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李壹尘”
关注我,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是我日更公众号第459/1000天
这两天,我在阅读稻盛和夫的《干法》,本以为只是一本普通的职场书籍,深入阅读后,却发现里面蕴藏着很多智慧。
稻盛和夫在书中指出,工作不仅仅是获取物质报酬的手段,更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 “修行”,通过认真踏实的工作,可以逐步铸成独立、优秀的人格。哪怕身在苦难中,只要拼命工作,也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从而改变人生。
说真的,看了前两章我就想弃书,这不就是“996福报”那一套吗?妥妥的毒鸡汤,谁tm疯了,才会喜欢工作?要不是为了养家糊口,99.9的人会毫不犹豫地炒老板鱿鱼,还喜欢工作,做梦呢?
察觉到自己想要弃书,我停了下来,开始反省:难道这些话真的一无是处?我还没读完怎么就如此草率地妄下定论?难道我在评判时就没有夹杂个人的偏见吗?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重新以谦逊和开放的态度继续阅读。
当我深入了解稻盛和夫的亲身经历后,内向的想法开始慢慢发生转变,我觉得他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大学毕业后,稻盛和夫加入了一家制造绝缘瓷瓶的松风工业,原本这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但是,在他加入的时候早已面目全非,业主家族内讧不断,劳资争议不绝,企业经营惨淡,已经走到了破产倒闭的边缘。
当初一起进公司的人,不到一年就全辞职了,本来稻盛和夫也考上了部队的储备干部,但是哥哥却坚决反对,死活都不给他寄户口本复印件,无奈之下他只能继续留在公司。
最初那段时间,他满心都是绝望和无助,觉得自己的命真苦:第一次初中没考上;得了肺结核,差点一命呜呼;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结果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又是这样一份破工作,呜呼哀哉!
这一连串的打击,换做任何人都会感到心力交瘁,但就在这样的绝境中,稻盛和夫却实现了自我的觉醒。
他意识到,自己不能继续沉沦了,否则自己的人生必将彻底被毁掉,于是他毅然决然的振作起来,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当时,他所在的公司研发技术落后,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要是不能尽快推出新产品,恐怕很快就会破产。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稻盛和夫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决心。他一头钻进了实验室,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其中,吃住都在实验室,完全沉浸在工作的世界里。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成功研发出了优秀的产品,凭借一己之力将公司从破产的边缘拉了回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干法》这本书的看法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最让我触动的是“专注工作可以提升心志”这一观点。这个观点仿佛照进了我内心深处,让我对自己近期的状态有了清晰的认识。
前段时间,共读营结束后,我明显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懈怠,以前每天写两篇推文、一篇分享,我做得很起劲儿,虽然累,却乐在其中;自从共读结束,我对写作的热情仿佛被一盆冷水浇灭了,一天只写一篇推文,还拖延个不停,小号甚至都停更了。
那我一天都在干什么?
不知道,每天看着挺忙的,不仅没有什么实际产出,精神状态也变得越来越差。
起初,我以为是睡眠问题,因为晚上失眠,所以早上起不来,白天没精神,写作更是提不起劲。为了完成日更,晚上又不得不熬夜写作,这进一步加剧了失眠问题,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但是,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才明白,自己懈怠的根本原因并非睡眠问题,而是没有认真、专注的写作,总是敷衍了事。
回想我刚开始日更的时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投入写作中,恨不得不吃不喝也要把文章写好,不管是生病还是疲劳,都不能阻止我完成每天的日更。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自己的激情越来越少,投入到写作上的精力也越来越少,有时甚至是随随便便写一篇敷衍,完全失去了当初的那份认真和执着。
当然,日更这么长时间,偶尔放松一两天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长期都处于这种敷衍了事的状态,后果将不堪设想。
俗话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三天不练,同行知道;一个月不练,观众知道。
一篇文章有没有用心,读者只需一读就能感受得到。
我知道,自己之所以陷入如此懈怠的状态,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最近,我一直在反思,也一直在积极寻求突破的方法。
《干法》这本书为我指明了方向,我觉得,要想找回写作的热情和动力,就必须像稻盛和夫对待工作那样,每天都全力以赴的写好文章,静心打磨每一篇作品,全身心投入写作之中。
在这种专注的状态下,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志,磨炼自己的意志,最终写出更多有价值、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文章。
《干法》这本书并不是简单的职场说教,而是稻盛和夫用自己的一生经历所书写的人生智慧。
它让我明白,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物质回报,更是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境界的重要途径。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