许,正是这些“不公平”,才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充满挑战和机遇。
生活,从不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遇,只要心怀希望,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之路。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