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们传统的历法,公历的十月,与整个农历九月交织。
农历的九月,又叫季秋,按四季节律排序;又叫戌月,对应着十二生肖;又称“菊月”,取秋菊傲霜雪之意。除此之外,还有玄月、无射、暮秋、凉秋、杪商、秋末、残秋、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长月、晚秋、素秋、霜序、季商、暮商等雅称。
其中,菊月的称呼是因为菊花正是在农历九月盛放。我们经常能在文人雅士的诗词与书法题词中见到对这一称呼的使用,比如明朝刘克正曾在《朔日早朝》一诗中提到“菊月逢初日,枫宸肃曙仪”,清朝周亮工的《又与高康生》中也有:“菊月三日,缆解水逆,重九日甫行三百餘里。”
青女月这一称呼,是因为青女在传说中是掌管霜雪的女神,因此九月被称为“青女月”;授衣月的称呼则因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因此称其为“授衣月”;玄月的称呼则出自《尔雅》 “九月为玄”的记载。
而“暮秋”、“晚秋”、“残秋”、“素秋”这些称呼都表示九月是秋季的末期,三国时期曹植曾在《迷迭香赋》书:“芳暮秋之幽兰兮,丽昆仑之芝英”;《说唐》第三回曾言:“这时正值暮秋天气,西风飒飒。”
此外,“杪商”这个称呼值得我们说道说道。杪,指的是年、月、季节的末尾。而按照我国传统五音律,商属秋。因而农历七月被称为初商,八月被称为仲商,九月作为“商”的最后一个月份,则被称为暮商、季商、杪商。像这一类称呼,从书法落款中经常可以见到。
十月,还将迎来寒露与霜降,无不提醒着我们寒冷的天气已悄然来临,除此之外还有最为人熟知的重阳节。在这个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季节里,我们终于得以摆脱夏日的酷暑,可以出门走走,赏秋叶饮菊花酒,或是登高望远尽享秋景。
秋天被赋予的含义千千万,人们或能在其中感受到久违的舒爽与畅快,或是沉浸在粮食丰收的忙碌与喜悦中,或会有人在其中体会秋的萧瑟与匆匆流逝的光阴。
朱熹曾有一首诗这样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如今秋光潋滟,此情此景再回望年初的春光,确有恍然如梦之感,时间总是悄悄而过细不可闻,匆忙间又过了三季。如今秋声已至,其实也在提醒我们珍惜时光,莫要辜负。
您可能还会需要:
【壁纸】十月关键词:秋天,励志
【壁纸】十月传统节日:重阳,寒露
【壁纸】国庆快乐!!
中国烈士纪念日:共铸中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