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李壹尘”
关注我,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是我日更公众号第467/1000天
不知不觉,我已经连续五天直播读书了,可内心想要放弃的念头,却越来越强烈。
其实,除了刚开始那两天干劲十足,后面的三天,状态是一天不如一天。今天早上,我甚至犹豫了很长时间,才挣扎着爬了起来。
为什么想要放弃?
①起床时间太早。
以前我都是六点起床,现在提前了半小时,生物钟还没调整过来,不自觉的有些抗拒。
②观众太少。
每天早上六点开播,这个点太早了,很多人都没起床。直播间里非常冷清,即使有人进来,也很快划走了。
还好有两位白老师一直陪着我,真的非常感谢!
七点之后,人开始增多,但还是留不住人。我也不知道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别的问题,反正五场直播下来,一个新增粉丝都没有,大都是公众号的老读者。
再看我媳妇的直播,每天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却每天新增十几二十个关注。
同样是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③直播太累了。
这几天,我都是直播一个半小时,今天早上拼了一下,坚持到了两个小时,但说到最后嗓子都哑了,无奈只好下播。
以前,我哪说过这么多话啊!不管啥场合,我向来是惜字如金,能一句话说清楚的,绝不说第二句。
现在倒好,每天巴拉巴拉说两个小时,下播后我都得躺下歇会儿,才有力气吃饭做事。
当然,我知道以上这些都是借口。说白了就是不想离开舒适区,想缩回去,想再回到那个温暖舒适的小窝,甚至一辈子都不出来。
而且,习惯的养成规律我非常清楚,当初我就是一点点养成了写作、读书、跑步的习惯。
任何习惯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激情满满、踌躇满志的,可没过两天,激情消散,剩下的就只有痛苦和怀疑了。
这也是最容易放弃的阶段。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抗议,尤其是大脑,甚至连借口都给你想好了:“放弃吧,放弃吧,何必给自己找罪受,躺平不好吗……”
唯有脑海中一点清明,死死抵抗着这些诱惑。这点清明就是我们的独立意志。
《认知觉醒》中提到,人的大脑分为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本能脑和情绪脑都是动物脑,理智脑却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人和动物最大的差别,就是人有自己的独立意志,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追求什么,不受外力影响而自行其是。
而动物,却只会顺应自己的本能,从来不会思考未来,也不会延迟满足,完全被欲望驱使。
所以,越到想放弃的时候,越需要调动我们理智脑和独立意志,去熬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我把上面的理由认真思考了一遍,发现了不一样的角度:
①早起是好事。
要想早起,必须早睡,要不然就起不来。
自从开始直播,我每晚都是九点半睡觉,最迟也不会超过十点。而且,睡前绝对不玩手机,因为一玩手机就会上瘾,容易失眠,早上就起不来了。
因此,早起对我来说,不但是坏事,反而是好事,它让我的作息更规律,让我不再熬夜伤身体,也不再躺床上玩手机,这是大大的好事。
只要保证每晚八小时的睡眠时间,别说五点半,就算是四点半起床又如何?
村上春树就是每天四点半起床,曾国藩也是早起的人,偶像们都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②观众少也是好事。
这个情况,跟我刚开始日更的时候一样,当时也是没人看,阅读量少得可怜,最高也不过两位数.
当时,我是这么开导自己的:没人看是好事,这段时间我可以好好练习写作,等我练好了,账号被推荐了,读者自然就多了。否则,即使侥幸爆了一篇文章,流量来了,人家一看我写得这么差,也会扭头就走,根本不会关注我。
同理,直播间人少也是好事,正好让我锻炼直播能力,否则我连话都说不清楚,磕磕巴巴的,人家来了一看,肯定眉头一皱,走为上计,以后刷到也不会进来。
其实,这个道理我懂,但因为要学习直播,所以刷了很多直播间,看到别人热热闹闹,我就有点急于求成了。
急于求成的本质就是想要的太多,而能做的太少。
要想克服急于求成,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平心态,降低期待,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小事。
③直播虽累,却一直在成长。
直播累,这是肯定的,就算啥都做,光坐在那里两个小时都累,更别说不停的读书了。
光读书也不累,毕竟有原著,照着念就行了。如果完全用自己的话来讲书,那就更累了。
虽然很累,但是我能感到自己在慢慢成长:一是对书里的内容理解更加透彻了;二是镜头表现力变好了,三是语言表达力练好了,四是知和行越来越合一。
我现在都不敢想象,100场直播过后,自己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你看,经过我这么一分析,发现所有的理由都不过是借口而已,本质上,还是自己不想离开舒适圈。
但是,人如果一直待在舒适圈,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废。
我们想要成长,就要破开舒适圈,克服自身的惰性,解决成长路上遇到的所有问题。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
最后我想说,喜欢读书的小伙伴可以到我的直播间,一起来读书,现在我们正在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欢迎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