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李壹尘”
关注我,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是我日更公众号第442/1000天
每天晚上出去遛弯,我都会碰到一个“怪老头”。
这是一条古玩街,地面铺满了瓷砖。怪老头拿着一个没毛的拖把,沾了水,在地上写字,直到把整个路面都铺满。
以前我觉得他很烦人,写字就写字吧,干嘛堵着路,搞得我只能溜边走;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练毛笔字,这才发现,老人家写的字实在太好了,比我好上许多倍。
因此,每晚走到这里,我都会忍不住停下来,看看他写的是什么,好好研究一下他的书法。
我俩就这样,谁也不说话,互不打扰。
老人家似乎是个算命的,偶尔我听到他跟人说起命理,旁边一个破桌子就是他的工作岗位。
说真的,我倒是挺佩服他的,毕竟现在谁还有闲心练字啊,大部分人都沉浸在手机中不能自拔,别的不说,就连我们村那些老头老太太现在也是人手一个手机,天天刷短视频,连农活都懒得干了。
我那不识字的老妈也喜欢刷视频,还经常煞有介事的跟我说一些国家大事、养生秘诀,搞得我一愣一愣的。
年轻人就更不用说了,哪天要是没拿手机,就像丢了魂似的,甚至衍生出一个新的种族“低头族”。
长时间刷短视频,使得人们的专注力急剧下降,耐心几乎降到零点,别说读书学习了,就连稍微长一点的视频,很多人都看不完,手指一划就刷走了。
所以,屏幕前的你应该为自己骄傲,至少你还在阅读文字,至少你还有耐心读完一篇文章,这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娱乐方式,别人不该管,也管不了。
但是,不同的娱乐方式带来的影响也不同,毫不夸张地说,娱乐方式甚至能影响我们的人生。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这本书里,把娱乐分为主动性娱乐和被动性娱乐。
01
被动性娱乐
被动性娱乐,基本不需要专注力,也不需要什么技巧,就像是我们搭乘了一辆顺风车,不用费心劳力,只要躺着就能享受兜风的乐趣。
比如说刷社交媒体,我们只需手指轻轻滑动,各种信息、段子、八卦扑面而来。算法的精准投喂,让我们沉浸在他人营造的趣味世界里,几乎不用思考,甚至都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还有那些肥皂剧,超 70% 的观众在观看肥皂剧时只是单纯跟着剧情走,根本不会动脑子。
被动性娱乐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它的即时满足感,大脑不需要紧绷着处理复杂信息,就能收获多巴胺带来的愉悦,让疲惫的身心瞬间得到舒缓。
但长期沉迷于被动性娱乐,坏处也非常明显。
有研究指出,长期沉迷被动性娱乐的人,专注力在半年内平均下降 30%,思维活跃度降低约 20%,创造力也在日复一日的机械浏览中逐渐枯竭。
02
主动性娱乐
与被动性娱乐相反,主动性娱乐需要专注力、设定目标,并需要不断提高技巧。
如果说被动性娱乐是搭顺风车,那主动性娱乐更像是一场自驾探险游。
比如说阅读一本经典名著,初看时文字晦涩难懂,但当我们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品味,跟随作者在宏大世界观里遨游时,思想便开始与大师碰撞,精神也会得到升华。
再比如学习一门乐器,从最初指法生疏,到能流畅奏响乐章,过程中要克服无数次的挫败感,不断钻研乐理、反复练习技巧,这会增强我们的耐性、记忆力和乐感。
更不用说健身了,有数据显示,坚持规律健身 3 个月以上的人群,身体代谢率平均提升 10% - 15%,精力充沛度提升 30%。
被动性娱乐是及时满足,而主动性娱乐则是延迟满足,它要求参与者深度投入,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舒适区。
这种娱乐方式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力和毅力,更在无形中提升了我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就像那位怪老头,他每晚坚持用拖把练字,可能在旁人看来只是无聊的消遣,但对他来说,却是一项独特的修行,不仅磨炼了自己的书法技艺,还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03
化被动为主动
被动性娱乐和主动性娱乐的区别很大:
被动性娱乐不需要太多的参与和努力,更多的是信息的单向接受;而主动性娱乐要求我们积极参与,我们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活动的创造者和主导者。
被动性娱乐不需要任何技能,而主动性娱乐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顺利进行,且技能水平会随着练习的增加而提高。
被动性娱乐对心智发展几乎没有作用,而主动性娱乐有利于心智成长,能增强思考、判断和决策能力。
被动性娱乐只会带来短暂的快感,过度依赖甚至使人感到空虚无聊焦虑;而主动性娱乐更容易产生心流状态,专注力得到增强,乐趣更多。
当然,被动性娱乐和主动性娱乐并非水火不容,我们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关键在于转变娱乐活动中的角色和态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和创造。
①设定目标和计划
在进行娱乐活动之前,我们可以先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计划,这样有助于保持专注和动力,使娱乐活动更加有意义。
比如,昨天我用媳妇的抖音搜索如何保养毛笔,如何写好勤礼碑的基本笔画,学会之后我就立马退出了。
因此,不是不能刷视频,而是提前确定好时间和目标,这样就不会陷进去。
②输出
在娱乐活动之后,及时输出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可以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加主动的参与其中。
比如说,追剧或刷视频的时候,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悟或评论,几百字也行,几句话也行,只要我们以输出为前提,就能以更高的专注力留意其中的细节,学到更多的东西。
再比如,我们和朋友聚会喝酒,如果只是肆意放纵,那就是被动性娱乐。我们可以主动和朋友聊些深入的话题,通过交流学到别人的思想。回家后把新的思路记录下来,就变成了主动性娱乐。
旅行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下车拍照打卡,上车睡觉,那就是被动性娱乐。我们可以写点旅行日记,那就成了主动性娱乐。
只要把输出变成一种习惯,我们就能化被动为主动,把原本浪费的时间变成了自我投资的时间,我们也能更快的成长。
人生路漫漫,工作固然重要,学习也很重要,但娱乐同样重要。
可是,在如今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就会被各种屏幕和碎片化的信息所包围,不自觉地陷入了被动性娱乐的漩涡中。
然而,真正的成长与提升,往往来自于那些需要我们主动投入、深度参与的娱乐活动。
当我们学会了化被动为主动,把娱乐时光变成自我成长的阶梯时,我们就能不断超越自我,成就更加辉煌的人生。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