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志愿者日:贡献志愿力量,创造美好生活

百科   2024-12-04 15:01   北京  
2024年12月5日
国际志愿者日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这一节日最早的设立时间为1985年,彼时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旨在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敦促各国政府通过庆祝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

目前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超100个国家,在这一天集中举办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或对社会义务服务的奉献精神与重要作用进行宣传、赞扬和倡导,国际志愿者日作为国际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标志早已深入人心。
如今,来自世界各国的志愿者数量已达3-5亿人,每年的工作时间累计已超150亿小时,在重建家园、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24年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今年的节日主题是“贡献志愿力量,创造美好生活”。

谈及志愿者,最先进入我们脑海中的内容可能就是热心肠、无私、奉献、充满爱心等关键词,而志愿者群体也确如我们印象中的一样,始终在用自己的力量默默的关怀着我们共同生活着的这个世界。

《志愿服务条例》第六条这样形容他们:
“志愿者是指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力等从事志愿服务的自然人。”
志愿者们是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志愿者所从事的工作,可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分为抗震救灾志愿者、消防志愿者、奥运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网络志愿者等多种不同类别。
志愿者制度的确立最早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主义抬头,但若认真探寻历史,其实志愿者并非近现代社会才开始出现,古时候我国一些有仁德之心的人向穷苦的人赠医施药、开设粥棚等善行,也可被视为志愿者的雏型。而罗马时代的博爱精神和基督教的宗教责任及救赎观念则可视为西方志愿者起源的重要概念,他们大多通过义务工作表达对他人的爱与善。
志愿者制度的确立,是为了弥补政府对社会支援的不足,结合政府、商界及民间的力量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士服务。
在我国,志愿者精神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分别是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体现了极为高尚的精神内涵。
志愿者之爱没有文化差异和民族之分,是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他们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为世界各地有需要的人提供阳光般的温暖和有力的帮助。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人类发展前500 年是技术革命带动全球的经济发展,那么今天人类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后500 年社会学、社会服务将成为地球上生存的重点,人类也将开始重新调整自己。”


世界破破烂烂,志愿者们缝缝补补。
真诚地感谢每一位志愿者的辛苦付出,世界因你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祝所有志愿者们节日快乐~!

日历君
价值分享,洞见传播
 最新文章