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元宵节:星月当空万烛烧, 人间天上两元宵

百科   2025-02-07 15:50   天津  
2025年2月12日
农历乙巳年正月十五
元宵节
元宵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一直以来元宵节也蕴含着阖家团圆、庆贺新春、消灾祛害、求吉纳福等美好寓意。
元宵节最早起源于汉代,又称“上元节”“元夕”“灯节”,据说是汉文帝时为“平吕”而设,汉文帝登基的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 因此大赦天下, 与民同乐, 以示庆贺。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 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节的前身是“上元节”,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 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上元节/元宵节的由来及传统
上元节在唐以前称为正月十五日,即正月的望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作为春节的一部分而存在。在灯成为上元节俗的象征之前,正月十五日主要是祭祀的日子,而上元节也被认为与农业祭祀有关。“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自商周起春夏秋冬的祭祀活动都是围绕农业生产展开的,上古春季农业祭祀活动中的“元日祈谷”就与“上元节”的节期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相对于“上元”, “元宵”的称谓则要晚一些。基本上在唐代中后期开始有“元宵”或“元宵节”这一名称,到了宋代, “元宵”才成为了一个通用的名称。
现在元宵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是吃元宵、猜灯谜和看花灯。元宵在古代称之为“浮圆子”,现今在我国南方一般称为“汤圆”,在北方唤作“元宵”,吃元宵表达了人们对于家人团圆的期许。看花灯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是元宵节期间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元宵张灯的源头依然与农业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元日祈谷”的祭祀活动即采取火祭、燔燎的仪式。
《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也。”即在燔燎时,祷告天帝,烟云腾天,以沟通人神。在《隋文纪》中也记载了民间点燃火炬或火堆进行燎祭的元宵节庆祝活动。将上古时期燔燎祭祀逐渐演变为大张灯火,也开启了灯火娱神的先河。
猜灯谜环节来了~

1. 白糖梅子真稀奇

(打一食物)


2. 圆圆滚滚白胖子,轻轻一戳吐黑籽

(打一食物)


3.家家户户挂花灯,街头巷尾人如潮

(打一节日)


4.月圆人团圆,佳节共欢聚

(打一节日)


5.全省元宵牡丹展

(打一中草药)


6.家家迎元宵

(打一学校用语)


7.元宵同返家

(打一成语)

答案来咯~

1. 元宵;2. 元宵;3. 元宵节;4. 元宵节;5. 节节花;6.第二节;7. 众望所归

您可能还会需要:
元宵节的讲究,图个好彩头!
【传统节日】元宵节:灯火良宵,锦绣三春
【壁纸】正月十五闹元宵!上元佳节,天官赐福~

日历君
价值分享,洞见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