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大寒:岁末大寒至,静候春归来
百科
2025-01-13 18:26
天津
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经过一路奔波, 运行到了黄经300度, 进入到了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在古人看来大寒比小寒要冷, 《三礼义宗》中称:“大寒为中者, 上形于小寒, 故谓之大。”从字面意思上讲, 大寒就是冷到极致之时。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称:“十二月节, 月初寒尚小, 故云。月半则大矣。”也是说大寒要冷于小寒。《孝经纬》记载:“小寒后十五日, 斗指丑, 为大寒, 至此凛例极也。”以“凛例”二字来形容大寒, 可见雪之大, 冰之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大寒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了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 这时的捕食能力极强, 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 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在三候的最后几天, 河中的水会结冰, 并且会一直冻到河中央, 此时的冰是最厚、最结实的。民间在大寒节气忌天晴不雪。农谚说“大寒三白定丰年”“大寒见三白, 农人衣食足”, 三白指下三场大雪。大寒忌晴宜雪的说法早在唐朝时就有了。古书中记载:“一腊见三白, 田公笑赫赫。”为什么腊月下雪就预兆丰收呢?《清嘉录·腊雪》说得好:“腊月雪, 谓之腊雪, 亦曰瑞雪。杀蝗虫子, 主来岁丰稔。”腊雪杀了蝗虫, 次年不闹虫灾。大寒的气候。也是许多地区预测来年雨水情况、对农事有何影响的重要依据,农谚中有“腊月大雪半尺厚, 麦子还嫌被不够”的说法。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