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一个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个只知道冲刺的人,而是一个善于主动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文摘   2024-12-24 07:00   山东  

▲点击上方“李壹尘

关注我,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是我日更公众号439/1000


昨天发表的文章《好吧,我摊牌,这周我摆烂了!【第51周复盘】》,我反思了上周出现的一些问题。


回顾过去的一周,可以说是我日更400多天以来最懈怠、最懒散的一周,七篇推文中有三篇是以前的文章,也就是说,我整整三天没有输出新内容。


上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日更初期,当时我准备了三篇稿子以备不时之需,结果还不到一周,三篇备稿就用完了。


从那之后,我就再也没写过备稿,全都是前一天写完,第二天定时发表。


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一篇文章都是新鲜热乎的;坏处是一旦有事耽搁或心情不好,就完不成了。


为了不让“日更1000天”的目标中断,我曾经改稿到凌晨三点,也曾大醉之后、高烧之时写稿……最疯狂的是100天读书会期间,我主持完活动后,从22点写到次日凌晨,然后早上六点又准时起床,如此高强度的连续坚持了100天。


自9月份辞职以来,尽管时间宽松了许多,但心里这根弦却并没有放松,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杂事和各种压力。


刚开始,我一个人离职还算凑合,但随后妻子也失去了工作,虽然我俩并不是特别焦虑,也不着急找工作,毕竟马上就过年了,年后再找也没事,但心里还是有点压力的。



上周,除了打印工资流水、搜集资料之外,我几乎啥都没干。打官司的事交给律师,我们啥都不用管,只等着结果就行了。


然而,我也不知道为啥,那股“决不放弃”的心气一下子泄了,那根“决不断更”的弦也一下子崩了,我开始变得极度抗拒写作。


每天,我只是坐在电脑前做做样子,或者拿本书装模作样的画画线,心思早就飘远了,一切都是在应付而已。


就这样拖啊拖,一直拖到晚上,实在写不出来,我就翻出以前的文章,稍加修改之后就发表了。


为什么我会出现这种状态?


我觉得,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



01

现实干扰


《被讨厌的勇气》说:人的一切烦恼,皆来自于人际关系。


全职写作之后,我的人际关系简单了许多,烦恼大部分来源于这场官司。


和我妻子一起被辞退的还有两个人,每天大家聚在一起,没啥别的事,话题总是离不开这场官司。


尽管我的心态很放松,大不了就是败诉,然后重新找工作嘛,但是经不起他们反复不停的念叨,搞得我心烦意乱。


压力就像一杯慢性毒药,一开始没啥感觉,随着毒素慢慢积累,悄然侵蚀你的身心,直到最后无可挽回。


看来,我的修行还不够到位,以后要继续修炼。



02

完美主义作祟


在写作上面,我有一点完美主义,总想把每一篇文章都写好,甚至连错别字都不想出现。


这样做当然没错,因为每一部作品都是我的名片,关乎我的口碑。但过于追求完美,导致每篇文章都耗时很长,消耗我大量精力。


按理说,我已经日更400多天,写作对我来说应该是手到擒来的。我的很多同行都是30分钟写一篇文章,而我却要消耗一两个小时,效率低得可怕。


所以,很多时候我都很纠结:到底是继续坚持完美,还是稍微注水一下?


过多的纠结,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消耗。



03

缺乏主动休息


日更400多天,我完全是凭着一股“决不放弃”的信念在支撑,这股信念让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放弃。


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被无形的鞭子驱赶着旋转不停。


然而,我却忽略了,即便是最坚韧的钢铁也会产生疲劳,也会有断裂的那一刻。


我曾经以为,只要心中有梦,笔下就有不竭的源泉。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


长时间的高强度输出,让我的思维变得僵化,灵感像是干涸的泉眼,再也涌不出清澈的泉水。


我本来应该在感到疲惫时,放下手中的笔,去户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让大脑得到放松;我本来应该在情绪低落时,给自己一个拥抱,告诉自己不必时刻紧绷,偶尔的放松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但我没有,我选择了忽视,选择了继续前行,直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将我压垮,我才恍然大悟:适当的休息,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认知觉醒》里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


一个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个只知道冲刺的人,而是一个善于主动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对于这个话题,我曾经写过两篇相关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论述了主动休息的好处,如果你也觉得疲惫不堪,可以点击下方查看:


《认知觉醒》:一个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个只知道冲刺的人,而是一个善于主动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认知觉醒》:一个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个只知道冲刺的人,而是一个善于主动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下一步,我会调整好状态,找到一个既能保持创作热情,又能避免过度消耗的平衡点。


我要学会主动休息,保持身心的健康与平衡。


《见识》的作者吴军曾说:


很多人认为我是个善于利用时间的高手,问我如何才能同时做更多的事情。事实上,我做事的诀窍恰恰和大家想的相反,就是少做事,甚至不做事。


我时常站在一生的高度去审视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然后打破思维定式,拒绝所有那些即使不去做天也不会塌下来的事情。


共勉。


······END······


推荐阅读:

1:1模仿曾国藩240天后,人生真的开挂了!

《山月记》:要么努力到出类拔萃,要么就懒到乐知天命,最怕你见识打开了,可努力又跟不上,骨子里清高至极,性格上软弱无比。


作者简介

我是李壹尘,曾经浑浑噩噩虚度光阴多年,2021年开始觉醒读书,拖延两年之后,2023年10月开始日更公众号,现已更新400天。希望自己能活成一道光,温暖和照亮这个世界,通过自律和行动,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欢迎加我微信,交个朋友👇👇👇


重要提示
微信公众号最新改版,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错过公众号的推送。两步加星标方法如下:


李壹尘
不要为了赚钱而写作,写作是为了和你还没见过的志同道合的人建立关系。 - 纳瓦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